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從《插城攻城市》看臺灣高等教育擴張的歷程 | 影像反思

「如果孩子一週只上20個小時的課,那他們到底能學到什麼?」 「他們就去學習如何當個小孩」 「一個成熟、文明的社會,應該要試著發展成彼此分享互助的社群,而不是放著個人苦苦掙扎。」
<插旗攻城市>紀錄片導演:Michael Moore
插旗攻城市紀錄片導演:Michael Moore

明星學校的迷思?

斯洛維尼亞將教育視為一種公共財,而非賺錢的工具;芬蘭呼籲取消標準化教育,沒有題目是選擇題,因為你真的真的真的必須知道答案是什麼,當每一間學校全都變成無等差,有錢人就會去確保他孩子唸的學校擁有足夠的資源,而當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斥著各個階級、處境的人們,待未來這些孩子長大成人,社會就會減少歧視,因為歧視往往源於不理解。當我們狼吞虎嚥趕在20分鐘之內填飽肚子時,在法國,連吃午餐都是一堂課,從前菜、主菜、甜點,在餐桌上學習分享、學習了解自己到底吃進了什麼。 臺灣主張消除明星學校的迷思,但迷思永遠不會是個人的偏見,而是整體社會所塑造的氛圍,當學歷有明顯的等差,高等教育就始終是一場騙局,而不是公共財,公共財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為了唸書而負債。 雖然「畢業證書只能證明你為讀書這件事付過錢,不能證明你讀過書」,除非有非常獨特的能力,否則最終還是只能看學歷,所以說明星學校的迷思怎麼可能移除,至少在近二十年內不會,因為這未來二十年,臺灣社會必須先消化這長期以來製造的高學歷份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