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丹麥設計日記#2】說出自己的聲音,就算和全世界都不一樣!

在丹麥,當你的意見跟大部分人不一樣時,他們更渴望聽見你的聲音。
✨每天走路去上學時最喜歡的風景✨
✨每天走路去上學時最喜歡的風景✨
過去在台灣的學習經驗中,不論哪堂課,每當老師在課堂裡問同學,「有沒有問題?」,通常沒意外的話,都是一陣尷尬的靜默。
這陣靜默,不代表大家沒問題,更多的是,我們害怕提出被別人覺得愚蠢的問題;畏懼提出跟主流意見或授課內容相左的想法;或甚至只是單純習慣全盤接受老師(權威者)給予的東西,並沒有思考或質疑這些授課內容是否有其他可能性。
甚至很多時候,老師對於學生而言,是接近絕對且不容挑戰的權威——「老師不能犯錯、也不會犯錯。」質疑老師是不被允許的。
這樣的師生關係,當實踐在設計教育與學習上,卻是很危險的。

單向的設計教育
老師對於設計的喜好與審美,常常支配了整堂課學生的分數高低(暫不提為作品打分數甚至排名次高低是件多讓人疑惑的事情)。時常在交作業時,會發現,特定風格與方向的設計作品受到老師的褒揚並獲得高分,其餘的作品則因此不被鼓勵或接受。
在這樣缺乏對話、討論與設計思考訓練的設計課程,或許也是讓很多設計系畢業的學生常常被嘲諷為只是個會做出好看的圖的「產圖機器(美工)」的原因。
過去的我,每當目睹身邊各式各樣不同設計手法或創作風格,卻同樣有趣的設計作品或想法在一次次的評圖中被抹煞,看著那些眼睛裡曾經閃爍著對設計或創作的熱情漸漸黯淡消逝,都感到非常難過且充滿疑惑。
而這些疑惑,我似乎在丹麥的設計教育裡得到了解答。
每個人的意見都是重要且執得被聽見的!

熱絡的提問時間
授課的段落或課堂的最後,老師總是會留一段時間,開放學生提出對於這堂課的意見,有些老師會以發放回饋問卷的形式,有些則是鼓勵學生舉手發言。過程中,老師只有三個原則——「禮貌、理性、有建設性」。
而這時候,就是同學們最多話的時刻。
大家會輪番提出對授課內容的想法或意見,除了具體說明哪部分的授課方式或內容是好的,以及「為什麼好」;而若有不認同老師授課方式的意見,老師們亦會更近一步地詢問同學們有沒有具題覺得比較好的授課方式。即便同學間的看法不同,卻仍非常尊重彼此的意見與發言權。
甚至在第一門主軸課,其中一堂課的主題就是教授「Peer-to-Peer Feedback」,關於該怎麼提出意見、給予回饋。

老師身份的轉換
強調學生互動與討論性質的課堂上,老師不再是絕對的正確與權威,老師更像是一個引導、鼓勵與輔助學習的角色。
印象很深刻在某一堂課上,講師聽完一位同學的提問,思考了一下後,很坦率地說,「其實我不太知道,但我們可以一起找出答案!」接著,便詢問了班上其他同學對於這個問題的想法,而開啟了另一段討論。
當下看到老師的反應,確實是蠻衝擊的。一開始,甚至還浮現出「這個老師是不是有點不專業?」的念頭。
不過,由於老師不再只是唯一的正確答案,而這個角色上的轉換,促使學生需要自己找出答案,需要自己長出自己的意見,更需要不斷地將自己的想法與不同的人交流、討論與思辨,進而在這之中找到自己的模樣、構築自己對於設計的理解,以及對於設計學習的熱情。
老師僅給予資源和不同的意見引導與討論,開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思考以及自我學習能力,這些不正是身為一個設計師需具備的能力嗎?
練習「禮貌、理性、有建設性」且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吧!

小結
在學校,很多來自台灣和中國的學生常常被給予「太有禮貌」、「安靜害羞」等回饋。或許除了因為語言的隔閡外,我們不習慣發表自己的意見、害怕說錯話、同時也不知道如何勇敢地說出自己真正的聲音。
不過在設計的領域,設計師不僅只是創造出好看的視覺呈現作為「包裝」,更多的是透過設計解決問題、甚至是透過設計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因此擁有設計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我在丹麥,看到他們是如何重視每個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思考、互動與討論,更鼓勵每個獨立的個體提出自己的意見、長出自己獨特的樣貌,就算和全世界都不一樣也沒關係。
在這裏,沒有對錯,所有的意見都應該、且值得被好好尊重與聽見。
(其實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歐洲人遇到問題或麻煩,總是會直接且主動地告訴你他的不滿,以及他覺得應該要怎麼做比較好。接著,若你願意,雙方便能開啟一段討論,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或是想看更多分享,歡迎〖 ❤️按愛心❤️ / 分享 / 追蹤 / 贊助作者 〗給我更多支持與鼓勵,讓我寫出多好文章!
(也可以順便來IG找我玩🌞
✨ Wish you all love and light.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