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引導孩子學習的師長吧 --- 丹麥SUPER老師這樣教!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關於教育這件事,一直覺得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臺灣制度有沒有很棒的地方、甚至是值得國外借鏡跟學習的部分?那應該是沒有,可以拿出來說嘴的大概是從幼稚園開始的專項體能訓練吧?但放眼世界體壇華人部份,也沒有產出很多頂尖運動員、更別提是純臺灣出產的了。當初會選擇帶這本書回家很簡單,想要知道關於丹麥老師是怎麼教育孩子的?這本書的作者不只一位,分別是來自丹麥的記者跟作家、以及南韓網路新聞的執行長,兩個人在各自的文化裏長大之後,然後去到彼此陌生的教育體制裡,一起整理出來的書。結果就很明顯啦,不管是出身於丹麥、然後到了亞洲國家生活,還是出身於亞洲國家到了丹麥去求學跟生活,雙方都是覺得還是北歐的教育方式適合孩子。想要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家長,臺灣現有的教育制度不會讓孩子們有好的發展跟未來,而有足夠資源的家長從小就把孩子送頂尖的私立學校,之後找個機會就送往國外去求學甚至生活工作了;然而無法移民或是將孩子送出國的家長肯定是大多數,孩子卻還是要長大的,那麼就調整自己的觀念吧,不要覺得是環境限制孩子的學習方式,是大人自己的思維造成孩子的退縮。

老師走進教室,是為了點燃孩子自發的學習動力,放大學生的未來,讓他/她們的人生從課堂中起飛。」這是一段出現在封面的話,絕對值得所有作為師長應該要有的心態,老師的存在跟價值不再只是單純的指導員而已,過去總是會容易認為老師是神聖的、老師是什麼都懂的、老師說的都是對的;但其實世界那麼大,就算是在一個領域教導多年的老師,肯定還是有很多不知道的過去內容、更別提在新世界裡有著新的文化跟產物。因此老師的角色應該是要調整成部分「引導者」因為在這門學問裡,所知道的肯定還是會比學生多,特別是那些幼稚園、國小、國中大的孩子,孩子們在學習知識但也同時在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因此有老師在旁邊協助引導自己,那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時間很寶貴、失敗經驗很寶貴,但可以少走點冤枉路還是比較好的。

你/妳為什麼坐在這裡?」這個問題是在書本第一個推薦序就寫到的,所有的老師都應該在第一堂課去問孩子這個問題,並且協助孩子們去找到適合每一個人的答案,不然可能很多人會變成因為想不到答案而決定不去上那門課,而這不是提出問題後希望造成的結果。另一個也很認同的基本觀念「從一間快樂的教室開始」可以想一想常常在學校看到孩子們在教室內的表情或是狀態,快樂的比例高嗎?如果不高那是因為什麼理由?又或者可以這樣想,孩子如果在教室裡是很開心的,意味著什麼呢?學習效果有可能是比較好的嗎?大人總說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樂;但如果去學校時讓人不快樂,又或者只有下課時才快樂、非主科的學習項目才快樂時,那這樣真的把孩子送去學校是合適的嗎?很多時候太忽略情緒也是成就事情的關鍵一環,愉悅的氣氛並不完全是輕鬆跟不在意,反而很多時候的學習跟付出效果是更好的。

在八年級之前,孩子們是不需要考試跟打分數的;除非考試可以提升他/她們的動機,那就去辦理考試吧!」這原本是兩個地方的兩句話,但把它們放在一起變成前後文來說也是很好的。很難想像會有個地方是不讓孩子們考試的,事實上如果不考試怎麼會知道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呢?相信這是很多人參加考試的基本理由,那麼就很想反問一下「那又是如何確定考試出來的成績分數,可以證明孩子真的有學會這個東西呢?」特別是選擇題跟是非題的考法,因此如果雙方都無法好好的證明的話,個人傾向不考試不打分數那邊,理由是覺得孩子們的心態會比較健康,意思是不會受到考試的到來甚至是分數出來後的影響。很在意分數的孩子,考99分還是會在意、而已經放棄學習的孩子就算考零分也覺得無所謂,所以才會覺得考試若能提升孩子的動機那就考試吧。書裡面提到用考試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通常會產生的是惡性競爭,而且是屬於學習成就比較好的前半段孩子才會出現的狀況;作為大人都知道做一件事要達到最大目標化,那麼為什麼要在教育這個部分,把效率放在少數人的身上呢?世界可以好好運轉從來都不是靠極少數人,是很多很多很多人,光是這樣的概念也很值得所有教育人員好好重新思考在課綱及課堂上的內容安排。

書本的第四十三頁寫到作者在訪問許多丹麥老師後,所整理出來的準則一共有十一條,每一條都是非常值得列為臺灣教育的新方向,這些準則都是不離開一個大原則「學校應該是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當然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如果學校教不了的就留給社會吧,搞的社會是很複雜的、是人心險惡的、是不給人再一次機會的;但事實上社會對於一個人的包容並不會低於學校太多,只是社會的懲罰比較重一點。例如在學校欺負同學、霸凌別人,那麼按照校規來處理可能就是大過;但還有銷過的機會,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學校以外的場域,處理的方式就不是三言兩語或是幾句道歉可以解決的。所以學校要發揮的功能是什麼?是讓學生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對於是非的判斷、明白沒有跟自己不相關的社會事,只要是社會的一份子、是國家的公民,那麼就是自己的事。

人生習題不評分」這個篇幅的老師是第一個特別想分享的,也是在這個地方看到前面說的通常在八年級前是不會有考試的,其中有兩個很棒的出發點跟說法、「出題者並不瞭解受試者」這句話充份表現出對於個體差異性的尊重,因為如果知道一個孩子就是英文學習狀態很差,怎麼還會想要出很複雜的文法題或是作文呢?難度2跟難度10都是一樣的邏輯跟結果;另外就是幾歲應該知道什麼東西,一直覺得這個東西很謎樣,比如說考大學的話是英文是7000個單字,但不是自己選擇了七千個單字,而是有一個共通的版本,那是用什麼當作依據來判斷只要學會這裡面的內容就夠用了呢?說得遠一點就像參加那些分級的鑑定,武術類的、樂器類的、圍棋等等,都是一樣的概念,這實在是一個很不夠客觀及讓人無法理解標準從何而來。「測驗和考試是對教學的自由跟獨立的一種威脅」如果教學的內容是為了配合考試,那麼其實不需要用人來上課了,直接全部電子化就好了、甚至也不需要出選擇題以外的題型,因為那是不符合測驗跟考試的訴求。所以如果今天一個地方可以不靠測驗跟考試,來提升學生的能力、確認興趣、增強動機等等,那就會非常考驗老師的用心程度,而這樣體制下的孩子想必也會是非常充滿活力的。

如果每個人都覺得有責任為全班好,那麼好學生就可以成為其他人的榜樣。我們不會公布班上誰的分數高。身為老師,我的工作不是要提醒學生哪一科比較好或比較差,但我會請學生幫彼此改作業。」這幾句話其實非常有感,特別是最後一句會請學生幫彼此改作業,這其實在臺灣早就有老師在做了,至少自己讀書時就遇過,但老師的本意給人的感覺並不是像書裡寫到的,希望讓比較會的同學去教比較不會的同學,而是為此去檢視大家為人處世的狀態。一樣的做法但不一樣的出發點,就會培養出不同的東西。打分數、公布分數然後做比較、做排名,相信絕大多數的臺灣人應該在學習的路上都不會太陌生,那麼難道這樣的做法不好嗎?為什麼跟別人比起來就很糟糕?

因為臺灣的教育改革都是想到什麼就拿學生做實驗,沒有想好前因後果、沒有想好配套措施。如果今天要分數至上,就不應該強推常態分班,有能力跟沒能力的人就是不一樣,或者說不同能力的人丟在同一個班級原則上沒有什麼好處,除非今天的教育理念跟制度是像書裡這樣,那麼其實大家即便沒有分數排名,也都心知肚明誰誰誰的哪方面能力比較好、誰誰誰的哪方面狀況需要協助。厲不厲害不在於差那一兩分,因為有可能是運氣跟不夠細心產生的差異;但如果可以提升整個班級的狀態,讓不同強項的人都能有發揮的空間跟舞台,那麼常態分班以及不用分數來經營跟管教學生,就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休個學,也不賴?」這是最後一個篇幅特別想要談的,臺灣的孩子們應該很難有這樣的想法跟得到這樣的允許?因為生命都是有既定期程的,時間到了就是應該要去讀書、讀完小學就是要去中學、然後隨著學歷看似越來越不值錢但社會上還是充斥基本學歷有用論,以前是招牌掉下來隨便都可以砸到大學生,估計再過些年就是滿街的碩士生了,家裡幾個姪女都在大四時就開始先修研究所了,就連政府也在推動男生三年讀完大學配一年的兵役,這個就是關於教育改革是越改越糟糕的,因為這些都不是能好好提升學生能力的根本作法。

關於教育覺得是不需要有義務教育,這種齊頭式的平等,希望人人都有受教權、都有能力可以去做到或是辨別些什麼,某個層面還是把教育當作是翻身的一種手段,就跟以前科舉考試的概念差不多。倘若自己的小孩未來要接受義務教育的話,高中前說不定會採用自學或是跳級的方式去完成,臺灣的寒暑假就有三個月,這是非常浪費學習黃金期的安排。回到標題來討論,休學到底對於人生有沒有好處呢?如果是那種真的完全對未來沒有想法的話,這個方式絕對是適合的,甚至它應該也可以放在升學的測驗考試裡,也就是如果沒有通過這題的話,就算其他部分的成績都非常優秀也沒用。一個人了解自己的狀態,並且對於未來是有想法的、是有清楚目標的,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拉高層級的說,地球其實已經人口過剩了,而作為有機會跟有能力的族群來說,如果要消極的度日、要整天浪費糧食的活下去,那其實還是早早登出這個世界吧。不是要完全的目標設定;但知道自己想幹嘛非常重要,如果暫時不知道那沒關係,那就去跟世界還有其他人接觸吧,一直待在校園裡是很難長出新東西、找到方向的。

真的要說每一個大原則、每一個老師的做法絕對都是作者的精心之選,沒有人可以被跳過、也沒有人可以透過自己的心得被好好了解。事實上即便到現在也還是會在學校體系兼課,因此對於在臺灣教育體系裡願意投入的老師們深深一鞠躬,因為在改變不了大環境的情況下,如果希望國家有未來、孩子們可以有學習,這個所謂最爛的方法就是現在最好的方法。而自己能做的,除了在兼課的時候努力一下、就是讓自己的孩子在面臨義務教育時,選擇一條可以有最好學習的路線,這條路就先當作是北歐式教育方式吧。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可透過下方連結購買實體書:

電子書連結:


9.5K會員
202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網球一直引領著一種優雅生活方式;在各項運動品項中,兼具休閒與精緻的網球,勢必是未來時尚趨勢靈感免費請你上一堂時尚歷史課? 從 90 年代辛蒂克勞馥 (Cindy Crawford) 的經典時刻,到好萊塢新生代女星千黛亞(Zendaya),分別 展現俐落時髦的網球STYLE,可以感受即將在巴黎登場的世界奧運會所帶動隱隱生風的運動風。
Thumbnail
avatar
袁青時尚學
2024-04-16
有這3個特徵 小心有可能是戀愛成癮了! | 閱讀筆記《當愛成了依賴》 花上大量的時間在對方身上,而且重視對方大於自己。 希望對方也能無條件的積極關懷自己。 身處關係當中,常常會忘記照顧和重視自己。 戀愛成癮者 看看這三項特徵,有沒有讓你想起了誰?在《當愛成了依賴》一書當中提到了兩種人,作者把符合這些特徵的人稱作戀愛成癮者,而避愛者就是讓他們又愛又恨又欲罷不能的
Thumbnail
avatar
M&R Designs
2024-01-10
一個前餐廳老闆對滙聚智能販賣機的看法,當餐飲遇到人手短缺…【滙聚智能販賣機】當餐飲遇到人手短缺,一個前餐廳老闆對智能販賣機的看法… 當我決定暫時關閉我那家小有成果的餐廳時,我從未想過會再次踏入餐飲界,我曾是一家餐廳的老闆,每天都非常忙碌,從早上開始進貨、備料、接著開店一路忙到到閉店,即使客人量很穩定,但人手的問題一直是我們很煩惱的問題,加上餐飲業的人力缺
Thumbnail
avatar
三星聰CP
2023-11-08
吾室回聲|『欲』即隱藏在每一個行動背後的動機『欲』是一種法則,代表的是『抓取的動能』,是『心』的『念頭』使這個欲,有了不同的定義,有了好壞、善惡,而這個定義其實是從結果倒推回來而成。 有好的、如意的結果,我們稱這些心念為善;有壞的、帶來損失和痛苦的結果,我們稱這些心念為惡,於是,欲開始有了善的欲和惡的欲...
Thumbnail
avatar
帝賢
2023-10-07
(林口飲料)三十茶林口長庚店~連續一個月買一送一!招牌飲品健康低負擔~快趁優惠通通喝起來~林口長庚飲料推薦#林口飲料 #三十茶 三十茶林口長庚店位於長庚商圈內,附近超多美食,是長庚人覓食的主要區域,三十茶林口長庚店位於醒目的大馬路上,挑高的招牌,相當吸引人,這家主打養生健康的三十茶,符合長庚人注重健康的需求~ 開業短短時間就累積大批注重健康的粉絲,這一檔周年慶買一送一活動,連續五週的活動,推薦大
Thumbnail
avatar
周傑特
2023-09-11
(內壢飲料)三十茶桃園內壢店~中壢必喝飲料推薦!整整一個月 買一送一優惠喝爽爽~三十茶菜單/30茶菜單#中壢飲料 #三十茶桃園內壢店 內壢店還推出好康活動,九月每週六、日、一、二,指定品項通通買一送一!中午12:00跟下午18:00開賣,推薦大家趁週年慶買一送一,一起喝爆三十茶吧!花一個人的飲料錢,就能擁有雙人的享受唷~ 💭店家資訊 thirtea三十茶桃園內壢店 🏠地址: 桃園市中壢
Thumbnail
avatar
周傑特
2023-08-31
【Netflix 黑鏡《在海的另一邊》】當共用同一個身體時,將引發怎樣的驚人情節? | 心得解析黑鏡第六季在海的另一邊 讓遠在遙遠一邊的太空人 可以有另一個仿製人在地球, 就像阿凡達那樣, 把精神數據傳輸到另一頭, 你在任何空間都可以活動, 只要你有仿製人身體的載具, 他們把2個真人送上太空執行任務, 把2個仿製人留在地球, 讓它們即使人在外太空, 也可以享受地球的生活。 但當一些原因, 其
Thumbnail
avatar
花時光旅行實驗室 WHATime。芙蓉
2023-07-18
一個東西與兩種飲料:降低失智風險根據幾項研究指出,養成吃一個東西與兩個飲料的習慣,可能會幫助老年以後的腦部依舊維持巔峰狀態,降低發生中風、失智的風險。
Thumbnail
avatar
Jeadre
2022-02-08
年度書單推薦|當一個人能不再為了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他就能夠成就更多能引以為傲的成就我們的時間總是被各種小事切割成碎片,很少有機會慢下來思考,因此我今年初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每天閱讀完整二十分鐘」的小小目標,雖然閱讀的速度很慢,但這個小小習慣卻也改變了我的睡前生活。
Thumbnail
avatar
Arena
2021-12-29
產後塑身衣&飲食運動的各種求推薦已經生產完一個月的我,覺得人生到現在都很完美,現在唯一的不完美大概就是我的身材…就連我婆婆都問我說有沒有打算要穿產後塑身衣,就可以知道我身材到底是變形的多恐怖>產後塑身衣好像還不錯,畢竟只要穿著就好~~多麼棒的一個方法(讚讚) 但畢竟那個方法可是簡單輕鬆到一個很恐怖,所以我還是有點擔心如果只穿那個可
avatar
森森
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