方格精選

釀特務|女影 2020|《婚姻計畫》:精神療養院的 Tind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結婚需要準備什麼?

戶政機關會告訴你婚姻登記的流程。民法會告訴你,要達法定結婚年齡、不能具禁婚親屬關係⋯⋯等等若違反後可撤銷婚姻或婚姻無效的狀況。

而首先,要兩個人走到一起;然後更重要的是,要走下去。

要走下去,如何能持續地找到激情親密承諾等等的吸引力,對上社會經濟心理物理上各種摩擦的排斥力,之間的穩固平衡?兩個人構成了鍵結,明明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現代人對「自我」為何,及延伸出去的「關係」千絲萬縷的變項爬梳、控項,或許我們以為婚戀關係的直觀或感性部分,事實上緻密到無法度量。

以婚姻為主題的劇情片時常上演某種「婚戀恐怖片」。比如《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感人又「駭人」的部分,是在結束婚姻(離婚律師的專業讓這件事成為一種高度分化的產業)的離婚律師介入之下,更顯露出夫妻自己才是那真正精密羅織每個選擇又珍重地斷捨離的專家。

而今年(2020 年)參與女性影展的紀錄片《婚姻計畫》(The Marriage Project,呈現另一群專家介入婚姻的計劃與變數。

raw-image

德黑蘭南部的一間慢性精神病患收治中心試驗一項計劃:讓機構中的患者「配對」結婚。原本長年居住在機構的患者,無法與外界的人建立關係,依性別劃分居住區域,院友可能戀愛但不能進一步同居、建立家庭。而醫療方成立一個委員會開始評估「配對」的可能──可以想像成一種客製化的人工 Tinder──並反省實施流程中或根本上的倫理問題。

活在社會邊陲的病友,對婚姻愛情有什麼樣的定義和渴望?又其實,在這個封閉小社會,他們像是活在一種「常態」。我的意思是,與自己的慢性疾病和藥物副作用共存,活在所有人習慣著每天發放碗缽裡的五顏六色藥物、偶爾有人有「狀況」要進保護室⋯⋯在這些定律中生活下去的常態。只是,其中剝奪了設想、計劃婚姻的可能性。

紀錄片點出他們與急症病患,或是能在外界生活的病患如此不同。比如,雷蒙.德帕東(Raymond Depardon)的《十二天》(12 jours)用固定鏡頭拍攝一組組法官與強制住院病人(急性期經 12 天住院治療後)的談話,用空間的逼仄與框限,強化那種外/內截斷生命的禁制冰冷;或是想田和弘「觀察映畫」理念之下,由視線構成的關係,也自然地表現著《完全精神手冊》(Mental)老診所醫師與將診所當日間活動中心的病患,長年流轉中綿延的信賴關係。

「如果這些人在刑法上都會被認定沒有責任能力,那他們能承擔得起婚姻的義務嗎?」「如果婚姻只是患者性健康的一種解決方法,那可能有其他替代方案吧?」「結婚是很大的壓力事件,他們的身心承受不了吧?」(註)「而我們現在到底憑什麼決定誰可以結婚、誰和誰適合結婚?」

對比起病友近乎「有車有錢有房」樸素的婚姻要件看法,在紀錄片中,無法不感到這次介入婚姻的專家──精神醫學研究者、臨床工作者──正是生命治理的前鋒,拓寬疆域以外,也正悄悄磨去底線上的不安刺點。

raw-image

《婚姻計畫》呈現這些一直也即將在此生活中的人們的恆定性之外,像是對抗著「病患方容易淪為被攝奇觀」,細緻地呈現醫療方修訂、實施計劃,和即便如此仍揮之不去的「奇葩」感──或許是導演委婉的指控?而當醫病關係中的父家長的風格,延伸到病友──他們是另一項婚姻的延續──背後的家庭看待這些「背離親緣」個體和他們的婚姻,那又是沉重到難以撼動的宗教、性別等傳統視角。

紀錄片另一方面,穿插著著導演之一阿提雅・阿特薩德(Atieh Attarzadeh)的影像日記與獨白,關於她身為「站在另一邊」的人,對於婚姻、身為思覺失調病患家屬的思考。她的自我觀察以一種懸疑的方式展開。生命史之謎不該輕易穿透與判定,只是對映著,總是在他人看到自己,在非常中看到常態。

也因此,《婚姻計畫》表現出的宏觀與微觀下家庭與親密關係,像是這樣的結語:「不幸福」的個體或家庭或許都是不相似的,但所渴求愛、因而面臨的反諷或許是共通的。

全文劇照:女性影展提供
《婚姻計畫》(The Marriage Project)
荷桑‧伊斯萊米、阿提雅‧阿特薩德|2020|法國、伊朗、卡達|80分鐘|波斯語
2020.10.18|19:20 @ 光點華山 2 廳
2020.10.20|13:00 @ 光點華山 2 廳
2020.10.24|16:50 @ 光點華山 2 廳
:1967 年由兩位精神科醫師研究出的壓力指數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 SRRS),雖是一家之言,但可以看到跟婚姻相關的壓力事件佔了前三名,而結婚排名第七。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妳的頭腦它併不知道妳的婚姻它是以什麽方式顯現或者存在。在妳的頭腦裏面或許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婚姻應該這樣,婚姻應該呢樣或者是夫妻關繫應該做到這樣應該做到呢樣。不然的話就不是夫妻關繫,明白嗎? 也就是說妳需要放下妳頭腦裏面有一個固定的一個picture來讓妳覺得它應該是什麽樣子。因為妳的頭腦它併不知道。
Thumbnail
妳的頭腦它併不知道妳的婚姻它是以什麽方式顯現或者存在。在妳的頭腦裏面或許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婚姻應該這樣,婚姻應該呢樣或者是夫妻關繫應該做到這樣應該做到呢樣。不然的話就不是夫妻關繫,明白嗎? 也就是說妳需要放下妳頭腦裏面有一個固定的一個picture來讓妳覺得它應該是什麽樣子。因為妳的頭腦它併不知道。
Thumbnail
劇情 : 身為一名醫生的泰絲,即將參加摯友婚禮,在男友德斯無法陪伴之下獨自參加婚禮,婚禮上遇到一個自負、不愛婚禮的律師伴郎,兩個人不對盤卻必須一起完成新娘指派的任務...
Thumbnail
劇情 : 身為一名醫生的泰絲,即將參加摯友婚禮,在男友德斯無法陪伴之下獨自參加婚禮,婚禮上遇到一個自負、不愛婚禮的律師伴郎,兩個人不對盤卻必須一起完成新娘指派的任務...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四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四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
Thumbnail
  在2017年筆者讀了鄧惠文的《婚內失戀》,在2021年5月1日參加了《婚內失戀》的舞台劇,腳本當中將三個不同時間的男主角與女主角在同一個空間中呈現,舞台氛圍A、B區兩個觀眾席,導演善用這樣的空間,把一般生活的廚房、客廳、房間在舞台中呈現,三對夫妻透過同一空間對話,產生整個故事的串聯。   
Thumbnail
  在2017年筆者讀了鄧惠文的《婚內失戀》,在2021年5月1日參加了《婚內失戀》的舞台劇,腳本當中將三個不同時間的男主角與女主角在同一個空間中呈現,舞台氛圍A、B區兩個觀眾席,導演善用這樣的空間,把一般生活的廚房、客廳、房間在舞台中呈現,三對夫妻透過同一空間對話,產生整個故事的串聯。   
Thumbnail
精神病患是否能結婚?這問題沒有人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但精神病患是否想結婚,答案卻是肯定。 【婚姻計畫】紀錄片嘗試對這問題進行討論,醫療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讓精神疾病趨於穩定,婚姻的決定權是否能擁有? 精神病患能不能擁有婚姻的機會,這問題至今還遺留在結尾,沒有人可以回答。
Thumbnail
精神病患是否能結婚?這問題沒有人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但精神病患是否想結婚,答案卻是肯定。 【婚姻計畫】紀錄片嘗試對這問題進行討論,醫療隨著時代的進步,可以讓精神疾病趨於穩定,婚姻的決定權是否能擁有? 精神病患能不能擁有婚姻的機會,這問題至今還遺留在結尾,沒有人可以回答。
Thumbnail
《婚姻計畫》表現出的宏觀與微觀下家庭與親密關係,像是這樣的結語:「不幸福」的個體或家庭或許都是不相似的,但所渴求愛、因而面臨的反諷或許是共通的。
Thumbnail
《婚姻計畫》表現出的宏觀與微觀下家庭與親密關係,像是這樣的結語:「不幸福」的個體或家庭或許都是不相似的,但所渴求愛、因而面臨的反諷或許是共通的。
Thumbnail
因為比起會帶來不安的不穩定關係,這時期更想要穩定關係能帶來的安定感。不想只是單純的性伴侶,而會找可以共度一生、相互信任、互相依持的對象或伴侶。
Thumbnail
因為比起會帶來不安的不穩定關係,這時期更想要穩定關係能帶來的安定感。不想只是單純的性伴侶,而會找可以共度一生、相互信任、互相依持的對象或伴侶。
Thumbnail
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Thumbnail
夫妻穿着最輕鬆的居家服,聊起沉重的感受,更多時候是女方展開激烈控訴,「我根本就是討厭小孩」、「婚姻不好玩,我付出太大的成本」,然後哽咽哭泣,而男方冷冷靜靜的坐着。到底變成家人這件事是好還是不好?
Thumbnail
十二月初與媽媽相約看電影時,我沒有事先告訴她影片的內容,不無刻意地挑了一部講述「婚姻生活」有關的電影。進場觀影的兩人,不是母與女的身分,而是新手人妻與結婚三十年前輩的對話:婚姻改變了媽媽哪些部分,又將會怎麼形塑我之後的樣貌。(順便說說彼此老公的壞話,此為已婚者不分老少的紓壓活動)
Thumbnail
十二月初與媽媽相約看電影時,我沒有事先告訴她影片的內容,不無刻意地挑了一部講述「婚姻生活」有關的電影。進場觀影的兩人,不是母與女的身分,而是新手人妻與結婚三十年前輩的對話:婚姻改變了媽媽哪些部分,又將會怎麼形塑我之後的樣貌。(順便說說彼此老公的壞話,此為已婚者不分老少的紓壓活動)
Thumbnail
尋常夫妻事擺在鏡頭前面,雙方激辯之間我很希望他們可以抱著對方一邊說,不過在幸福定格的鏡頭裡並沒有發生。或許太過親暱的舉動在外人和機器面前是不容易自然展現的,這樣的談話某程度像把手邊的工作都拿放在桌上一起開會,看別人日常生活裡的抱怨,卻像有備而來的提案。
Thumbnail
尋常夫妻事擺在鏡頭前面,雙方激辯之間我很希望他們可以抱著對方一邊說,不過在幸福定格的鏡頭裡並沒有發生。或許太過親暱的舉動在外人和機器面前是不容易自然展現的,這樣的談話某程度像把手邊的工作都拿放在桌上一起開會,看別人日常生活裡的抱怨,卻像有備而來的提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