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文明自助餐

2月15日,No. 46,必須擇食的文明自助餐
今天來溫習一下亞聖孟子。有別於強調禮義秩序、三綱五常,孟子的貢獻在於強調的是君王對人民的責任,以及人性本善。按照孟子的思想,「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恰恰對照的是「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別忘了,孟子出生於西元前371年,距今超過兩千年前提出民本思想。
就今天的觀點看來,中華文明涵蓋許多愚忠愚孝的道德枷鎖,但一如同其他文化一樣,文明都是特定時空背景下的產物,例如基督文明的贖罪券、伊斯蘭文明禁止收取利息等。我們不必也不能就單一文化全盤接收,而是需要選擇我們所需的養分,成為自己,活在現代。
畢竟,我們沒有辦法像遊戲一樣,從無到有建立屬於自己的文明。我們只能在過去文明的智慧中,汲取養分、汰除雜質。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我們需要尋求群體的認同與共識,思考到底哪些文明結晶對我們有益、哪些有害。同時,我,還需要超出「我們」,思考哪些是我自己要的,或是為了生命共同體,我願意犧牲讓步多少自我。
今天的每日猜招,算是對我們當代社會治理有益的養分,而且不侷限在政府,包括家庭、企業,或許都能當作原則。
一如同之前說的「#我是為你好必須死」,「善意」或「他只是好心」,從來不是上位者執行政策的理由,頂多只是做錯事後的遮羞布與減刑條件。畢竟,太多好心辦壞事的情況。
下半句是提醒自己,不要拿著鐵鎚,看什麼都像釘子。許多法律人看到社會問題,動輒想從法律下手去改變社會,但是背後看不見的文化與集體潛意識,並不是修法就可以完成。例如財產權、公民權等基本權利,即使白紙黑字寫在憲法內,還是需要灌溉、提供土壤,讓他在這片土地扎根。希望有一天即使物換星移,自由的精神已經嵌入我們的潛意識。
樹頭徛予在,毋驚樹尾做風颱
我們明天見。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encius #mrps20210215 #孟子 #徒善不足以為政 #必須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2021年,每天精選一句、一個概念、一個心得,連結你與我,連結過去與今天,一起猜人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