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心理跨入藝術 〈前言〉心理能跨去哪裡?

更新於 2024/10/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心理能跨去哪裡?

大學三四年級在參加完創業競賽、結束醫院實習,也做完國科會計畫後,我真正意識到了自己並不適合心理師這個職位。心理學是我很喜歡,覺得很有意義的學問。然而,我沒有那份將其使用在患者身上的熱情、耐心與自信。

我從小就很喜歡畫圖。對,就是經典的「沒飯吃」專業。所以高中在選擇大學科系的時候,家人表明著告訴我禁止選擇藝術、設計相關科系。在其他選擇中,對分析人的心理學有興趣的我偶然知道了藝術治療。在讀了幾本相關書籍*1之後,臨床心理學變成了折衷選擇,家人接受而我也喜歡。那年秋天,我也就從台中到北部去唸書。

四年來支持著我一路持續前進的就是藝術治療。我想那既是符合家裡期望也是吻合我自身興趣的職業,我把成為藝術治療師訂定為自己的最終目標。隨著一年一年過去,我理所當然了解到除了實際心理學知識之外的許多事情,比如心理系職涯發展可能、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的差異、心理研究執行與應用面等等。回到一開始所說,實際到醫院實習以及執行過計畫之後,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適任。我看待他人的方式也因為更是了解心理學之後改變了。

心理學是一門建立在統計學上的科學,一個用數字量化來解釋人類心理歷程與外在行為的學科。人們在大量觀察、實驗、分析人類後所累積出來的學問與結果。簡單來說,當我們是客觀陳述有些人「不正常」,在統計學上其實是指這些人的思維、行為或是反應、表現和大部分的人不一樣,落在了數學中常態分佈曲線*2的兩側,比如情緒過於激動或是過於呆板。再廣泛一點舉例,當有人看著一個特別高或特別矮的人,心想著這個人身高「好異常」時,便體現了對於這位發言者來說,對方有著不在常理區間,沒有符合他對於一般人所期待的身高,顯得過矮或過高。而在臨床心理學中,《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3便是在經過長年觀察、統計、研究後,由專家撰寫而成,針對精神疾患的診斷標準,也是目前職場上的專業人士用來診斷的基礎。我們口中的精神疾病或是心理疾患,便是指這些人的行為或是心理狀態在與大眾相比之後有顯著的不同,可能需要協助。
但繼續往下思考,我問自己為什麼這些人需要幫助呢?為什麼這些被列出來的不同跟極端表現是「病」?跟別人特別不一樣不行嗎?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斷問著更深層的問題。

有群居習性的人類建立了系統、社會,組織了這個彼此密不可分的地球村。我們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直到病死,雖然過程中也有悲痛、仇恨。然而在順應著大自然天性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所有人早已不知不覺遵循了所謂的「大文化」?也就是所謂的普世價值?也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將不符合大部分人期待,不符合社會利益的表現及行為列為「不正常」,並試圖導正這些脫離常態的人。以近年來爭辯不休的自殺議題,以及延伸出去的安樂死議題來說,人們普遍認為憂鬱很危險,因為會導致自殺;自殺是負面的、不負責任的,因為這會讓身邊的人悲傷,也可能讓社會少一個潛在生產力。然而,是什麼評斷了這些?若對方有著沒有任何人可以解決的問題終身糾纏著,他選擇離開的理由是否可以被接受,是否才「合理」?幾年前我喜歡的歌手因為敵不過自身的心理壓力而選擇走上這條路。事情發生後他的友人分享了他生前曾經說的話:「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很寂寞。當我找一個人來陪的時候,兩個人我更覺得寂寞。人愈多我感受到的寂寞就愈嚴重。」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討論過,當時我十分十分沈痛,但理性上,我卻接受了這個理由,同理了這樣的他。因為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沒有人可以為他解決的感受與議題,包括他自己。再一次以心理學、統計學來看,我們可以說這個人的憂鬱程度高於一般人。進一步依照手冊診斷後,他可能符合憂鬱症的診斷。而接下來一般人所採取的治療行動,便是希望這個人可以和大部分的「正常人」一樣,開朗一點、樂觀一點,動起來、活下去。同理而言,藝術治療目前在臨床應用層面也成為了這個流程中的一環,治療中的一個選項。(後續會有篇章討論藝術治療,以及在美國就讀研究所時遇到的困境。)
有趣的是,我認為可以反思為什麼沒有像是「樂觀症」這樣的疾病,即使有過於樂觀的人存在著。是因為這些人普遍不會顯著影響到社會運作?還是因為快樂是人類天性,因此不會認為這種情緒是問題?

在此我想先說明,我非常喜歡心理學,且尊重過去累積至今的智慧及將其實際運用以幫助他人的專業人士。在複雜且廣大的社會中,心理學給了人們一個了解他人的方向,是目前我們可以仰賴的。然而或許是我自己的天馬行空,現在我所好奇的,是心理學在人類文化中意義的演化以及其帶給社會的周邊影響,最後是這門學問能夠運用的最大彈性與範圍。

談了甚遠,回到開頭所說的不適合。實質層面來說,我體認到自己在職場上以及面對研究時不夠有耐心。我深知有比我更有熱忱也適任的人,也相信、感謝著這些在臨床領域上用著專業知識幫助他人的前輩、同袍及後浪。因此我最後在大四接近畢業之際決定將這些所學拿去另一個領域嘗試,看能否有所突破。我從 UI , 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跟 UX , User Experience 使用者經驗做起,接著轉到純藝術領域,今年在美國馬里蘭州就讀社區藝術研究所碩士畢業。經過了三年,我還在攀爬的路上,直到今天。還沒什麼大成就,但希望這尚未成功也還沒失敗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一些對於心理學與藝術有興趣,或是想轉換跑道跟跨領域的人。


tbc.
下一篇會談到我在大三四年級時做 UI/ UX 實習及工作的經驗。對於沒有設計背景的我來說,幾個掐指可數的機會都十分珍貴。
-
*1 高三讀過幾本關於藝術治療的書籍中,我最喜歡也推薦《以畫為鏡:存在藝術治療》一書。當年甚至寫郵件給作者說想見一面,可惜對方已退休,過著半隱居生活。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閱。
*2 個人數學不是非常擅長,請需要詳細說明的各位自行上網搜尋或是參考《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3 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本的診斷手冊,目前最新版為第五版,簡稱 DSM5 。本手冊為台灣精神科醫師、心理相關工作者,甚至到輔導員工作時的重要參考工具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作為表演藝術家旅居美國,以紐約為據點到不同國家交流創作、體驗學習不同文化的即時筆記。有點人文、有點旅遊、有點厭世心理學生看世界的角度。目前從美國東岸、日本東京,到此時此刻2023年三月在冰島駐村一個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因為在國外唸書,想念台灣小吃而做起了蘿蔔絲餅。 結果想到了很多過去的小事⋯⋯
那天青色的鳥來訪了。是童話劇本裡的幸福?還是山海經裡的信使?然而對你,對我來說,青鳥到底是什麼?
因為在國外唸書,想念台灣小吃而做起了蘿蔔絲餅。 結果想到了很多過去的小事⋯⋯
那天青色的鳥來訪了。是童話劇本裡的幸福?還是山海經裡的信使?然而對你,對我來說,青鳥到底是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the 8 show》描繪出一個充滿權力、勞動剝削和意義追尋的世界。故事裡的人物面臨選擇與工作的意義,也詮釋了權力和財富對人的影響。透過時間和金錢,劇情呈現出社會中的不平等,以及革命的希望。觀眾在欣賞過程中不僅感受到真實生活的反映,也思考人生追求的意義與幸福。
Thumbnail
回到責任感哪裡來的謎團,我們花了幾次諮商的時間抽絲剝繭,也回頭問了家人小時候的故事。找出曾經寫過的週記和心得,細細看、慢慢找,開始有了些頭緒 例如:小時候,把事情做好對我來說挺容易的,也很容易能收到讚美。久而久之,讚美對我來說好像才是標準值,也因此循環在「我必須一直表顯得很好」狀態。 或
Thumbnail
前些日子在讀心理學的書,講解什麼是「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個源自希臘羅馬的傳說故事,後來慢慢演變成電影,特別是1987年的【神氣活現】。
Thumbnail
最近課綱中沒有包含《廉恥》遭北一女教師批評的事件,吵得轟轟烈烈,有人從課綱和教育的角度去談,有人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角度去說。但我們今天想討論的,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道德發展這回事,也就是什麼是道德、道德怎麼發展出來,以及到底愈會說道理的人,道德概念是否真的更好、更會實踐。
Thumbnail
#山道猴子 #NLP #心理學 #徐承庚 最近很多人在瘋「山道猴子」,短短幾天就破百萬的點閱 大家都說很火熱,於是我也從善如流把它看完了...... 至於山道猴子為什麼這麼火熱的原因 其實說中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就是呼應很多人為了面子 做出很多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事
我是一位腦性麻痺患者,幾年前,是我人生裡的一個黑暗期,在不知不覺中掉入情緒的深淵。世界黑暗了,每天都要和自己內在的小孩拔河,起初以為只是身體某個部分出問題,後來才發現是心理疾病(自律神經失調),不得不吃藥控制。 我曾經想求死,幾乎天天飯吃沒幾口,常常反胃。但上帝派了許多天使來幫助我,在周圍的朋
Thumbnail
近日看過韓國正紅女團 NewJeans發表的《Cool With You》MV,不得不佩服閔熙珍再次為K-pop的歷史創出新高度。MV裡有相當多耐人尋味的細節,正好能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這次就先以一個比較輕鬆的素材,探索這支MV背後的故事與象徵,看看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吧!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the 8 show》描繪出一個充滿權力、勞動剝削和意義追尋的世界。故事裡的人物面臨選擇與工作的意義,也詮釋了權力和財富對人的影響。透過時間和金錢,劇情呈現出社會中的不平等,以及革命的希望。觀眾在欣賞過程中不僅感受到真實生活的反映,也思考人生追求的意義與幸福。
Thumbnail
回到責任感哪裡來的謎團,我們花了幾次諮商的時間抽絲剝繭,也回頭問了家人小時候的故事。找出曾經寫過的週記和心得,細細看、慢慢找,開始有了些頭緒 例如:小時候,把事情做好對我來說挺容易的,也很容易能收到讚美。久而久之,讚美對我來說好像才是標準值,也因此循環在「我必須一直表顯得很好」狀態。 或
Thumbnail
前些日子在讀心理學的書,講解什麼是「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這個源自希臘羅馬的傳說故事,後來慢慢演變成電影,特別是1987年的【神氣活現】。
Thumbnail
最近課綱中沒有包含《廉恥》遭北一女教師批評的事件,吵得轟轟烈烈,有人從課綱和教育的角度去談,有人從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角度去說。但我們今天想討論的,是從心理學角度看道德發展這回事,也就是什麼是道德、道德怎麼發展出來,以及到底愈會說道理的人,道德概念是否真的更好、更會實踐。
Thumbnail
#山道猴子 #NLP #心理學 #徐承庚 最近很多人在瘋「山道猴子」,短短幾天就破百萬的點閱 大家都說很火熱,於是我也從善如流把它看完了...... 至於山道猴子為什麼這麼火熱的原因 其實說中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就是呼應很多人為了面子 做出很多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事
我是一位腦性麻痺患者,幾年前,是我人生裡的一個黑暗期,在不知不覺中掉入情緒的深淵。世界黑暗了,每天都要和自己內在的小孩拔河,起初以為只是身體某個部分出問題,後來才發現是心理疾病(自律神經失調),不得不吃藥控制。 我曾經想求死,幾乎天天飯吃沒幾口,常常反胃。但上帝派了許多天使來幫助我,在周圍的朋
Thumbnail
近日看過韓國正紅女團 NewJeans發表的《Cool With You》MV,不得不佩服閔熙珍再次為K-pop的歷史創出新高度。MV裡有相當多耐人尋味的細節,正好能以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這次就先以一個比較輕鬆的素材,探索這支MV背後的故事與象徵,看看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