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的講師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每一次的#陪伴式講師訓都是一次的淬煉,燒掉一些雜質,留下一些內容,再燒掉一些雜質,再留下一些重點。並非過去的不好,因為不知道只能沿用過去舊有的方法,同樣的東西一直教,只會養成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作同樣的事情。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然而,在這個講師訓中的【Demo Day】,這樣的練習能夠讓自己更看到自己不足的盲點,也看到別人的優勢。
最初的授課便要開始屈膝,包括要自我揭露,讓別人知道在自己過去還沒應用今天分享的議題時的醜態,給大家覺得講師以往也是如此,這個原因是要讓學員不會覺得講師只是個知道理論,不知道人間疾苦的人,這樣只會導致講師與講員的距離感更遠。
除了前述的理由之外,用這個方式也有其他兩個意涵,另一個角度也會讓學員覺得『你懂我的苦!』,這樣一來馬上就讓講師和學員可以站在同一條線上。
最後,也會吸引學員更有興趣想知道講師如何從谷底爬上來的經過。
在講師帶各個活動時要考量弱勢學員(第一次聽到),並非肢體的弱勢,而是可以區分出哪些是搶答的學員還是動口的學員或是動腦的學員,可能有部分是需要多花些時間去想答案的,也或許是想得到答案卻還沒舉手的,給予不同程度與方式計分。
某些概念需要讓學員秒懂,若還帶著疑惑在腦中,可能影響演練的繼續進行,甚至會在課程中卡住,學員便無法學會後續的內容。所以如何說出學員一聽就懂的內容就便是講師的底蘊了。
講師是一個鋪橋的角色,了解學員在課程前的能力在那裡,並且透過適當的課程設計,小組討論,不斷的激勵學員思考,調整偏差的方向,讓學員在課程結束後,達到期望的目的。
在整個課程過程中,氛圍也是一個很主要的醞釀,包括要讓學員調高吸引力(特別是在下午紅眼時刻),專注力(特別在討論的時刻),還是燒腦的思考階段在運課過程中調整每個關鍵過程,讓這些氛圍此起彼落。
屈膝不只是讓講師看到學員的需要,也讓自己站在學員的眼光,體會學員的立場,真是不容易的講師經歷。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週日下午,雖然台北的天冷,在場內的每個聽眾的眼睛好像看到寶一樣,講師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人成功的繼續前行、也有人暫時的休息轉換跑到道,也有人因為這件事開拓了眼界,甚至還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雖然手法、技術有別,目標卻相同。透過閱讀產出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首先要謝謝暢哥所贈送的這本書,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那麼接地氣的書了,特別是在白色巨塔中,在醫院裡的護理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呼吸治療、心理師、甚至是醫師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多累,醫療環境的險峻,由體系內的評鑑壓力或是由外部醫病關係的緊張,客源的減少。每年都看到同一群人在抱怨,然而這群人隔年又看到他們
週日下午,雖然台北的天冷,在場內的每個聽眾的眼睛好像看到寶一樣,講師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 有人成功的繼續前行、也有人暫時的休息轉換跑到道,也有人因為這件事開拓了眼界,甚至還有更多自己的時間。每個人雖然手法、技術有別,目標卻相同。透過閱讀產出而吸引更多人認識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首先要謝謝暢哥所贈送的這本書,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那麼接地氣的書了,特別是在白色巨塔中,在醫院裡的護理師、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呼吸治療、心理師、甚至是醫師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多累,醫療環境的險峻,由體系內的評鑑壓力或是由外部醫病關係的緊張,客源的減少。每年都看到同一群人在抱怨,然而這群人隔年又看到他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瑜伽輪新的一堂課新的老師,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會想做乖寶寶、乖學生、第一名,所以會一直和同學比較、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最好,勉強自己把動作做到極致,但剛開始嘗試怎麼可能就能馬上做到甚至是成為最好的呢? 我很容易對自己有很高的標準和框架,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瘋狂指責批判自己,腦袋和慣性嗡嗡嗡,很容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 最近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當講師。 雖然過去偶爾也有一些幫忙上課、介紹講說之類的經驗,並不會害怕在台上說話或表現之類的,但這次需要至少三小時的時間,且也有一定的人數,真是讓我苦惱和焦慮了好久,因為課程主題雖然還算實用(應該),但真的很枯燥乏味…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是一位諮商心理師,職稱是專輔老師。 經過一個學期的專輔工作,我見證到專輔工作的辛苦。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Thumbnail
瑜伽輪新的一堂課新的老師,發現自己其實還是會想做乖寶寶、乖學生、第一名,所以會一直和同學比較、或是強迫自己要做到最好,勉強自己把動作做到極致,但剛開始嘗試怎麼可能就能馬上做到甚至是成為最好的呢? 我很容易對自己有很高的標準和框架,做不到的時候就會開始瘋狂指責批判自己,腦袋和慣性嗡嗡嗡,很容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趁記憶猶新趕緊記錄下來。 最近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當講師。 雖然過去偶爾也有一些幫忙上課、介紹講說之類的經驗,並不會害怕在台上說話或表現之類的,但這次需要至少三小時的時間,且也有一定的人數,真是讓我苦惱和焦慮了好久,因為課程主題雖然還算實用(應該),但真的很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