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項藏品】
所謂「擬態詞」指的是用文字來模擬事物形態的詞彙,這些詞句乍看毫無脈絡可循,熟習之後,卻反而會覺得生動可愛。臺語中有許多擬態詞,譬如形容說話或做事方法紊亂到了極點,可以說「花(hoe1)ko5 ko5」[1];形容像墨汁一般漆黑,可以說「烏(o1)chiap4 chiap4」;說到食物或香水的撲鼻香味,可以用「芳(phang1)kong3 kong3」;而事物閃爍發光的樣子,則可以是「金(kim1)sih4 sih4」……
臺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試著將這些詞一一羅列。看著這些擬態詞,對母語為臺語的人來說,按著詞條讀出聲來應該倍感親切,而對臺語不那麼熟練的人,也能嘗試照著唸出字句,學習那些意義,或許有一天,就能輕鬆地使用這些形容詞。
[1] 本文的臺語標音,皆依照王育德先生的著作與手稿標記。又因平台本身語法設定,臺語聲調的標示位置有所更動,尚請見諒。
你會怎樣形容臺灣的七月天?亞熱帶的夏天想必絕不會是冷(leng2) ki1 ki1,熱度與濕氣一同籠罩海島,人人流著汗水,身上大概總是粘(liam5) thi1 thi1。這種天氣裡若有煩惱事,恐怕心裡更覺得膩憂愁吧。
1949年的7月4日,王育德從臺南的機場隻身離開臺灣。他將在廈門著陸,轉往香港暫待一陣,之後再想辦法搭船偷偷到日本去。是日飛機能正常起降,料想再怎樣天氣應該不算太差,王育德提著一口皮箱,心裡還覺得此去只是暫避風波,怎麼也想不到以為的暫別,就這麼無限延伸成漫長光陰。
生在臺南的商賈之家,王育德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也一直表現優秀。從臺北高等學校文科畢業之後,他更是考取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中國哲學科,這對日治時代的臺灣人來說,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只可惜二次大戰戰爭吃緊,他沒有完成學業,就疏開回到了臺灣。
雖然沒有取得文憑,但王育德受的文學科訓練卻也不至於荒廢。戰後,他在臺南第一中學任教,還和友人成立「戲曲研究會」,創作臺語戲劇,自己也參與演出,頗受好評。戲劇使他嶄露頭角,未來的妻子因對他的演出印象深刻而答應相親,最後結為連理;然而,作品中批評時政的台詞,卻也使他被盯上,成了國民政府欲肅清的對象。
二二八事件後不久,他的哥哥——名檢察官王育霖,突然被帶走,自此下落不明。王育德素來敬愛兄長,這件事深深震撼了他,一方面心裡暗想兄長已遭遇不測而悲傷失落,一方面也不免憂心自己是否有危險,時時不安。煎熬之中,有人捎來警告:老師,名單上有你的名字,接下來要抓你了,快走。
王育德於是走了,那年他25歲。即使到了日本暫且安頓,仍只以化名示人,好幾年時間裡,沒有王育德,只有蔡仁德。
你會用什麼詞形容那段流亡的歲月?在這種情況下遠走他鄉,心裡可會亂(loan7) chhau1 chhau1?
即使曾經心神不寧,王育德也很快就站穩腳步。日後,王育德將妻女接去日本,也在日本取得政治庇護而能合法居留,在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語學科復學後,他訂下明確的目標:他要研究臺灣話。
到異鄉研究臺語聽來諷刺,在當時卻或許沒有更好的選擇。戰後,國民政府在臺灣推行國語政策,禁用臺語等一切「方言」,眼見自己的母語在歷經兩個政權的壓抑之後,由原來的優勢語言轉為衰微,王育德深感痛心,也認為臺語尚缺學術研究,因此義無反顧投身其中,最後也以臺語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學成後的王育德在明治大學任教,又在多所大學兼課,在日本努力教授臺語,盡己所能推廣這個越來越少人使用的語言。
王育德整理的〈台湾語の擬態形容句〉,發表於1980年的《明治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年報》,這些擬態形容句多由疊字組成,念起來律動活潑,頗具趣味性。然而王育德一字字寫下這些靈動詞句時,心裡抱著對臺語推廣的使命感與迫切盼望,肩擔之重,恐怕是一點也不輕巧。
「語言是民族的靈魂」——王育德如此深信,在他1960年創立「台灣青年社」,發行《台灣青年》,開始臺灣獨立運動之後,「語言」同樣也是運動中的重要主軸。人的思考與表達由語言編織而成,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有賴語言的往復橋接,而一群人的認同與凝聚便往往在此間捏塑成形。語言不只是供人使用的工具,更是深入個人、群體核心的重要部分,將語言比作靈魂,不僅只是浪漫聯想而已。
這個信念使他將臺灣話當作學術研究主題,隨後也成為人生志業。這些臺語研究,除了是王育德窮盡一生,試著回答關於民族認同、國家未來等大哉問的方式,想必也是他身處他鄉的重要慰藉。
友人回憶,因為知道王育德思念臺灣卻歸不得,每次前往日本拜訪他時,總會問要不要幫他從臺灣帶點什麼東西?但王育德老是說不用。只有一次,他聽了友人的詢問,沉默半晌,才說他真想吃燒雞,好久沒吃燒雞了。
你會用什麼詞形容燒雞的滋味?芳(phang1) kong3 kong3一詞似乎有點平凡,但家常卻令人念念不忘的味道,也許本來就不須用華麗詞藻描述。
台灣青年社的成員回憶在王家聚會的時光時,總愛提王育德的夫人燒得一手好臺灣菜,想吃燒雞的王育德,大可向夫人求一聲,或許便可得償所願,哪有什麼難呢。王育德向友人透露的其實不是口腹之慾,而是更深刻的渴望,他是在說:他真想臺灣,好久沒回去臺灣了。
1985年,王育德在家中心臟病發驟逝,此時距離他逃亡出臺已36年,他終究無緣再次踏上故土。
即使如此,王育德一輩子全心投入的事業無不與「臺灣」緊緊相依,而他對臺語研究、推廣、普及的殷切努力,無疑刻入魂魄深處,啟發民族的無數靈魂。雖然王育德不及見到,但也許有一天,失落的母語會重新茁壯,而人們能毫不費力地用臺語感受生活,用臺語描摹世界,用臺語讚嘆,用臺語作夢。
到那時,你會如何形容王育德的一生?
★作家小傳
王育德(1924-1985),生於臺南府城本町(舊名草花街,今為民權路)。臺北高校文科甲類畢業後,1943年進入東京大學文學部支那文學科就讀,一度為躲避戰火疏散返臺,1945年任臺南第一中學教員,推展戲劇運動。其兄王育霖於二二八事件遇難後,王育德便經香港流亡日本,並繼續完成東京大學學業,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其後任教明治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等學校。
曾自費出版《台灣語常用語彙》而賣掉房子,後來也出版多部臺語研究相關書籍;而為了從事臺灣獨立運動,1960年在東京創辦『台灣青年社』與《台灣青年》雜誌,作為運動的據點及發聲基地;1975年開始奔波解決戰後臺籍日本兵補償問題。 1985年心肌梗塞逝世於東京,至終不曾再回故鄉臺灣。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許雅婷 1991年生,臺大園藝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地縛靈兼打雜工,平常用青悠這個名字走跳。《唯妖論》、《城市邊陲的遁逃者》、《尋妖誌》的共同作者之一,曾獲時報文學獎小品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