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心理跨入藝術 〈序〉跨領域? 用心理學做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序〉跨領域? 用心理學做設計?

延續上一篇〈前言〉所提及,大三大四我在意識到自己不適合擔任心理師後,開始思考其他可能的發展及出路。偶然間,我注意到了一位學長參加的教育計畫*4,在詢問他的經驗及建議後,我報名了隔年的競賽。他告訴我雖然活動名稱上說的是創業計畫,但是過程中你能獲得的、學到的、遇見的絕對會比字面上還要多。

許多和我一樣想要擴展自己職涯或是視野的人都聚到了一起,大家相互認識、組隊、發想點子到上台 pitch ,彼此良性競爭。雖然還不至於到改變人生的程度,但這是一個轉捩點。這個比賽和在過程中相識的人,促使我也協助我跨出心理學的第一步。
用跨步取代跳躍
當時我們組合因緣際會訪問了一家新創。處於正在開發 app 的階段,創辦人告訴我們若有需要他開放收一名實習生來公司,不僅讓我們吸收經驗、了解市場現況,也多一個人力幫他們測試產品。從來沒有離心理以外工作機會這麼近,且恰巧辭掉打工的我,在與組員的商討後,去做了半年的實習生,開啟了短暫的設計經驗,將心理學應用到 UI , 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跟 UX , 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經驗上。

當時加上我共有四位實習生,我們每個人每週排二到三天上班,主要的工作是幫忙測試 app ,尋找任何有可能出現的 bug 。但同時,公司開放我們探索自己喜歡的領域,可以提出想法或建議。一開始我因為不夠熟悉這個產業,覺得工作內容沒有新意而想打瞌睡。差點被老闆釘到牆上的我卻在產品要開發新功能及介面時被激起了興趣。

因為當時公司還沒聘請正職設計師,所以我開始幫 app 設計新頁面及功能鍵,並參與新功能開發的討論。我開始閱讀有關 UI/ UX 的相關內容,將以前自學的設計技能及心理學應用到了工作裡。公司當時鎖定的使用者目標為經常多人聚餐的年輕一代,因此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要去討論這個族群的喜好及使用手機、社群網站的習慣。在決定好要開發的新功能後,接著我們要細想這個功能的使用流程,從一路完成功能到每一個步驟裡的取消、回上一步按鈕,都要考量其出現的位置、形狀、顏色。舉例來說,分帳功能是先輸入金額還是要先點選分帳的人數(好友)?功能除了能成功使用之外,也要讓使用者覺得順手。而介面方面除了美觀也要能配合公司主視覺、顏色等以符合整體風格。像在挑選普遍被視為危險意思而主要用作警告標語的紅色時,不僅要找出與頁面搭配起來和諧的紅色還要保持其鮮豔度以達到提醒效果。(我相信上述內容都有 UI/ UX 專家都在網路上分享一二。)在這整個過程中,都參雜且應用了大大小小的社會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等等理論。

漸漸的,我找到了自己可以做的事及喜歡做的事,也在實習結束後找到了第二份兼職。

因為朋友的邀約,我在媒合會認識了一家旅遊業新創。在面試後,我成為了公司的網頁 UI/ UX 設計師(兼任平面設計),和兩個工程師搭擋。因為是第一次主導一個小團隊,我發現在宏觀整個網站作為一個產品時,許多部分我會因為沒有扎實的設計底子而無法有效率或是有脈絡的管理。也因此,我經常要利用課餘時間閱讀相關的書籍或文章。另一方面,當設計這份工作與自己喜歡的風格或是熟悉的市場有出入的時候,雙方偶爾會有難以達成共識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我需要為網路宣傳做兩張不同內容的廣告圖,一張我非常迅速的完成且自己很喜歡,另一張我卻不斷修改直到最後一刻都還不甚滿意。沒想到收到的回覆卻是前者被要求重做。因為目標客群為中年商業人士,從網站使用流程到細小的廣告圖都要在更多吸收該族群的喜好與習性後,才能做出符合市場期待與要求的成果。

最理想的情況,設計師對於使用者的了解、分析應該要不斷隨著當時的市場及話題更新,這也接回到了上一篇所提及,心理學是一門透過大量觀察、實驗、分析人類後所累積出來的學問,也就是心理學系學生會學到的技能。不是讀心術,也不能回答經典問句「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頂多,就是以累積下來的經驗與學到的理論大略、可能的「感覺」你是什麼樣的人而已。

在這些經驗裡,我看到了理想與實作的差異,還有自己對設計不夠追求完美,心態上的瑕疵。我很喜歡這樣的工作內容,但總覺得自己比起身邊那些真正「熱愛」設計的人少了一點什麼。我反覆思考自己在尋照什麼,並與家人來來回回討論,最後在幾經考量後決定報考與設計或藝術相關的研究所,我需要這個領域的專家與環境來告訴我。
即使需要繞路也要往目標前進
中間還有一段不能不提的大事情,就是大四畢業之際,我與系上一部分的同學自掏腰包發起了我們系所的第一屆畢業展覽《畢 生 心 歷》*5。當時許多人都笑著說:「認真?醫學院的臨床心理學系辦畢展?」然而正因為我們注意到專業領域人士與大眾中間缺乏一個讓知識流通、科普化的橋樑,我們才想透過舉辦展覽這個機會,把四年來所學的心理知識用簡單易懂的文字教給民眾,包括心理學概論、衛生教育,到各種心理學、治療的介紹及體驗。

整個舉辦展覽的過程,從籌備、策劃、撰寫展覽內容、設計互動裝置到後期邀請講者、製作網路宣傳圖,我感受到了把設計用在這件事上面的意義。我想我也是在這時候隱約覺察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

雖然如此,申請研究所時我打從心底不認為自己能走藝術這條路,因為從小的否定讓我覺得自己比起創作,當「旁觀者」分析與研究更適合自己。在經過半年的時間備考英文、準備資料,隔年在唯二投出的申請中我卻誤打誤撞被美國馬里蘭藝術學院的社區藝術研究所接受(被拒絕的是別校的 Performance Studies 表演研究)。社區藝術除了是純藝術碩士,也就是 master’s in fine arts 之外,還是該校藝術教育中心底下的其中一個系所。心底一直有著不知從何而來,想透過藝術改變社會一點點的使命感彷彿有了落腳處,我想我理應是走對了路。


於是我背著臨床心理學背景,飛來了美國東岸,也終於「正式的」跨入藝術領域。我的臨床心理學背景給了我一些優勢,卻也相對的讓我面臨到挑戰。從英文上藝術治療 art therapy 和藝術療癒 art healing 用字必須注意外,還有場域上對象是誰,怎麼應對、相處都要思考清楚。

跨領域不好走,尤其是當那個領域還未成熟,「開拓到一半的時候」。當理念崇高之時,卻只有現實中資源、人脈及機運所帶來的財富才是世人所在乎的,也是人不得不妥協的。


tbc.
本文接下來會正式進入心理學和純藝術領域兩邊的討論。
如果如果,你在閱讀完文章後有任何一點啟發或收穫,我都會很高興的,也歡迎與我分享或是持續關注我的文章!你的支持與贊助都能是支持我繼續寫作及支撐生活的動力。
-
*文章封面 Credit/ Chris Huang Photography

*4 時代基金會所舉辦的《國際青年創業領袖計畫》,簡稱 YEF ,已於2020年整合為《時代學院》。我真心推薦想拓展職涯的在學生去參加。
*5 2017年四月在四四南村所舉辦的三天畢業展覽《畢 生 心 歷》,至今依舊為整個團隊驕傲。歡迎點進去專頁連結過過乾癮,多知道一下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的存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作為表演藝術家旅居美國,以紐約為據點到不同國家交流創作、體驗學習不同文化的即時筆記。有點人文、有點旅遊、有點厭世心理學生看世界的角度。目前從美國東岸、日本東京,到此時此刻2023年三月在冰島駐村一個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先從〈前言〉開始,介紹自己的背景與出發點。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因為在國外唸書,想念台灣小吃而做起了蘿蔔絲餅。 結果想到了很多過去的小事⋯⋯
那天青色的鳥來訪了。是童話劇本裡的幸福?還是山海經裡的信使?然而對你,對我來說,青鳥到底是什麼?
先從〈前言〉開始,介紹自己的背景與出發點。 為自己從心理學跨入到藝術領域的過程做點記錄。希望這個尚未成功但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給想跨領域的人做參考,或是讓對心理學或藝術感興趣的人多了解一些。
因為在國外唸書,想念台灣小吃而做起了蘿蔔絲餅。 結果想到了很多過去的小事⋯⋯
那天青色的鳥來訪了。是童話劇本裡的幸福?還是山海經裡的信使?然而對你,對我來說,青鳥到底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先前文中,有提到我在 2020 年時任職軟體新創公司時,意識到自己在行銷領域的有限性與不確定性,轉而想投入與產品開發有相關的角色,其中最一開始我想要轉職的並不是軟體工程師,而是 UIUX 設計師⋯⋯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心理師跨領域學習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晤談技巧,從事心理領域的人士必須花時間學習新的領域語言和技巧,以備面對不同的個案挑戰。
Thumbnail
選擇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積累相關經驗 提升語言能力 建立人脈 保持開放的心態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也是如此,不知道該往哪個職涯方向努力,這次參加了一個很特別的工作坊,運用「人生設計卡」帶你找到熱愛的職涯方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因為在個人 IG、LinkedIn 都有稍微分享生涯設計師,身邊也有些朋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想說趁著記憶猶新,就來分享一下成為生涯設計師的這段小故事🌟 這篇文章會分享以下內容: 生涯設計師是什麼?我當初如何得知生涯設計師,以及為什麼我想成為生涯設計師呢?成為生涯設計師然後呢?對我來說的優缺點?
一位喜歡繪畫生活的女性,因幼時對繪畫藝術美學設計產生興趣,而從職校護理走向長期照護管理系畢業後,勇闖跨領域職涯生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先前文中,有提到我在 2020 年時任職軟體新創公司時,意識到自己在行銷領域的有限性與不確定性,轉而想投入與產品開發有相關的角色,其中最一開始我想要轉職的並不是軟體工程師,而是 UIUX 設計師⋯⋯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心理師跨領域學習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晤談技巧,從事心理領域的人士必須花時間學習新的領域語言和技巧,以備面對不同的個案挑戰。
Thumbnail
選擇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積累相關經驗 提升語言能力 建立人脈 保持開放的心態
Thumbnail
心理工作者在面對行銷產品時,需要具備商業思維來瞭解受眾需求、提升行銷能力。本文探討缺少商業思維的原因,商業思維的好處,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商業思維。
Thumbnail
相信許多人也是如此,不知道該往哪個職涯方向努力,這次參加了一個很特別的工作坊,運用「人生設計卡」帶你找到熱愛的職涯方向,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因為在個人 IG、LinkedIn 都有稍微分享生涯設計師,身邊也有些朋友對這件事情感到好奇,想說趁著記憶猶新,就來分享一下成為生涯設計師的這段小故事🌟 這篇文章會分享以下內容: 生涯設計師是什麼?我當初如何得知生涯設計師,以及為什麼我想成為生涯設計師呢?成為生涯設計師然後呢?對我來說的優缺點?
一位喜歡繪畫生活的女性,因幼時對繪畫藝術美學設計產生興趣,而從職校護理走向長期照護管理系畢業後,勇闖跨領域職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