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書寫可以停止遺忘,卻不能帶走悲傷: 西格麗德‧努涅斯《摯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除了成為作家,若他們此生還能有其他職業可選,千萬別貿然放棄。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西格麗德‧努涅斯
出版社: 寂寞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面對別離、悲傷和事與願違,我們從未做好準備。
長越大,需要面對的無可奈何增多,除了接受,似乎別無他法。
如何化解悲傷?又該怎麼在悲傷襲來時獨自面對與排解?這是我們每個人畢生都在學習的。
而這本書,以半自傳的方式呈現作者在面對親密友人離去後那段漫長的療傷期。
其實這本書的結構是零碎的,很難做出大略的切割,以下就我閱讀後的反思,整理出幾點重點。
l 文學的崩壞?
書中討論到現代的人評價文學或是某件藝術的方式在於「大家看懂了沒?」
其實這是很弔詭的是,誰能保證自己能全然讀懂一本純文學小說或是一件藝術品?
就連現在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但看不懂就等於沒價值嗎?
那看懂究竟又該以什麼為基準?
譁眾取寵算嗎?
我讀到這段的時候,突然很能體會故事中兩位主角,死者與作者對於文學已死的無奈與諷刺。
就像書中提到,「每個人都在寫作,就像每個人都會吃喝拉撒一樣,天賦這兩個字會讓人想拔槍。自費出版的興起是場災難,你說。是文學之死。」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書寫的慾望,當每個人都可以是作家時,就沒有人真的是作家。
可是我對此感到納悶,難道作家真的不需要天賦?好的文學真的都是可以即興創作嗎?
至少就我個人閱讀純文學多年的經驗來看,好的文學和業餘的文學內容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觸與收穫,即使很微小的差異,也能一點一點淬煉成經典。
l 寫作必然是讓人尷尬的
還記得書中有個段落寫道,有個同事在被問到你在教什麼的時候,不知為什麼,說到自己在教寫作時,竟不自覺感到尷尬。
這種感受其實我也很有同感,也應該說任何一個公開發表自己文字的人都會有這種尷尬的時刻,我小時候第一次被老師公開說出作文內容時,也是有著同樣的尷尬。
也不是對自己的寫作沒有自信,而是那種需要被大眾檢視下的不知所措。
但正是這種不知所措往往都會成為你日後創作的肥料。
寫作,特別是書寫自己總是讓人尷尬的,但對於創作者來說,這份尷尬是必要的,它是讓你更像著了魔一樣,想要不斷寫下去。
當我看到「一個好人不會成為作家」這句話時,我苦思許久。
為什麼要好人不會成為作家?難道作家都是壞人?
但看到後面我卻突然覺得,原來是我對好壞分類太過膚淺。
人都是複雜的,其實好人與壞人的區別不過就在於各自擁有不同比例的好與壞。
將複雜的事情想的更深遠一點,將思考帶到更遠處,這是作家的職責,沒有人能逃過。
既然決定要當個作家,或是文字內容創作者,世界就再也不會單純,也只有這樣不單純的視角,才能為世界上更多人寫出更好、更優異的文章。
l 閱讀反饋
這本書我讀的很慢,其實文字很好消化,只是需要時間去反思。好險這本書的句子結構幾乎都是斷裂式的,所以無論你從哪裡斷開再重讀,都可以隨時進進出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整本書所要談的內容,涉及寫作、純文學、別離、自殺、寵物、情感。這樣一本300頁上下的內容,讀起來格外厚實卻也莫名沈重。

放下書後,我又再度翻閱書中那些令我心動與困惑的句子。
書裡埋藏大量的反諷與無奈,我看了不禁同樣感到嘆息。
或許就是要這樣把悲傷反覆提起,才能讓時間帶它消散。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175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知道你有沒有以下的閱讀體驗: 「看完就忘,懷疑自己到底在讀什麼?」 「安排閱讀計畫,卻不曾完成過」 「聽朋友講起閱讀分享,想插話卻又擔心自己
當你試圖更好時,你就注定孤獨。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接續上篇《擺脫低效學習?這本直接教你怎麼學習:成甲《精準學習》》,今天持續為大家帶來這本書的精華介紹。 這篇主要會聚焦在兩個重點: 第一,「以教為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如何發現對自己有用的臨界知識?
不知道你有沒有以下的閱讀體驗: 「看完就忘,懷疑自己到底在讀什麼?」 「安排閱讀計畫,卻不曾完成過」 「聽朋友講起閱讀分享,想插話卻又擔心自己
當你試圖更好時,你就注定孤獨。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接續上篇《擺脫低效學習?這本直接教你怎麼學習:成甲《精準學習》》,今天持續為大家帶來這本書的精華介紹。 這篇主要會聚焦在兩個重點: 第一,「以教為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如何發現對自己有用的臨界知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Thumbnail
寫這一篇不容易。 因為想念一位去年被我斷捨離的朋友。 我用醒思的方式來悼念我們失去彼此的友誼。 朋友其實很有才華,但是有時會有負面情緒。以前大家一起努力的日子裡好壞都會分享,打氣,甚至互相幫忙。好幾次感受到對方似有似無的負面言語也是儘量的去想對方的優點,覺得就算了。總覺得我們同樣走
Thumbnail
「你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但你為什麼這麼無能、把自己給搞砸了?你知道有多少作家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遇嗎?」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
Thumbnail
  這是某位讀者的來信。   這位作者想知道,如果在台灣「以寫作維生」的話,要有怎樣的步驟和計畫之類的。   「以寫小說維生」這件事情,應該是許多創作者的夢想,但以我在業界中的體會與經驗,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件事情是極其不容易的。   原因我也在直播說講過很多遍了,寫書要時間、審
首先 我承認 我是因為書名而想翻開閱讀的😄😄😄 但書中的內容不能說是勵志類型 比較像是心情分享 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寫了好幾封信給你 而信中的敘述有時候是這人的朋友發生的 有時候是她自己遇到的 很真實 也令人共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Thumbnail
寫這一篇不容易。 因為想念一位去年被我斷捨離的朋友。 我用醒思的方式來悼念我們失去彼此的友誼。 朋友其實很有才華,但是有時會有負面情緒。以前大家一起努力的日子裡好壞都會分享,打氣,甚至互相幫忙。好幾次感受到對方似有似無的負面言語也是儘量的去想對方的優點,覺得就算了。總覺得我們同樣走
Thumbnail
「你明明有這麼好的機會,但你為什麼這麼無能、把自己給搞砸了?你知道有多少作家缺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機遇嗎?」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Thumbnail
「沒意義啊。我們的命運太平凡了,眾神才懶得關心,而我們的旅程最遠只會到達出版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視角中,刻畫出性別、階層等議題的好書,見證戰火帶來的創傷,但同時也撫慰溫暖,帶來了希望。主角小佩靠閱讀扭轉了命運,也更成為了自己。 為什麼女性是男性作家的繆思?女性難道就不能獨自發聲嗎?
Thumbnail
  這是某位讀者的來信。   這位作者想知道,如果在台灣「以寫作維生」的話,要有怎樣的步驟和計畫之類的。   「以寫小說維生」這件事情,應該是許多創作者的夢想,但以我在業界中的體會與經驗,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這件事情是極其不容易的。   原因我也在直播說講過很多遍了,寫書要時間、審
首先 我承認 我是因為書名而想翻開閱讀的😄😄😄 但書中的內容不能說是勵志類型 比較像是心情分享 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 寫了好幾封信給你 而信中的敘述有時候是這人的朋友發生的 有時候是她自己遇到的 很真實 也令人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