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教育與現代教學part.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振修法師竹窗隨筆
《太上感應篇》是道藏的第一善書,雖是道家經典,但是深獲清末民初的高僧,印光大師的推崇,印光大師說:「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福慧以成佛道。」
《因果報應錄》的撰者唐湘清老居士也勉勵佛教徒重視《太上感應篇》,他曾說:「佛法是要眾生出離三界;印光大師是一位傑出的高僧,一生說法弘化,也是上承佛旨,救度眾生出離三界苦海的。可是我們要明白,這並不是教我們廢棄三界的一切,或藐視三界的一切。我們學佛,是要出離三界還歸三界,應要尊重三界的秩序;遵守三界的法紀。」
最初接觸佛法的時候,是從聽聞淨空老和尚講解《太上感應篇》開始,《太上感應篇》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在明義章的一句話,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意思是說:「凡人的禍害福利,原無一定的門路,只在人自作自受,人作善必有福報,作惡必有禍報,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了身體一樣,從來不曾有過落差。」
聽到這句話讓我聯想到《易經》之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還有《法句經》中所講的,「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雖然在某些觀念上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強調道德教育,並勸人為善,現代的人在物質生活中並不缺乏,但是在心靈及品格的教育卻是缺乏的。
人們不信因果報應,因為看不到所謂的因果報應,所以不相信世上有因果報應,使得人們的道德逐漸的低落,又加上同婚法及通姦除罪化的通過,使得社會上的男女關係比古代來得混亂。
還有某些神職人員沒有應該有的道德準則,胡作非為,打著神明或者佛菩薩的名號,招搖撞騙,導致一些年輕人認為宗教是社會的亂源,這是在某個充滿年輕人的網路論壇所看到的情形。
而作為印光大師推崇的因果教育教材,如果以《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覺世真經》這三者來選擇的話,會比較相應《太上感應篇》和《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而印光大師推薦這三本書是有根據的,不是現代人為了推廣這三本書,而捏造印光大師推廣這三本書的事實。
以下引用四則《印光大師文鈔》的文來佐證:
《印光大師文鈔•卷二•覆馬舜卿居士書》卷二第一一三頁:「至於《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係克己復禮之寶鑑,比游移浮泛之乩文,固不可一目視之。」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日誦經咒選錄序》該書下冊,五十、五十一頁,云:「又欲初機行人,深知各種法門所以;在家二眾,於日用常倫中,即能真俗並容,儒佛兩盡,因附錄《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及淨土修持各開示,以為改過遷善,趨吉避凶,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規矩準繩。」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覺後編序》該書下冊,五十四頁,云:「正定王克庵居士,前清之隱士也,以為時當末造,聖賢既難親炙,莫由取法,六經《論》《孟》之言,又非普通人所能領會,於是採取《感應篇》、《陰騭文》、《功過格》等,及古今賢哲所著孝親敬長,持身涉世,改過遷善諸嘉言,輯為一編。」
《印光大師文鈔•卷下•家庭教育為天下之太平之根本發隱》該書下冊,兩百零五頁,云:「(孩子)稍長,即令熟讀《太上感應篇》、《文昌陰騭文》、《關帝覺世經》,俾知有所師法,有所禁戒;一一為其略說大意,以為後來讀書受益之前導。幼時如是,愈讀書,愈賢善,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光宗耀祖也。」
從《印光大師文鈔》中的文章來看,印光大師對於《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這三本書的重視。而印光大師一生印贈了很多佛經以及各種善書,例如《感應篇》及《陰騭文》還有《了凡四訓》等書,對於清末民初的民風道德有移風易俗的影響力。

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環境沒有民國初年來得民風純樸,道德觀念逐漸地低落,研讀聖賢書的人也逐漸的變少了,因為現在的人慢慢的看不太懂文言文也不願意去讀,跟對方說道理則會被扣上道德魔人的帽子,所以言教不如身教,以德服人,說服現在的人最有利的準則。
以一個佛教徒的角度來看《太上感應篇》,雖然是道家的典籍,但是裡面卻含有因果報應及斷惡修善的道理存在,與佛教的一些觀念甚為相似,印光大師會推廣《感應篇》是有一定的原因,如果一個人事項上不懂得因果報應及懺悔還有改過遷善的道理,那學再多的佛法也沒有用。《感應篇》很適合作為道德教育的啟蒙教材。
社會新聞上常常播放的新聞,不外乎殺、盜、淫、妄的各種事件,卻很少播放做善事的新聞,這是我們媒體該改善的地方,如果我們的媒體常播放一些好人好事的社會公益之行為,一定可以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
而社會上的刑事案件的類型都不超出《感應篇》諸惡章的範圍,而造作這些惡事的原因不外乎個人的一己之私還有男女之間的情慾,而男女情慾衍伸的社會問題更為嚴重。
avatar-img
7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曉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佛在世時,有一年是荒年,大家都沒有收穫,世尊連續托了三天的空缽,沒有人供養,不是不供養,而是真的沒有東西吃,自己都沒有東西吃了,怎麽供養?有一個比丘遇到世尊,給佛頂禮,世尊對他說:「比丘啊!我已經三天沒托到缽了,你現在有什麼問題不要問我。」比丘聽了,心裡很難過,就把自己的「三衣」賣了買點米做了一鍋飯
二○一三年,一夏九旬當中,持佛號超過一千萬。老人家每每指著案前, 清公方丈所寫之法語「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告訴弟子們說:此乃 清公和尚給我的策勵,所以老人家更精進念佛,每天除了念佛外,還是念佛,心不再攀緣其他的事。真正作到「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上慧下天老和尚,乃正覺精舍第三任方丈,亦為淨律學佛院早期五位教授師長之一。慧公一生淡泊名利,平素所得淨資皆倡印淨土經典及勸人向善之書。編有《實用淨土叢書》、《因果四書》、《淨話》等書流通於教界;並與照因老和尚致力推廣少年福智十善法,鼓勵青少年要孝養父母,尊師重道等,受化者無不蒙益。
我過去也常鼓勵人要發四宏誓願,可是有人就對我說,這四宏誓願太高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麽度呢?無量無邊的眾生,怎能度盡呢?煩惱無盡誓願斷,八萬四千煩惱怎麽斷呢?法門無量誓願學,八萬四千法門怎麽學呢?佛道無上警願成,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怎麽起步?這一個問題我想了很久
佛在世時,有一年是荒年,大家都沒有收穫,世尊連續托了三天的空缽,沒有人供養,不是不供養,而是真的沒有東西吃,自己都沒有東西吃了,怎麽供養?有一個比丘遇到世尊,給佛頂禮,世尊對他說:「比丘啊!我已經三天沒托到缽了,你現在有什麼問題不要問我。」比丘聽了,心裡很難過,就把自己的「三衣」賣了買點米做了一鍋飯
二○一三年,一夏九旬當中,持佛號超過一千萬。老人家每每指著案前, 清公方丈所寫之法語「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告訴弟子們說:此乃 清公和尚給我的策勵,所以老人家更精進念佛,每天除了念佛外,還是念佛,心不再攀緣其他的事。真正作到「萬緣放下,一心念佛」。
上慧下天老和尚,乃正覺精舍第三任方丈,亦為淨律學佛院早期五位教授師長之一。慧公一生淡泊名利,平素所得淨資皆倡印淨土經典及勸人向善之書。編有《實用淨土叢書》、《因果四書》、《淨話》等書流通於教界;並與照因老和尚致力推廣少年福智十善法,鼓勵青少年要孝養父母,尊師重道等,受化者無不蒙益。
我過去也常鼓勵人要發四宏誓願,可是有人就對我說,這四宏誓願太高了。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麽度呢?無量無邊的眾生,怎能度盡呢?煩惱無盡誓願斷,八萬四千煩惱怎麽斷呢?法門無量誓願學,八萬四千法門怎麽學呢?佛道無上警願成,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怎麽起步?這一個問題我想了很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印光的良心:一舉手一投足,無一不是道?這是你嗎?有願必有成,你想做阿彌陀佛?魔仔說:有常世界就是我們可以達成協議,無常世界就是我們無法達成協議,請問印光的良心,何謂道?印光的良心要寫下次生佛法:無常的可能我不是印光,有常的可能是我有良心。小和寫下原生佛法:印光大吼佛法不能篡改! 印光的良心:敢篡改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現在正值神變月十萬倍功德增長日,觀音山邀請您一起把握殊勝因緣共同助印《弟子規中英圖文本》2000冊。 印贈善書助人解惑、破除無明,扭轉錯誤的價值觀,自己當然就能智慧大開。您所助印的每一本佛經善書,都將成為改變生命的力量!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印光的良心:一舉手一投足,無一不是道?這是你嗎?有願必有成,你想做阿彌陀佛?魔仔說:有常世界就是我們可以達成協議,無常世界就是我們無法達成協議,請問印光的良心,何謂道?印光的良心要寫下次生佛法:無常的可能我不是印光,有常的可能是我有良心。小和寫下原生佛法:印光大吼佛法不能篡改! 印光的良心:敢篡改
Thumbnail
○印光大師法語 : ---【修禪者】、宗教【修行者】須要改過行善方為真修道者。 人人都需要正義和正直,國家社會要安定更是需要正直。 正直的標準是什麼呢? 是在個人,還是在社會風俗中? 人人都自認為正直之時,其實卻不是;而社會認為不正直之事,其實卻是真正的正直。 古聖先賢為你說明何謂【正直】的標準!!
Thumbnail
現在正值神變月十萬倍功德增長日,觀音山邀請您一起把握殊勝因緣共同助印《弟子規中英圖文本》2000冊。 印贈善書助人解惑、破除無明,扭轉錯誤的價值觀,自己當然就能智慧大開。您所助印的每一本佛經善書,都將成為改變生命的力量!
Thumbnail
現在很多世間人來皈依金剛密乘的上師,皈依上師了以後,就好像世間人的概念來跟某一個人談生意、談合作一樣。當我跟你合作不愉快或者合作破裂,我們合作就到此為止,就不要合作了。這個世間法做生意的概念,世間法交朋友與人互動的概念,直接拿來在金剛密乘修學佛法,來依止上師,完全就錯誤了,根本就不是這一套!
Thumbnail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命能改嗎?」「心不改,命如何改?」 前言 到員山圖書館借書,不知怎的似乎與架上的一本佛教法師的書—大海的印記:賢度法師傳—有感應,借回後看著看著就看完了。 除了對台灣四大佛教教派—法鼓山、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有些耳聞之外(也僅僅是耳聞,並未深究其內容。)其他的都沒有注意過。所以會借此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