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璽別(김새별)
譯者:蕭素菁
出版社:商周出版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遺物整理師從逝者背影領悟到的生命意義》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 遺物整理師
Photo by freestocks on Unsplash
遺物整理師,顧名思義是受到家屬請託,整理已故之人「離開後留下的東西」——呼應書名——的職業。
整理遺物,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助手。
這個職業在日、韓行之有年。但在台灣,似乎連「剛起步」都談不上,既沒有主管監理單位,也沒有證照資格要求。
在網路上鍵入關鍵字搜尋,唯一能被查找到的是
廖心筠,我逛了她的
臉書專頁,營業項目仍是以
居家收納為主,比較偏向近藤麻理惠《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感覺,強調
個人形象。
而我在本書,看到的是更多團隊合作紀實,畢竟一個人真的做不來啊!
收錄 29 篇故事,篇幅雖短,寓意深長。
但《
離開後留下的東西》的宗旨不是在交代「職場甘苦談」。主要是透過作者的雙眼所看到的一切,試著拼接、還原現場遺留下來的訊息,看盡不同人生背後的真實,也尋思自己生命的意義。
■ 心得
Photo by Lee Campbell on Unsplash
還沒翻開這本書以前,單憑「遺物整理」這幾個字給我的印象,會和「大掃除」聯想在一起。但隨著逐漸深入,才發現大錯特錯,實際的情況複雜多了。
狀況往往很「棘手」,不得不委託專門的團隊來處理。例如死亡多日才被發現,滲透浸蝕的腐敗物質,揮之不去的惡臭彌漫;又如大量濺血的現場、大量穢物的景象⋯⋯。必須「全副武裝」搭載「齊全設備」才能上陣。
有一個案例,發生在濟州島,令我印象深刻。
屋主先是找了一般清潔業者,但他們不具備完整的特殊清潔知識,循著「搬家打掃」的模式處理,噴灑了大量的清潔劑,結果情況不見改善,反而更加惡化。
作者的團隊接手後,找到惡臭的根源是地板——原木磚,酸性腐敗物質能透過木紋的微小縫隙滲入,積聚在最底的水泥地上。
地板無法用手掰開,得用機器將木磚取出,幸好在當地有找到擁有這設備的業者。
*
每一篇故事,都窺見人生百態。
不論是從亡者的居所、物品,所傳達出來的生命痕跡;抑或是家屬面對這件事情,所表露的態度。
有的令人傷痛、不捨。有的令人心寒、氣餒。
該怎麼活?活出美麗的完結,而非遺憾的斷片。
*
書裡的案例,孤獨死和自殺佔了絕大多數,也難怪作者最後呼籲,每天要給身邊的人「30 秒」的關心。
我們付出微不足道的關心,卻很可能成為某個人繼續活下去的莫大力量。
畢竟,物質的東西「死不帶去」。最後能夠留下的,是精神層次的東西——與珍惜之人的共同回憶,所以請多多累積美好的點滴呢!
這些回憶,會溫暖地包覆著你,直到永遠。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打餵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