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能成為世界的寵兒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從包裝來看,古代茶葉的運送不像現在大多採用真空包裝,當時多半壓成圓餅的形狀,利用乾燥的竹葉
[1]來包裝,除了搬運方便,數量的計算也比較容易,通常採用七片包成一綑
[2],裝在木箱裡,以馬車來運送。有喝過綠茶的朋友就會知道,剛採收的綠茶最是鮮嫩,隨著時間過去,大概半年之後,綠茶的鮮活口感、清雅的綠色茶湯、清揚的香氣都會隨之改變,清香消失、湯色變深黃、口感出現陳澀感。這是因為綠茶屬於不發酵茶,茶葉內部的物質因為與空氣接觸之後開始氧化,時間越久,香氣、湯色、口感都隨之改變。因此市場上很常會看到綠茶專賣店會廣告 “新茶上市”。但是反觀市場上很少會看到有紅茶專賣店會宣傳 “新茶上市”。因為紅茶是全發酵茶,葉片中的內容物質經過長時間的發酵過程幾乎都已經轉換,即便與空氣接觸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紅茶即便沒有真空包裝,也是屬於較耐存放的茶類,口感上既然沒有太大的差異,市面上對於紅茶的新茶通常不會特別著力宣傳。
再舉一個例子來試想為何紅茶能興起。馬可孛羅(1254-1324)是歷史上有名的威尼斯商人,甚至日本的國名都跟他有點關係
[3],在台灣甚至有以其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試想馬可孛羅的時代,難得來到中國,當然要發揮威尼斯商人的本色,買些土產回去發大財,按照過去的包裝方式與運送過程,以馬車、駱駝繞過蒙古再回到威尼斯,大概也要花上將近一年的時間
[4]。當時還沒有紅茶的誕生,原本的綠茶類透過時間的氧化作用,想必風味不會太好。但是因為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大家還是很高興能買到自中土的物產。但在1610年紅茶誕生之後,歐洲人有不同於綠茶的選擇,以紅茶耐保存的特性,自然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現在的歐洲大多還是以紅茶作為主要飲品
[5]。
現今紅茶生產地主要與氣候有關,赤道南北的熱帶性氣候較適合阿薩姆的品種生長,諸如:印度、斯里蘭卡、越南、印尼、肯亞、馬拉威等地。臺灣近年紅茶的生產也相當受到市場喜愛。不僅有阿薩姆的品種,也有烏龍茶的品種以及茶業改良場開發的品種
[6]。除了地緣與氣候的關係,另一個關鍵的因素則跟馬可孛羅有點關係。自馬可孛羅的時代開始,歐洲大量從中國輸入香料、茶葉、織品等物資,幾百年的貿易逆差逐漸減少他們金錢的存量。打破平衡最好的方式,就是尋找新的土地生產物資給自己,甚至還可以反向輸出賺進大把金錢。殖民時代便與此背景有關,上述的紅茶生產地之所以能夠生產茶葉,與其曾經被殖民的歷史背景皆有關連。
[1] 竹籜(音:ㄊㄨㄛヽ),竹子外部會脫落的葉子,早期西雙版納一帶便是竹籜的生產地,就地取材方便之外,在葉片結構上也有過濾雜味、確保清醇的功效。
[2] 普洱茶往往在外面寫上七子餅茶,一說與每捆七片有關,另一說則是一心六葉的採收方式,七片葉子連在一起,故名七子餅茶。
[3] 東方見聞錄裡,日本記為Cipangu,被認為是JAPAN的起源。
[4] 絲路總長約7000公里,道路崎嶇,若以駝獸每日30公里計算,大概也要230天。遇到種種突發狀況可能花費更多時間。
[5] 據說當時上流社會也有推波助瀾的功效,但我認為茶葉作為嗜好性飲料,如果不好喝,也很難獲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當時包存條件較差的情況,紅茶確實有著異於綠茶類的優勢。
[6] 白鷺、紅玉、紅韻都是適合紅茶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