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癡|《醉好的時光》:戴奧尼索斯作為人的命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早期希臘人對悲觀主義,對悲劇神話,對生存基礎上的一切可怕、邪惡、神秘、毀滅性、災難性事物形象的好奇心而嚴酷的意願,該緣何而生?
也許瘋狂並不必然是蛻化的徵兆、衰敗的徵兆、落伍文化的徵兆?也許有──一個要精神病醫生回答的問題──健康型的神經病?(Nietzsche, 2013: 7)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談論希臘人對於美的渴望,對慶典、娛樂、新狂熱崇拜的渴望時,自問了對於美的渴望從何而生──是否源自於一種匱乏與不足?──於是,尼采再假定了對美(Schönheit)的渴望之前,存在著一種「對醜的渴望」──那麼對醜的渴望、對悲劇的渴望,是否便源自於極盛、過多與漫溢的健康(Nietzsche, 2013: 7)?

以《醉好的時光》(Another Round, 2020)的馬丁而言──雖然並不是那麼地精確──,我們能看到尼采看似艱深的道理,以「物極必反」的形式發生在他的生命裡。

raw-image

酒神的降臨

在馬丁因為欠佳的教學狀況、加上將近的升學考試之下,被課堂學生及其他處室的同事集體「公審」前,他的世界──如尼采所形容──是表象(Erscheinung)的,也是美的:他不曾覺察其中的困境,也不曾對它們有所認識。他的生命未曾來到他的「生命」之中──也許馬丁此前的生活未曾讓他感到不滿,不過能夠肯定的是:他的生命早已失去了意義,但是他卻未曾覺察到這一點。生活對他而言是安穩的、平靜的──自己的妻子雖然時常晚歸,但是兩人總是有辦法在睡前見到一面;兩個兒子也不曾為自己帶來可見的煩惱。而這樣波瀾不驚的日子,正是馬丁眼中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然而,從公審、與妻子的對話到朋友的聚會上,馬丁逐漸從理性主義的美夢裡醒來:如同他過去在課堂上教授絲毫無法引起學生興趣的工業革命與世界大戰──啟蒙運動以來的歷史事件逐步使人類對於自身理智的信心全失──此前,我們同馬丁看不清楚他自身的內在狀態;此刻,他意識到自己長久以來從未審視自己所身處的情境,如同倏地來到巴斯卡(Pascal)眼前的省思:

我一想到我生命的短暫,前後都被永恆吞沒;想到我佔有以及眼睛所見的小小空間,包圍在我不認識、而也不認識我的無盡空間裡;這時我嚇壞了,並且奇怪為什麼在這裡而不在那裡,為什麼是此刻而非彼時?(Barrett, 2013, 138)

「不喝酒真的就是理智的嗎?」「挪威的精神科醫師芬恩.斯卡德魯德(Finn Skårderud)認為,人類生來血液中就欠缺 0.05% 的酒精濃度。當你的血液中有了 0.05% 的酒精後,你變得更放鬆了,像是中毒了,也變得更大膽。」馬丁和好友們一同慶祝尼可拉的四十歲生日時,默不做聲地聽著尼可拉對於「喝酒有益身心健全」的主張,漸漸地飲下了更多酒精。當其他人對安靜的馬丁突如其來的行為感到驚訝時,馬丁放下酒杯,眼眶盈滿了淚水:「我平常喝得不多。我也沒有什麼朋友。」朋友接著問道:「你跟安妮卡還好嗎?」問及自己的妻子,幾天前與妻子的對話忽然有了意義──學生不屑地離開馬丁無趣的歷史課的那晚,馬丁向晚歸的妻子問道:「我開始變得無趣了嗎?妳認為我很無趣嗎?」妻子回道:「你和我當初認識的馬丁不一樣了。」

此刻,馬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生活早已經不在自己的想像之中運作。而自己如今──兩人的孩子甚至已經距離成年一步之遙──才認知到這點,更是令人惶恐。

raw-image

酒神的狂歡

馬丁與朋友們投入「酒精計畫」後,從表象進入了表象消解的世界──同時也是世界的本質──之中。從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夢境,進入了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醉境(Rausch)。

酒神節不僅建立起人與人的紐帶關係,而且使人與自然和解。(Nietzsche 2013: 419)

馬丁開始以活潑的方式講述二戰歷史,贏得學生們的喜愛;彼得在音樂課上得到了學生積極的回饋,而不再是如先前死氣沈沈的歌聲;湯米對足球隊上被排擠的學生表達了關心,幫助後者重拾信心──馬丁及其同樣身為老師的朋友們,在開始飲酒後,教學表現皆產生了顯著的改變。「我很久沒有感覺這麼棒了。即使是清醒時,我也感覺到有變化發生。」馬丁分享著自己的收穫時,同時針對四人正在撰寫的論文,提出了檢驗不同酒精濃度之下、對個別及總體表現產生的效果的提議。

然而,酒神雖賦予四人宛若初生、重生的感受,但隨著體內酒精濃度的升高,酒醒之後,毀滅與折磨也隨之而來。我們不能認定「喝酒」即是進入了醉境裡,而醉境即等於永無止盡的狂喜。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5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5/03/11
2017 年由楊雅喆導演執導的臺灣電影《血觀音》,奪得當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女配角等多個大獎,劇情刻劃人前溫文華貴、巧笑倩兮的棠府三代,在炒地皮案件中的明謀暗計,以及母女間的控制、衝突、矛盾與斷裂,探討「愛」與「無愛」的形形貌貌,尤其特寫了女性間的矛盾、衝突與錯綜複雜的心理運作。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2/19
為「電影」刻墓誌銘,絕對比為真實生活的人或人生容易;這甚至要延伸到已年屆高齡的阿莫多瓦,或許是在用電影為自己寫自畫像,你可以說那是《隔壁的房間》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遺書(有人說,最好的遺書都是情書)。為了對抗死亡的恐懼,為了尊嚴擁抱死亡,為了再一次有尊嚴的宣告:死神不存在。愛與性,在我手中。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2024/10/01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青春總是無所畏懼,似乎沒有大肆狂歡一場,就枉費走過青春的年歲,而這樣瘋狂背後,是否也意味著未來的日子,已不能再如此瘋狂? 以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的一段話開始:「青春是什麼?是一場夢。愛是什麼?那場夢的夢境。」,接著場景來到一群年輕學生的環湖賽,必須在環湖的過程中喝完整籃的啤酒,他們盡情地享受只管比賽
Thumbnail
青春總是無所畏懼,似乎沒有大肆狂歡一場,就枉費走過青春的年歲,而這樣瘋狂背後,是否也意味著未來的日子,已不能再如此瘋狂? 以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的一段話開始:「青春是什麼?是一場夢。愛是什麼?那場夢的夢境。」,接著場景來到一群年輕學生的環湖賽,必須在環湖的過程中喝完整籃的啤酒,他們盡情地享受只管比賽
Thumbnail
「有些人無法解開它們本身的枷鎖,然而卻可以救贖他們的朋友」—《查特圖斯特拉如是說》 偉大的思想家都在為這個世界作診斷 古典理性 vs 現代理性 : 柏拉圖、馬克思.韋伯、尼采 20世紀以前,2千年來的歐陸哲學以理性為依歸,以尼采 (1844-1900)為斷點;尼采之後, 歐陸哲學開始研究
Thumbnail
「有些人無法解開它們本身的枷鎖,然而卻可以救贖他們的朋友」—《查特圖斯特拉如是說》 偉大的思想家都在為這個世界作診斷 古典理性 vs 現代理性 : 柏拉圖、馬克思.韋伯、尼采 20世紀以前,2千年來的歐陸哲學以理性為依歸,以尼采 (1844-1900)為斷點;尼采之後, 歐陸哲學開始研究
Thumbnail
英國詩人艾略特指出,人類難以忍受太多現實。現實是什麽玩意兒?也許是老天鋪設的種種關卡,如情關、血關、錢關、壽關。只要一兩種卡關,壓力隨之而來,假使三杯下肚,萌生微醺,瞬間彷彿將焦慮不安拋之腦後。但有些苦主堅持加重份量,結果爛醉一場。 希臘哲人普魯塔克指出,憤怒是瘋狂的芳鄰,爛醉則與瘋狂同處一室,換言
Thumbnail
英國詩人艾略特指出,人類難以忍受太多現實。現實是什麽玩意兒?也許是老天鋪設的種種關卡,如情關、血關、錢關、壽關。只要一兩種卡關,壓力隨之而來,假使三杯下肚,萌生微醺,瞬間彷彿將焦慮不安拋之腦後。但有些苦主堅持加重份量,結果爛醉一場。 希臘哲人普魯塔克指出,憤怒是瘋狂的芳鄰,爛醉則與瘋狂同處一室,換言
Thumbnail
酒後法大的故事往往在城市裡俯拾即是,黎明毫無時間感地踏隨在酒精作用下的那些搖搖晃晃的身影後,天光亮起,還分不清自己所站的時間點 — 倘若那裡是夏日的北歐,也許還會因為過長的日照時間而感到更混亂,但無論這個夜晚有沒有被照亮,你仍不願承認明天已悄悄抵達。 《醉好的時光》借齊克果對青春為何的疑問開場,也許
Thumbnail
酒後法大的故事往往在城市裡俯拾即是,黎明毫無時間感地踏隨在酒精作用下的那些搖搖晃晃的身影後,天光亮起,還分不清自己所站的時間點 — 倘若那裡是夏日的北歐,也許還會因為過長的日照時間而感到更混亂,但無論這個夜晚有沒有被照亮,你仍不願承認明天已悄悄抵達。 《醉好的時光》借齊克果對青春為何的疑問開場,也許
Thumbnail
丹麥是世界上飲酒率最高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發佈一篇報告,丹麥15歲以下人群的酒精消費量幾乎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國家甚至把酒的購買年齡,從16歲提高到18歲,去抵制這樣喝酒現象。
Thumbnail
丹麥是世界上飲酒率最高的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在2020年發佈一篇報告,丹麥15歲以下人群的酒精消費量幾乎是歐洲平均水平的兩倍,國家甚至把酒的購買年齡,從16歲提高到18歲,去抵制這樣喝酒現象。
Thumbnail
或許在人的本能之中,即存在著一種「酒神傾向」:我們在某些不期而遇、命運般的,甚至是神秘主義的、無法解釋的時刻,受到了酒神傾向的引領,進入了表象之後的世界。身為人,我們註定經驗酒神所帶給我們的對於生命的靈感,卻也註定如戴奧尼索斯被泰坦神撕成碎片、並自僅存的碎片中重新開始,週而復始。
Thumbnail
或許在人的本能之中,即存在著一種「酒神傾向」:我們在某些不期而遇、命運般的,甚至是神秘主義的、無法解釋的時刻,受到了酒神傾向的引領,進入了表象之後的世界。身為人,我們註定經驗酒神所帶給我們的對於生命的靈感,卻也註定如戴奧尼索斯被泰坦神撕成碎片、並自僅存的碎片中重新開始,週而復始。
Thumbnail
杯中之物是使人「放鬆」還是「墜落」,仍不是僅僅個人能決定的。或許,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愛,而不是酒精。鏡頭下的邁茲米克森非常迷人,不論是灌酒、跳舞都是如此自我,鏡頭緊緊跟隨著他,或滯留、或跳動、或暈眩,搭上貫串全片的主題曲〈What a life〉,特別有種徘徊於懸崖邊,想縱身一躍卻又想拉住自己的瘋狂
Thumbnail
杯中之物是使人「放鬆」還是「墜落」,仍不是僅僅個人能決定的。或許,他們只是需要更多的愛,而不是酒精。鏡頭下的邁茲米克森非常迷人,不論是灌酒、跳舞都是如此自我,鏡頭緊緊跟隨著他,或滯留、或跳動、或暈眩,搭上貫串全片的主題曲〈What a life〉,特別有種徘徊於懸崖邊,想縱身一躍卻又想拉住自己的瘋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