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在人類歷史上盛極一時的阿拉伯世界,曾發展出無比璀璨的文明。而支持阿拉伯人創造這些偉大遺產的背後力量,則是龐大的財富。那是個還不知道如何運用石油的時代,阿拉伯人因身處歐亞大陸的中央位置,控制了商道,因而壟斷了東、西方世界的貿易。絲路長期以來因各種因素而屢有變動,但不論換到哪一條路線,幾乎都必需經過阿拉伯人的地盤。阿拉伯人向商隊課稅,或直接參與到交易之中,來自東方的絲綢、香科、瓷器等商品,因為不斷在絲路中轉手交易,一路加價,抵達歐洲時,已成為天價的商品。
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們,不滿足於陸路上所獲得的利潤,更駕著阿拉伯帆船,橫越印度洋,直接抵達東南亞購買香料,到中國購買絲綱與瓷器,直接運回波斯灣或紅海,再經陸路送往歐洲,賺取更龐大的利潤。在中世界時期,阿拉伯商人縱橫海上,甚至大量在中國與東南亞定居,靠著歐洲消費者對於絲綢、香料與瓷器的無止境需求,建立龐大的商業帝國。但這一切結束於地理大發現時代的來臨,因為歐洲人想要擺脫阿拉伯人的壟斷,一直在尋求繞過阿拉伯世界,直接抵達東方的方法。而航海技術的逐漸進步,讓歐洲人終於可以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最後來到東南亞與中國。讓再也無法壟斷東、西方貿易的阿拉伯人,只能暫時退出世界舞台。
說歐洲人對口腹之慾的貪婪,促成了大航海時代,雖不中亦不遠矣。因為香料是歐洲冒險家接下來前仆後繼抵達東南亞的關鍵動力。想要身穿絲綢華服,使用精美瓷器的虛榮消費心理,促使各國商人前往中國叩關。接下來的一連串侵略,讓許多東南亞國家淪為殖民地,歐洲國家自己也大打出手,互相爭奪地盤,中國與日本則被迫結束鎖國,開港通商。只是當大批的絲綢、香料、瓷器與茶葉,一起源源不斷地被送往歐洲時,消費者並不因此而滿足。一杯杯盛在漂亮瓷器裡的茶與咖啡,需要糖來讓滋味變的更美好。特別是嗜茶如命的英國人,正在崛起為大英帝國,對於糖的需求不斷急速擴大,於是商人們就把腦筋動到了美洲身上。
有需求就會帶動供給,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開始在適合種植甘蔗的中南美洲建立廣大的甘蔗田,以生產糖,但這需要龐大的人力,光是當地的原住民仍無法填補這樣的勞動需求。於是從非洲抓補奴隸,送往中南美洲種甘蔗,以生產這種暢銷商品,就成為最快捷便利的方式。最後甚至演變成一個成熟的奴隸貿易體系,有專門的人抓捕非洲奴隸,有專門的運輸船隊,到了目的地也有專門的市場可以販賣。人類歷史上最血腥、殘酷的一頁歷史,其實是建立在最甜美的飲料之上。奴隸貿易更進一步擴展到了棉花業、煙草業與各種農作糧食上,以供應歐洲國家所需。
但是人類的貪婪並沒有因此結束,或是要說人類就是會不斷進步也可以,工業革命揭開了對於新型戰略物資的需求。首先是橡膠,能種植並生產橡膠的地點,就成為了各國極欲染指的戰略要地,有很長一段時間橡膠左右了世界的經濟。然後石化工業開始發展,石油成為了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原本已退出世界舞台中央的阿拉伯地區,又瞬間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只因為這片土地下埋藏著豐厚的石油蘊藏。二戰有一大部份的成因,就在於爭奪石油。日本開啟太平洋戰爭,德國入侵蘇俄,都與石油脫不了關係。更不用說在二戰結束後,各強權紛紛插手中東事務,為的也都是石油。
這大概就是二十一世紀之前,人類歷史受消費慾望影響的大概歷程。而時至今日,香料、糖、茶、絲綢與瓷器,都已唾手可得,人類對於「必需品」的定義卻又有了極大的改變。在進入資訊化時代後,電腦、網路、行動裝置早已變的不可或缺,而電動車則挾環保之名,成為各車廠的新寵。當許多車廠宣誓,在不久的將來要以電動車為主力,甚至將全面停產傳統汽車時,其實就預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地緣戰略的樣貌將再次改變,石油的重要性越來越低,畢竟未來的汽車已不再需要汽油,而且人類「壓榨」地球的技術,變的更成熟,連過去認為沒有開採效益的油砂與頁岩油,都已經成為新的石油來源。
以往依靠出產石油,而受到重視的那些國家,將因石油不再那麼重要,出產地變的更多元,而再度失去舞台。但提供電動車所需晶片,已成為資訊產業關鍵供應鏈之一的國家,將成為新的戰略熱點。有意思的是,過去中東身為世界能源的供應地區,本身卻也處於複雜的政治情勢中。今日南韓與台灣成為新的戰略物資供應國,本身卻也處於危險的戰爭風險之下。過去中東的情勢會如此地詭譎多變,那是因為世界各強國的介入。今日南韓與台灣所屬的東北亞,會不會也步入後塵,很值得進一步觀察。畢竟英國的航空母艦與法國的潛艦,正先後現身於這個地區,這是否也預示了接下來的可能發展?
對台灣來說,晶片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會是戰略資產還是危險因子,恐怕也是見仁見智。往好處想,以美國為首的盟邦,會更瞭解台灣的重要性,協助台灣抵禦中國的威脅。但往壞處來看,台灣要小心「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不止中國會更有攻台的動機,各個強國紛紛介入的結果,也可能讓台海情勢變的更加不穩定,台灣還有可能喪失在兩岸問題上的主導權。一旦台海問題不再只是美、中、台三方的問題,那情況只會變的更加地複雜。
對中國來說,早已經習慣處理美、中、台三方的關係,認為這就是目前台灣問題的主軸,對於以外的國家,都覺得可以靠經濟利益來收買。但是當這些國家開始考慮未來地緣戰略熱點位移的問題,國家的整體利益已超過商業利益時,這些國家就會開始變的「不聽話」。加拿大、澳洲、英國最近的態度,其實已經慢慢可以看出端倪。這絕對不能單純用戰狼外交引起反彈來解釋。傳統的美、中、台三角關係,未來恐怕要改劃成複雜的多邊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