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橋上的少年》FAQ8: 怎麼會想第一次就寫長篇?有受誰影響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真實故事改編 × 心理治療 × 邊境旅行 = 精神科醫師首部雙線長篇小說

A:是「那個人」讓我…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而且,通常是愛讀書的人才會問。
我的答案是:沒有。因為我基本上很少讀書。(喂喂喂直接這樣說好嗎)
這不是在客氣或自大什麼的。寫書的人招認自己很少讀書,是件蠻羞恥或被認為是怠惰的事。但那是真的,在我進入社會後,就像大部分人一樣,閱讀的幾乎都是帶有目的性的專業用書,文學作品我非常、非常少碰。
最常讀者會告訴我他們聯想到的作家,是心理治療寫作的國外大師歐文.亞隆,特別是他那本將治療師與個案筆記穿插而成的《日漸親近》,以及同樣擁有雙線交織的小說《當尼采哭泣》。更有文藝氣息的讀者,曾告訴我他聯想到那位永遠孤獨的文學旅行者川端康成,以及費茲傑羅在他最後那本《夜未央》是如何轉化個人生命經驗並觸及精神議題。我總是很不好意思的說我都沒看過,同時感覺那真是莫大的恭維。
在過去幾年中我唯一重新閱讀的文學作品,是卡繆的《異鄉人》,因為我希望自己能在旅行線(特別是開頭)寫出那樣封閉、疏離的語調──是的,所以如果你在我這本書裡讀到了某種翻譯小說的語感,很大一部分是我刻意為之。其他要說對我帶來影響,可能電影、電視例如日劇〈重版出來〉還更多。但就像我幾乎看遍了坊間所有小說寫作教學書類,這些更接近於我在技術層面的惡補對象。
我必須再次強調,對要成為一個寫書的人而言,這很不專業。所以對寫作我一直是心虛的,覺得自己不足的。
但難道我決定要寫,而且是這樣一本文學小說,真的就只是憑藉像前一篇提到的,那個彷彿憑空而來的直覺嗎?
去年書發行不久之後,我曾經回想在成長過程中,到底是什麼階段為我的寫作打下一點基礎。我想到的……竟然是大一的共同必修國文課,因為(作為好學生)那可能是我閱讀最多現代小說的一個時期呢。於是我連上台大中文系的網頁,找到蔡瑜教授的e-mail,很唐突的就發了封標題叫做「二十年前的學生來信」過去。驚喜的是老師很快回信給我,說她對我還有些印象,還很可愛的寫到「請容我再用一次老師的權威」要求我送書給她。
到現在,將近一年過去了。我重新搜尋出老師當時又過幾週讀了我的書之後的回信。她是這樣寫的:
「我很享受閱讀此書的愉悅,很欣賞你說故事的調子,你的文字平實懇切,自然引人入勝,在我看來這是極可貴的風格。我因此一方面很訝異你說其實你很少看書,這樣的成果竟然是自己摸索的;另一方面,也領悟到或許這樣剛好避免『影響的焦慮』,勇敢做自己,成就自己的風格。寫作終究應該回到『我為什麼要寫』的初衷,一切的文學技巧如果不能內化成世界觀並與體驗結合,都只是外在於我的。你的小說會使用意識流及時空交錯,正因為這是我們存在本然的狀態,而你的體驗特深吧。」
「我為什麼要寫」。想到我在這次的系列文,從一開始說為什麼要寫雙線,為什麼寫了這麼久又怎麼能支撐這麼久,一直到上一篇我說到用自己本名來當作主角這件事,真的,終究一切還是回到我寫書的初衷:
希望帶來「幫助」。
而這個想法與其說是來自於一個作家,不如說,是我仍然打從心底將自己視為一名醫師
說穿了,我並沒有真的從一名醫師變成作家。寫書(並且努力把它寫到好看),打書(並且打了一年還沒結束),不過都是為了讓那個「幫助」更有可能隨故事擴散出去、延續下去的途徑。所以就別急著問我何時要寫下一本書了。我從沒想過要以成為台灣的歐文.亞隆為目標,對我來說,重點並不在於如何寫出更多作品並成就我自己,我所關懷的主體,如果可能,我會更希望是向外而非向內。但就像書裡的楊醫師之於蔡醫師,或許歐文.亞隆也會成為我繼續尋找自己可以是誰的未來中帶著的一個影子,誰又知道呢?
回到這篇一開始的那個問題。為什麼我會想要寫成長篇?又是誰影響了我?一路上當然有各式各樣的經驗不斷形塑了走到目前為止的我,並且將會有更多繼續形塑。但如果真的有「那個人」深深的影響了我與我的書寫,那麼,最終作為醫者的我會說,是那些面對不同生命處境與挑戰而與我相遇的個案們。
因為沒有你們,我不會成為醫師,更不會成為這樣一位醫師作家。而人生總是長篇,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彼此成長小說裡的重要他人。
(註:關於「醫師作家」這回事,我和同是精神科醫師的學弟阿布,在誠品空中閱覽室有過一場自己覺得很精彩的對談直播,一樣歡迎連去看看影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部小說來自一位精神科醫師之筆,描繪一名懼學的十七歲少年,在日間病房裡勇敢跨越恐懼的生命之旅;以及另一名年輕醫師,奔逃至拉達克一路追尋心中渴望的過程。雙線緊密交織,共同探問成長與自我認同的種種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因為我沒在怕的(??)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這句話對有看過我這本書,或者至少看過書籍簡介的人,應該都不陌生。那你覺得用本名來當作小說主角的我呢? 前幾個禮拜和朋友聚餐時,他說我很勇敢,感覺我是整個人很into在裡面,整本書的寫作,或者是書裡蔡醫師與朋城對話的方式…
A:翻開40萬字設定集… 就不要真的把設定集拿出來嚇死讀者了,這篇輕鬆一點,為大家送上《空橋上的少年》的幕後八卦與小彩蛋!(部分內容涉及劇透,還沒讀完全書的人請自行評估是否閱讀)▎全書 關於書名:原始的書名是《空橋少年》,後來我決定改走比較口語、比較現代化的風格,就像《82年生的金智英》、《龍紋身…
A:你覺得是真的就真的 這應該是讀者最常發問的第一名。基本上,這是一個完全不適合作者公開回答的問題。所以我的標準答案都是:「請把故事裡想成都是真實的,雖然我並不保證書裡故事的真實性。」因為這本書是小說,是fiction(虛構),就算不講病患隱私的考量,理所當然它一定有假的成分,一定經過我的各種變造…
A:你確定你要聽答案? 前一篇我說關於寫書的初衷我可以給出各種版本,那麼關於「空橋」到底是什麼,我肯定可以給出更多種版本──所以我並沒有打算在這一篇給出答案。(被拖走) 好啦好啦,我還是來多給一點提示,也讓讀者窺探一下作者腦內(想太多)的小宇宙是什麼樣子。 但這篇文章我只有一個目標:幫助讀者在書裡…
A:被說沒有出版價值(?!) 是真的,當年在與出版社針對初版的書稿討論時,這是出版社找的其中一位試閱讀者給的評論。事實上精確的文字是「他對自己的小說很有信心嗎?他可以自費出版啊」、「浪費紙張出電子書好了」、「文筆真的很普通」。 應該瞭解為什麼上一篇文章我會用「登楞」來描述開始改寫的經過了吧…
A:不要逼我回想(抱頭) 是的,從我2015.10.3在電腦打下第一段文字,到2020.1.16正式出版,共經歷4年又3個多月。如果當時就是我臉友,等於一路被我騷擾到現在5年多了──是個國小都要能畢業的概念。 認真算起來,其實從書裡結尾的時間點(2013六月底),我就已經開始構思這本書了。但就像…
A:因為我沒在怕的(??) 「太勇敢的人,或者太害怕的人,是不會來到這裡的。」 這句話對有看過我這本書,或者至少看過書籍簡介的人,應該都不陌生。那你覺得用本名來當作小說主角的我呢? 前幾個禮拜和朋友聚餐時,他說我很勇敢,感覺我是整個人很into在裡面,整本書的寫作,或者是書裡蔡醫師與朋城對話的方式…
A:翻開40萬字設定集… 就不要真的把設定集拿出來嚇死讀者了,這篇輕鬆一點,為大家送上《空橋上的少年》的幕後八卦與小彩蛋!(部分內容涉及劇透,還沒讀完全書的人請自行評估是否閱讀)▎全書 關於書名:原始的書名是《空橋少年》,後來我決定改走比較口語、比較現代化的風格,就像《82年生的金智英》、《龍紋身…
A:你覺得是真的就真的 這應該是讀者最常發問的第一名。基本上,這是一個完全不適合作者公開回答的問題。所以我的標準答案都是:「請把故事裡想成都是真實的,雖然我並不保證書裡故事的真實性。」因為這本書是小說,是fiction(虛構),就算不講病患隱私的考量,理所當然它一定有假的成分,一定經過我的各種變造…
A:你確定你要聽答案? 前一篇我說關於寫書的初衷我可以給出各種版本,那麼關於「空橋」到底是什麼,我肯定可以給出更多種版本──所以我並沒有打算在這一篇給出答案。(被拖走) 好啦好啦,我還是來多給一點提示,也讓讀者窺探一下作者腦內(想太多)的小宇宙是什麼樣子。 但這篇文章我只有一個目標:幫助讀者在書裡…
A:被說沒有出版價值(?!) 是真的,當年在與出版社針對初版的書稿討論時,這是出版社找的其中一位試閱讀者給的評論。事實上精確的文字是「他對自己的小說很有信心嗎?他可以自費出版啊」、「浪費紙張出電子書好了」、「文筆真的很普通」。 應該瞭解為什麼上一篇文章我會用「登楞」來描述開始改寫的經過了吧…
A:不要逼我回想(抱頭) 是的,從我2015.10.3在電腦打下第一段文字,到2020.1.16正式出版,共經歷4年又3個多月。如果當時就是我臉友,等於一路被我騷擾到現在5年多了──是個國小都要能畢業的概念。 認真算起來,其實從書裡結尾的時間點(2013六月底),我就已經開始構思這本書了。但就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鮮少看名人傳記的我,因為要更了解心理學家們借了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 原先從醫的歐文,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轉而走諮商,也寫了不少團體治療的工具書 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自己對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轉了一個大彎,改為寫小說 我喜歡他最後給自己的註記 人生走這一遭,很喜歡,可以再來一次
Thumbnail
他在第一年沒有考上醫學院。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他認為比起他自己、那更像是他爸媽的第一志願,而在他的個人清單上,似乎又排不出一個比這更好的優先順序。 十八歲的他覺得人生很奇怪,為什麼不能像是KKBOX一樣,列出一串喜好清單,然後隨機播放?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雖然自己常說有點年紀,生活中開始有些「小的迷糊」,但這幾天密集在做學校分組報告的簡報時,還是常能想到可以引用過去讀過書的內容,該用腦子時還是很好使喚呀! 一直都很喜歡當代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他的書我幾乎每本都讀過,有幾本還會反複的閱讀。 二十幾歲經由第一位諮商老師推薦,看了第一本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的自在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榮格 我們不能決定時代要不要善待我們;我們只能決定要不要善待這個時代及彼此。 讓善待自己和彼此的文字陪伴你,以文字養心 點亮內心那盞溫暖的燈,方格子《蘇絢慧的療癒時光沙龍》的心理深度書寫,成為你心靈安穩的最療癒時光。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鮮少看名人傳記的我,因為要更了解心理學家們借了歐文亞隆的《成為我自己》 原先從醫的歐文,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轉而走諮商,也寫了不少團體治療的工具書 寫著寫著,他發現他自己對小說很有興趣 於是轉了一個大彎,改為寫小說 我喜歡他最後給自己的註記 人生走這一遭,很喜歡,可以再來一次
Thumbnail
他在第一年沒有考上醫學院。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他認為比起他自己、那更像是他爸媽的第一志願,而在他的個人清單上,似乎又排不出一個比這更好的優先順序。 十八歲的他覺得人生很奇怪,為什麼不能像是KKBOX一樣,列出一串喜好清單,然後隨機播放?
Thumbnail
你文筆好嗎? 到底是因為喜歡寫文才成為小說家,還是因為自認文筆很好才當小說家?(小時候得獎無數,長大覺得有才能不用好浪費那種。)
Thumbnail
雖然自己常說有點年紀,生活中開始有些「小的迷糊」,但這幾天密集在做學校分組報告的簡報時,還是常能想到可以引用過去讀過書的內容,該用腦子時還是很好使喚呀! 一直都很喜歡當代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他的書我幾乎每本都讀過,有幾本還會反複的閱讀。 二十幾歲經由第一位諮商老師推薦,看了第一本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Thumbnail
在教國文的過程中,有時候面對無感的課文,連自己也教得昏昏欲睡;有時候則是自己深受感動,但學生卻很難有相同的感觸。張愛玲的〈天才夢〉是我很喜歡的一篇選文,除了白話文閱讀起來較無難度外,張愛玲的文筆之精美不必多說,更難得的是這是一篇抒發青春煩惱的文章,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的自在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榮格 我們不能決定時代要不要善待我們;我們只能決定要不要善待這個時代及彼此。 讓善待自己和彼此的文字陪伴你,以文字養心 點亮內心那盞溫暖的燈,方格子《蘇絢慧的療癒時光沙龍》的心理深度書寫,成為你心靈安穩的最療癒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