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D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期的周年慶讓家裡的廣告DM愈來愈多,以往會開始細讀比較起優惠的方案,然後喜孜孜的圈起自己喜歡的保養品或某些商品,雖然不一定都買,但還是被精美圖片吸引。
年歲漸增,總會提回一袋又一袋的保養品,精華液、乳液、防曬乳......等等,「什麼?還有前導液?」第一念頭總是又是要來圈錢的產品,但架不住推銷的話語,又被一連串贈送禮券所影響,帶回並不須要的商品或超乎應該購買的數量,今年還沒有去過任一場的購物狂歡,是沒有餘裕也缺乏興緻,還有一種其實並不須要的感覺。
不是沒有察覺,其實並不是喜歡保養品的香味、觸感,而是一種填空,心裡某處空洞讓人以購物為償,即便回來後知道並不那麼喜歡、需要,還是會出於慣性,年復一年的前往,確實在當下是更為優惠的時機,也更有理由說服自己,但並不是需要,而是想要,又或者可以說是以為自己想要。
在離開舒適圈後,的確艱辛,適應得十分辛苦;但也真的看到不同的面向,從只拘在自己的井底,看到、聽見不同的狀態和關係,外出時,不再急於縮回家裡,在陌生環境、人群中的不自在,好似也克服了一些,有時也會浮泛出以往的記憶,當時無感,而今卻有不停的感觸。
也對於某些事物不再那麼在意,在心中出現了價值,不再無感的花費,以不同的理由說服自己去做,因為那些精美的商品、高價的服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並不是我真心渴求的,只是不知在何時以為對自己是好的,但原來並非如此,也許那是一種憧憬,但更適合自己的,自己真正在意、追求的才是價值所在,不是為了得到外界的認同,而是真正的理解我的目標、追求和核心價值,才值得自己去花費時間、金錢。
廣告DM,不再吸引。圍繞在身邊的物品,不是由它推薦,而是符合所須,極簡的、浪漫的都行,適合自己的就是比較好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語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直想持續不斷的寫作,卻在昨日一試再試都無法登入後,只能放棄。         也許再多試一次就行,但在反覆的失敗後,還是放棄了。在很多的事情是否也是如此呢?就停在前面,以一步之遙看著,無法施力,或許並不是只想著登入,而是讓自己以另一種形式寫作,筆書、打字......等等,都比只是反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誠品文案 李欣頻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文本,暴量的訊息讓我們身處其中卻自動過濾掉許多訊息,書籍是認識世界的其中一個方法,然而圖像、影音、話語都是,在現今世界中,愈來愈快速的表現形式,逐步在取代書籍,電商的崛起也開始瓜分實體店面的市場,以更低廉的折扣搶客。
雙11前,仍是定義上的孤身一人,即便和家人同住,但還是沒有人生的另一個伴侶。 對感情的憧憬是源自於孩童時期的故事,對婚姻的恐懼則來自原生家庭的不和,看不到幸福,聽不到溝通,有的只是滿滿的怨懟和爭執,或不安的冷戰;隨著年紀增長,看著旁人還是不免質疑起現況,但又對於獨處感到自在安心,因此不刻意也不積極,
一直在與自己的情緒、工作較勁,費腦、費心力,但身體卻沒有足夠的勞動,於是雖然很渴望得到休息,但好像無法累到倒頭就睡的狀況,而是在夢中仍會想到未完的業務。 現在看起來疲累又不安,但工作效能卻很低,上司的表情、態度有些不耐時令不安的心更動亂,很想告訴他想法,但又覺得於他來說,只是須要做得了事的下屬,而我
第一次聽到村上春樹,是因為當時的室友很喜歡他的作品。 我也曾過他的書《遇見100%的女孩》,當時讀他的作品,有一種很奇特的感受,說不出是什麼樣的感覺,但卻沒有再繼續閱讀其他的文章。 直到某一天,偶然讀到《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才讓我開始對這位名滿天下的作者開始好奇起來,他對運動、寫作
他們要我不要放棄,不要離開, 他們認為離開等同於逃避, 他們鼓勵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曾幾何時,自己也曾這樣鼓勵過另一位家人。 但實質面對困境時, 原來脆弱是這樣的感覺, 原來無力感是如此難受, 飲著心靈雞湯,也默默的思索, 如何能夠改變脆弱敏感的心境? 另外的人告訴,先照顧好自己, 不要抗拒或壓抑,
        一直想持續不斷的寫作,卻在昨日一試再試都無法登入後,只能放棄。         也許再多試一次就行,但在反覆的失敗後,還是放棄了。在很多的事情是否也是如此呢?就停在前面,以一步之遙看著,無法施力,或許並不是只想著登入,而是讓自己以另一種形式寫作,筆書、打字......等等,都比只是反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誠品文案 李欣頻         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文本,暴量的訊息讓我們身處其中卻自動過濾掉許多訊息,書籍是認識世界的其中一個方法,然而圖像、影音、話語都是,在現今世界中,愈來愈快速的表現形式,逐步在取代書籍,電商的崛起也開始瓜分實體店面的市場,以更低廉的折扣搶客。
雙11前,仍是定義上的孤身一人,即便和家人同住,但還是沒有人生的另一個伴侶。 對感情的憧憬是源自於孩童時期的故事,對婚姻的恐懼則來自原生家庭的不和,看不到幸福,聽不到溝通,有的只是滿滿的怨懟和爭執,或不安的冷戰;隨著年紀增長,看著旁人還是不免質疑起現況,但又對於獨處感到自在安心,因此不刻意也不積極,
一直在與自己的情緒、工作較勁,費腦、費心力,但身體卻沒有足夠的勞動,於是雖然很渴望得到休息,但好像無法累到倒頭就睡的狀況,而是在夢中仍會想到未完的業務。 現在看起來疲累又不安,但工作效能卻很低,上司的表情、態度有些不耐時令不安的心更動亂,很想告訴他想法,但又覺得於他來說,只是須要做得了事的下屬,而我
第一次聽到村上春樹,是因為當時的室友很喜歡他的作品。 我也曾過他的書《遇見100%的女孩》,當時讀他的作品,有一種很奇特的感受,說不出是什麼樣的感覺,但卻沒有再繼續閱讀其他的文章。 直到某一天,偶然讀到《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才讓我開始對這位名滿天下的作者開始好奇起來,他對運動、寫作
他們要我不要放棄,不要離開, 他們認為離開等同於逃避, 他們鼓勵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曾幾何時,自己也曾這樣鼓勵過另一位家人。 但實質面對困境時, 原來脆弱是這樣的感覺, 原來無力感是如此難受, 飲著心靈雞湯,也默默的思索, 如何能夠改變脆弱敏感的心境? 另外的人告訴,先照顧好自己, 不要抗拒或壓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什麼都想要... 這是一句夯到不能夯的廣告詞,大家都甚是愛用。 是,小孩子才做選擇,如果可以,我也想什麼都要。 可問題....廣告裡的什麼都想要,是要你把錢錢換成他家的商品。他賺到你的錢,自然開心,你買了他的東西,當下的心情很是糾結,你是當下有衝動的開心,可不代表你會一直
Thumbnail
我年輕時,喜歡逛大賣場。   假日時,常帶孩子去逛大賣場。 每次去逛,都買很多東西,滿載而歸,結果就是家裡一堆雜物。 有些東西,放了幾年沒用到。本來想丟掉,但想到都是花錢買來的,捨不得丟,結果雜物愈來愈多。   現在到了樂齡的年齡,不喜歡逛大賣場了,也很少逛大賣場。
Thumbnail
其實最近手工保養品在各教學單位都蠻熱門的,只要自己使用不販賣其實您可以省下的錢蠻多的,畢竟都是廣告費用。其實抗菌劑的添加在良好的保存環境下半年就是最好的狀況了,外面放個年的,要去想,這些添加物都是會傷害皮膚的。 人類的愛美之心,過度保養與使用添加物,導致現在文明病增多。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去年底為自己立了新目標,學習降低慾望、不追求物質生活,先挑戰6個月不購物。 。回顧一月除了生活費之外的開銷: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 990円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747円 發薪水太開心請喝飲料1400円 旅行的土產1121円 被封面吸引買了一本二手書900円 買咖啡豆送人1300円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女人,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每一件都有非買不可的理由。 物慾,是個想放下,卻又是不容易放下的一種信念。 回頭想想你在購物時的所有理由,和你買回家後的種種情形,不難懂女人,哎~女人! 超前部署很重要,但超前消費就要謹慎了。 勤勞和勤儉在現今的這個世代,不只是標配,還是簡配,超不濟的。雖然這
Thumbnail
有天下午休了假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我的目標很明確--趁打折買幾件上班族穿的襯衫與長褲;但這一晃可不得了,不僅買了冬裝,甚至還買了昂貴的保養品及最新款的MP3。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什麼都想要... 這是一句夯到不能夯的廣告詞,大家都甚是愛用。 是,小孩子才做選擇,如果可以,我也想什麼都要。 可問題....廣告裡的什麼都想要,是要你把錢錢換成他家的商品。他賺到你的錢,自然開心,你買了他的東西,當下的心情很是糾結,你是當下有衝動的開心,可不代表你會一直
Thumbnail
我年輕時,喜歡逛大賣場。   假日時,常帶孩子去逛大賣場。 每次去逛,都買很多東西,滿載而歸,結果就是家裡一堆雜物。 有些東西,放了幾年沒用到。本來想丟掉,但想到都是花錢買來的,捨不得丟,結果雜物愈來愈多。   現在到了樂齡的年齡,不喜歡逛大賣場了,也很少逛大賣場。
Thumbnail
其實最近手工保養品在各教學單位都蠻熱門的,只要自己使用不販賣其實您可以省下的錢蠻多的,畢竟都是廣告費用。其實抗菌劑的添加在良好的保存環境下半年就是最好的狀況了,外面放個年的,要去想,這些添加物都是會傷害皮膚的。 人類的愛美之心,過度保養與使用添加物,導致現在文明病增多。
Thumbnail
斷捨離:人生中的「想要」與「需要」 斷捨離、斷捨離,這是這幾年經常被提及的字眼。 有捨才有得。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你們都是怎麼決定是否要購買某樣東西的呢?
去年底為自己立了新目標,學習降低慾望、不追求物質生活,先挑戰6個月不購物。 。回顧一月除了生活費之外的開銷: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 990円 買了用完的化妝品747円 發薪水太開心請喝飲料1400円 旅行的土產1121円 被封面吸引買了一本二手書900円 買咖啡豆送人1300円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以前我是個超愛買衣服的人,真的是衝動購物,直到去年突然醒過來覺得不能再這樣亂花錢,於是開始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也開始整理自己的衣櫃進行斷捨離,也發現有幾類的衣服對我而言真的不適合,整理起來也很浪費時間,決定要記綠起來,以後不買了!
Thumbnail
女人,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每一件都有非買不可的理由。 物慾,是個想放下,卻又是不容易放下的一種信念。 回頭想想你在購物時的所有理由,和你買回家後的種種情形,不難懂女人,哎~女人! 超前部署很重要,但超前消費就要謹慎了。 勤勞和勤儉在現今的這個世代,不只是標配,還是簡配,超不濟的。雖然這
Thumbnail
有天下午休了假去百貨公司買衣服,我的目標很明確--趁打折買幾件上班族穿的襯衫與長褲;但這一晃可不得了,不僅買了冬裝,甚至還買了昂貴的保養品及最新款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