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好讀|外人如何「旁觀他人之痛苦」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和勇伯在一個喪禮上不期而遇,自然而然聊著生老病死,談到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好言相勸勇伯,茲事體大,值得三思。勇伯黯然道來:比起死亡,我更怕戰爭。在震耳喧囂的喪葬樂音,和熙攘穿梭的弔唁人群,年逾耳順的勇伯嘴角不時抽蓄,額頭滲出汗珠,雙手緊握搓揉,眼神閃爍眼眶泛紅,欲言又止、欲罷不能,時而嘆息、時而哽咽、時而激昂、時而結巴,說著紅高棉那些年間,他親眼看見、親耳聽見、親手摸過、親身走過的人間煉獄。似乎迢遙的記憶,戰爭其實不曾遠離,二十一世紀初仍是持續燃燒的焦點議題,從世貿雙塔九一一、約旦河西岸葉寧大屠殺、兩伊戰爭、阿富汗戰爭、敘利亞的阿勒坡Aleppo和伊朗的摩蘇爾Mousul,伊斯蘭國網路直播斬首人質、緬甸人球落興亞人,更別提彷彿看不到盡頭的這場病毒戰,不同的角落,每天上演生離死別,防疫如作戰的口號響徹雲霄,透過數位媒體即時傳送,抗疫作戰畫面,天天進入每個家中,呈現在每個人眼前。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 2003年出版談戰爭和攝影的 「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就是要探討和批判這個現象,我手邊的版本是2010年麥田出版的陳耀成中文譯本。
九個短篇編織成的專書,中文版勝出一著,附上作者在2004年寫成的單篇 「旁觀他人之刑求Regarding the Torture of Others,註釋說明的恰如其分,譯者和編輯之功不可沒,值得嘉許與喝采。
  • 第一篇到第五篇Susan Sontag從不同角度談攝影、談戰爭,以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三畿尼Three Guineas這本書的破題 「依妳之見,我們如何可以制止戰爭呢?」當開場白,帶出全書引言 「利用攝影這媒體,現代生活提供了無數機會讓人去旁觀及利用—他人的痛苦」;緊接著她定義執行戰地攝影提供戰爭照片的戰地記者是「特殊專業遊客」,也是成全我們作為「他國災劫旁觀者」的貢獻者,將旁觀者的主動方和被動方作了連結;第三到五篇探討照片的紀實性和攝影的藝術性,兩者的相生與相剋,進而提及影像審查制度的沿襲,畢竟旁觀者目之所及,無論中外古今都曾被事先刪修增補加工減料。
  • 第六篇到第九篇作者直搗人性陰暗面:與生俱來對暴戾的愛戀,更甚而之的我們所以憐憫,只為了宣告我們的清白無辜,我們不是釀造災痛的幫兇。痛斥人們之所以對暴力及虐待影像的容忍度越來越高,全然因為螢幕畫面不間斷的影像撩撥及填灌,枯竭了影像的衝擊力。同時大量回溯引證 「論攝影」的觀點,也不斷與之對話,強調這些影像最多只是一項邀請:去注意、反省、學習、檢查和質疑;飲恨扼腕記憶獲得了太高的評價,而思考的重要性卻被低估了。最後作者把我們和他們,旁觀者和當事人做了明確切割:「我們…這些從來不曾經歷他們經驗的活人—不明白。我們不曉得。我們無法想像。我們無法理解。…這是他們永遠揮之不去的持續感受。而他們是對的。」
Susan Sontag文學藝術領域多方涉獵素有盛名,然以評論見長,長期關注人權議題,直言敢言且言之有物,時有爭議,始終引人注目。她 1977年的「論攝影On Photograph,2003年的「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和2004年的「旁觀他人之刑求Regarding the Torture of Others,儼然一脈相承的專題系列。其中的「旁觀他人之痛苦」,是她面對後現代文化的答辯,澄清她反後現代主義的立場。
在這一本談戰爭攝影的書,無論英文原版或中文譯本,都沒有一張照片。Susan Sontag知道自己在幹嘛—「我不想有照片,因為我要提出理論挑釁人去思考…。照片不能作出戰爭是地獄,或這場戰爭全無必要的說明,你需要文字去做這類工作」。Susan Sontag篤信文字的力量,堅持思考的必要隱約回應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 Ich will verstehen一書中形容獨立思考是 「無欄杆的思想」Denken ohne Gelaender,是孤獨危險的,可是也唯有在這樣的險峻當中,我們才能理解自己的生命,而透過理解,我們才得以試著在這個世界裡找到我們的棲居之處。Susan Sontag無意讓人憑藉思考找到安居之所,而是直接打臉戰爭發動者和執行者都是不思考的,因為「沒有人能在思考之時,同時揮拳揍人」。
畫面挑動我們的情緒,文字引導我們的思想。一張照片和一段文字,你選哪一個?如果你選擇照片,Susan Sontag要提醒你:「不論這些照片激起多少憎惡和憐憫,你都不該忘了追問:還有哪些照片,誰的暴行,哪些死者,不曾被傳媒披露」?
作者博學強聞,信手拈來的史實陳述,串起全書亮點,倍增這本書的史料價值。比方:西班牙內戰 (1936-1939)是現代所理解的第一場被目擊採訪的戰爭;美國入侵越南是第一場由電視攝影機逐日見證的戰爭世界第一位電影理論家Lev Kuleshov;從1880年,報紙開始刊登照片攝影新聞業成形,是1940年代初期的事;二戰賦予應運而生的攝影記者一種新的正當性;Magnum Photo Agency使攝影師成為一個全球性的事業;1960年代以降,大部分最著名的攝影師都認為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披露戰爭的真面目;Larry Burrows是第一位以彩色照片記錄一整場戰爭的重要攝影家;克里米亞戰爭攝影師Roger Fenton公認第一位戰地攝影師;美國內戰時期,第一次全面的戰爭攝影記錄才告誕生;有史以來第一部與戰役有關的新聞紀錄片,拍的是1898年美西戰爭中發生於古巴的聖胡安山San Juan Hill會戰 ;影像審查制度第一次有組織的禁制前線新聞圖片的例子,發生在一次大戰期間,德法兩國都只允許特別挑選的軍方攝影師接近戰場;美軍陣亡的照片歷經多場戰事都不曾在重要刊物上出現,直到1943 年九月生活雜誌刊出George Strock那張有著三名美軍於新幾內亞某海灘登陸時遇害的照片。
一個人的快樂或痛苦,旁觀的他者能有多少感同身受?「里有殯,不相歌」已經是難得的體己,「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豈不強人所難?後真相時代 Post truth裡,當事人和旁觀者的界線已然模糊,可以選擇當個睜眼瞎子,蹭在同溫層互相取暖,喃喃自語: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到底裝睡的人叫不醒。也可以像Susan Sontag一樣持續觀察持續思考,然後選擇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持續表達。
回到全書的開場白— 「依妳之見,我們如何可以制止戰爭呢?」,Susan Sontag 給了一個簡要的答案:思考!因為「沒有人能在思考之時,同時揮拳揍人」。她始終忿忿,畫面中斷人的注意力,退化人的思考力,力主文字的獨特功能在於引導並強化思考。我想她要說的,用更淺白的話表達,就是:少上網,多看書唄。Susan Sontag 是不是反戰?你說咧。
avatar-img
33會員
174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宣教柬埔寨 的其他內容
出門在外,外派也好,宣教士也罷,無論待多久,還是移植插枝的外來種;遙遙相望土生土長的母國,也因為漸行漸遠,不再是原生種。時間空間的距離,模糊了故鄉他鄉的界線,旁觀者清的篤定,被現實篩得七零八落,只剩下霧裡看花的忐忑。即便在人聲鼎沸、鑼鼓喧天中摩肩擦踵,獨處模組開啟,已經是慣性,也定格為常態。至於應該
跨文化議題在全球化時代沸沸揚揚,各國政府的各級相關部門、國際性和地方上的非政府組織、環球商務經貿領域,和學術研究範疇,都「回不去了」,只得拼命向前。全球化和文化的關係,也因勢利導、不得不然的,成為現階段文化研究重點。國與國之間的往來頻繁,國家文化差異,從來是跨文化學者關心的議題;許多學者也針對文化異
年復一年在柬埔寨庄腳所在交陪作田人博感情,處心積慮、字斟句酌,要把福音的奧秘盡都傳明,好讓高深莫測的基督神學得以普及農民,至少可以從「耶穌係蝦米?」進化到「耶穌是哪位?」。 日復一日的即席操作、立馬驗收裡,古意的鄉親掩飾不住的兩眼茫然,和湧流不絕的一頭霧水,給了直白的答案。自問自答「福音是什麼?」,
前耶穌會士Chris Lowney,從個人職場經驗,對比耶穌會和摩根大通在栽培領袖的作法,書寫心得。
 1870年哈佛大學法學院當時的院長Christopher C. Langdell首開先例個案研討教學法,商學院和醫學院隨後跟進,MBA學程自六零年代起全面以個案研討為主要教學模式,藉由真實案例或虛擬個案引領課堂參與者融入情境,解析狀況並了解問題背後的議題,進而釐清困境且尋求突破,掌握知識和實務結合
出門在外,外派也好,宣教士也罷,無論待多久,還是移植插枝的外來種;遙遙相望土生土長的母國,也因為漸行漸遠,不再是原生種。時間空間的距離,模糊了故鄉他鄉的界線,旁觀者清的篤定,被現實篩得七零八落,只剩下霧裡看花的忐忑。即便在人聲鼎沸、鑼鼓喧天中摩肩擦踵,獨處模組開啟,已經是慣性,也定格為常態。至於應該
跨文化議題在全球化時代沸沸揚揚,各國政府的各級相關部門、國際性和地方上的非政府組織、環球商務經貿領域,和學術研究範疇,都「回不去了」,只得拼命向前。全球化和文化的關係,也因勢利導、不得不然的,成為現階段文化研究重點。國與國之間的往來頻繁,國家文化差異,從來是跨文化學者關心的議題;許多學者也針對文化異
年復一年在柬埔寨庄腳所在交陪作田人博感情,處心積慮、字斟句酌,要把福音的奧秘盡都傳明,好讓高深莫測的基督神學得以普及農民,至少可以從「耶穌係蝦米?」進化到「耶穌是哪位?」。 日復一日的即席操作、立馬驗收裡,古意的鄉親掩飾不住的兩眼茫然,和湧流不絕的一頭霧水,給了直白的答案。自問自答「福音是什麼?」,
前耶穌會士Chris Lowney,從個人職場經驗,對比耶穌會和摩根大通在栽培領袖的作法,書寫心得。
 1870年哈佛大學法學院當時的院長Christopher C. Langdell首開先例個案研討教學法,商學院和醫學院隨後跟進,MBA學程自六零年代起全面以個案研討為主要教學模式,藉由真實案例或虛擬個案引領課堂參與者融入情境,解析狀況並了解問題背後的議題,進而釐清困境且尋求突破,掌握知識和實務結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與社會時事,很適合閱讀《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約翰.伯格熱愛藝術,關心社會,在這本書裡談論的是全球的議題,從他的文字裡,完全可以想像受苦的人們所面臨的生存考驗與困境。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掃隊長著 莊雅琇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博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这是我们与过去的人们不同的地方,他们如果自己不是受害者、肇事者或目击者的话,就只能听到些流言、或黑或白的传说,而今天,战争像连续剧一样在我们眼前上演。
我不是宇宙和諧,世間充滿真愛的人;更看不懂為什麼要去感謝曾經傷害你的人那種文章。我的記憶力很好,尤其是那種無端招惹我的事物。我不理解為什麼我在冬天裡曬太陽,卻突然有人拿桶水來潑我。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原諒,所以恨就記上了! 不知道蘇東坡從寂寞沙洲冷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經歷了多少事情、多久的歲月。但是
一個徹底坦白過去、面對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會更清楚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自己所為與所思更加的瞭然於心?還是相反? 《告白者》同前作《同情者》,由同一個敘事者的肉體與心靈,受到諸多的苦難。當然,我們知道,即使作者在此作中再度讓敘事者肉體遭逢巨大的、逼迫至瀕死的酷刑(施虐者確實是以刑求的形式施予酷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對「戰爭」及「戰士/戰犯」這些大的概念,做了非常多元化、個體化的理解。這也是大逃殺系列及反烏托邦作品讓人沈迷的點。面對空降或世襲的遊戲規則,基於生命經驗乃至於使命、身體能力與生存之道,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此外,更展現了幾種超越自己生命,也想守護的東西,以及基於這樣的價值認同,所採取的生存(戰鬥)模式
前言 成長期間火葬觀念剛開始萌芽,有人著文批評,認為屍體遭火燒是多麼痛楚、多麼難受,那是痛不欲生的酷刑,怎會有人如此忍心對待親人?他們把屍體當做還存活著的身體,把生者遭火吻時的痛楚轉駕到屍體身上,說什麼"痛不欲生”,已經死了的人還怎麼”欲生”?很明顯的,他們沒把屍體當屍體,認為屍體還保有在世時的感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與社會時事,很適合閱讀《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約翰.伯格熱愛藝術,關心社會,在這本書裡談論的是全球的議題,從他的文字裡,完全可以想像受苦的人們所面臨的生存考驗與困境。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一個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掃隊長著 莊雅琇譯 2016 時報文化 ❍ ❍ ❍ ❍ ❍❍ ❍ ❍ ❍ ❍❍ ❍ 前言  與死奮戰的人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博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这是我们与过去的人们不同的地方,他们如果自己不是受害者、肇事者或目击者的话,就只能听到些流言、或黑或白的传说,而今天,战争像连续剧一样在我们眼前上演。
我不是宇宙和諧,世間充滿真愛的人;更看不懂為什麼要去感謝曾經傷害你的人那種文章。我的記憶力很好,尤其是那種無端招惹我的事物。我不理解為什麼我在冬天裡曬太陽,卻突然有人拿桶水來潑我。因為不理解,所以無法原諒,所以恨就記上了! 不知道蘇東坡從寂寞沙洲冷到也無風雨也無晴,經歷了多少事情、多久的歲月。但是
一個徹底坦白過去、面對自己的人,會是什麼樣子?會更清楚明白自己的樣貌、對於自己所為與所思更加的瞭然於心?還是相反? 《告白者》同前作《同情者》,由同一個敘事者的肉體與心靈,受到諸多的苦難。當然,我們知道,即使作者在此作中再度讓敘事者肉體遭逢巨大的、逼迫至瀕死的酷刑(施虐者確實是以刑求的形式施予酷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對「戰爭」及「戰士/戰犯」這些大的概念,做了非常多元化、個體化的理解。這也是大逃殺系列及反烏托邦作品讓人沈迷的點。面對空降或世襲的遊戲規則,基於生命經驗乃至於使命、身體能力與生存之道,採取不同的生存方式。此外,更展現了幾種超越自己生命,也想守護的東西,以及基於這樣的價值認同,所採取的生存(戰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