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內外不同,分類械鬥(三):大敵當前,優先融合

人類很容易形成內團體,做出內外的區隔。但我們也可以輕易察覺,內團體的偏好不斷在改變。最簡單的例子,在野黨(如之前台灣的民進黨)如何爭取民眾支持,一步步增加把自己當作「內團體」的人數,有一天變成執政黨?之前文章提過的鄰近效應、單純曝光效應,政治人物有可能透過媒體曝光、做選民服務、勤勞拜票,逐漸讓選民產生「自己人」的感覺。
另一個讓內、外團體融合的,是「強大的敵人」。如二〇一九年賴清德跟蔡英文競選代表民進黨選總統的資格,這造成支持者的撕裂,互相攻擊。塵埃落定後,兩方的支持者面對強大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競爭,絕大多數又融合成一個內團體,只有少數人不接受,繼續批評不喜歡的政治人物。
美國跟台灣類似,兩大黨會有總統參選人的黨內初選,參選人要到美國各州動員支持者,所以每隔四年,就會有學者研究某大黨黨內兩大競爭對手支持者的內團體動力學,研究政黨支持者對認同對象的轉換。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