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議題文案便車指南 (2) 道德直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中,我們談的主要是議題文案如何令人產生好奇,但議題文案跟一般故事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多數會接觸到文案的網友都已經對議題抱持著既定的立場,而一篇議題文案要成功有兩種,一種是這個議題本身群眾支持度很高,只是推廣度不夠,這時候你的文案只要精彩就可以,但多數情況我們會碰到另一種:這個議題不只沒人關心,而且還有許多人立場與你相左。
我想寫議題文案的人多少都會想過:「這問題只要大家深入了解之後,想法都會和我們一樣。」
但問題就是,一個立場不同的人會直覺式的跳過你的論述,用社會心理學家Jonathan Haidt 的比喻,我們的直覺是一頭放肆的大象,而我們的理智則是騎象人,當遇到需要決策的路口時,理想上我們會認為,應該是由騎象人來決定方向,但實際上,往往是大象逕自走向自己喜歡的路,而騎象人的作用,只剩下解釋為何走這條路是對的。
這就是議題文案最常見的困境,許多人並不想討論,他只想反駁你,即使你的資料準備再充分也無法說服他,因為決定他立場的不是騎象人,而是大象。他有理性,但理性的作用不是討論,而是駁斥所有與他直覺相反的說法。
其實早在18世紀,休謨就曾說過「理性是熱情的奴隸」,既然這種「理性之前,直覺先行」是人類的常態,那一篇好的議題文案在進入論述之前,就要先撼動對象的直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6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林艾德的大腦迷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的其他內容
無論是支持或反對死刑,我們對死刑都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才更應該放開心胸去理解不是嗎?這關係的是人命,怎麼能隨便呢。可是我們現在對死刑、對殺死一個人就是這麼隨便。
我並沒有按照什麼特定的順序看侯導,但一直看到戀戀風塵的結尾時,我才終於明白—說明白也許太自負了—應該說,至少我終於找到一個屬於我自己的角度看侯導,那就是「無奈」。
有人問,為什麼要相信台灣基進?不,我不相信,不管陳奕齊或陳柏惟,我都不信。我相信的,是台下這些喊著「台灣獨立」的支持者們。
《鏡子森林》不僅僅是要找回新聞從業人員的良心,也是提醒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好的社會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有對美好的期盼,都要從自身的付出出發,要寫出好的新聞,不只需要好的記者,也需要好的觀眾。
看到哈瑪星不廢搖滾的主辦人之一在臉書貼了我的文章連結《當你逼走一個售票音樂祭,辦了一個免費音樂節》 說要聊聊,突然覺得像我這樣玩樂團可以玩到一直得罪音樂祭主辦單位也不容易,那就來聊聊跟我有關的那段吧⋯⋯
無論是支持或反對死刑,我們對死刑都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正是因為這樣才更應該放開心胸去理解不是嗎?這關係的是人命,怎麼能隨便呢。可是我們現在對死刑、對殺死一個人就是這麼隨便。
我並沒有按照什麼特定的順序看侯導,但一直看到戀戀風塵的結尾時,我才終於明白—說明白也許太自負了—應該說,至少我終於找到一個屬於我自己的角度看侯導,那就是「無奈」。
有人問,為什麼要相信台灣基進?不,我不相信,不管陳奕齊或陳柏惟,我都不信。我相信的,是台下這些喊著「台灣獨立」的支持者們。
《鏡子森林》不僅僅是要找回新聞從業人員的良心,也是提醒身為觀眾的我們,一個好的社會從來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所有對美好的期盼,都要從自身的付出出發,要寫出好的新聞,不只需要好的記者,也需要好的觀眾。
看到哈瑪星不廢搖滾的主辦人之一在臉書貼了我的文章連結《當你逼走一個售票音樂祭,辦了一個免費音樂節》 說要聊聊,突然覺得像我這樣玩樂團可以玩到一直得罪音樂祭主辦單位也不容易,那就來聊聊跟我有關的那段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親子關係就是「大象(小孩)」和「騎象人(父母)」。 大象力大無窮,騎象人要怎麼樣才能駕馭大象呢?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詹姆士(William James)相信,整個哲學史很大程度上是幾種不同人類氣質衝突的歷史。這些由氣質帶來的偏見往往比那些理由還要強烈,哲學家想要一個適合他氣質的宇宙,並且去相信那些是和他氣質的證據。當他遇到氣質與他相反的人時,無論對方有多強的辯論能力,他都會打從心底相信對方是哲學的門外漢。
人之所以有情緒的存在是為了要促使我們去改變現況,但如果今天情緒反而成為了我們的牢籠,讓我們無法成長,無法突破,我們就非常需要 EQ 的訓練,來重新檢視和處理與情緒之間的關係。EQ情商的重要性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情緒,並且對於個人和人際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德雷福斯對這樣先驗理由並不買帳,他認為我們應該要問:「什麼是理性?」,去思考是「理性是必須的」還是「理性應該要是必須的」。也就是說,在實踐活動中,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做那些判斷。我們並不總是需要去將經驗體驗為包含有概念內容。去說理性瀰漫於這些活動之中,是一種理性主義者為其添加上去的「哲學責任」。
Thumbnail
親子關係就是「大象(小孩)」和「騎象人(父母)」。 大象力大無窮,騎象人要怎麼樣才能駕馭大象呢?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詹姆士(William James)相信,整個哲學史很大程度上是幾種不同人類氣質衝突的歷史。這些由氣質帶來的偏見往往比那些理由還要強烈,哲學家想要一個適合他氣質的宇宙,並且去相信那些是和他氣質的證據。當他遇到氣質與他相反的人時,無論對方有多強的辯論能力,他都會打從心底相信對方是哲學的門外漢。
人之所以有情緒的存在是為了要促使我們去改變現況,但如果今天情緒反而成為了我們的牢籠,讓我們無法成長,無法突破,我們就非常需要 EQ 的訓練,來重新檢視和處理與情緒之間的關係。EQ情商的重要性在於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情緒,並且對於個人和人際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
不用強求所有的敘事、表述、理論都要非常具體明確、有邏輯且時時刻刻保持理性
Thumbnail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 : Why Good People Are 作者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強納森.海德特運用了二十五年來在道德心理學領域的開創研究,證明道德判斷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直覺。人類的本質不僅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著迷於正義,最後必然會變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最近喜歡上認知行為相關書籍,分享書籍的IG中提到這本書把認知行為的內容架構有系統的介紹。這本帶有情緒索的書名,提供了什麼改變人行為的觀點呢?文章中討論了確認目前問題狀況訂定目標、人跟著情緒行動、社會規範跟群體環境影響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