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No. 77,失敗與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是這幾年火紅的觀念,簡單說就是你得相信自己「努力會有希望」,特別是在(學習)失敗、不順遂的時候,相比於「固定型思維」,會將失敗歸因於沒有天份或是不可抗力或改變的因素,進而放棄努力。
如果麥可喬丹都有失敗的時候,你又何苦擔心丟臉、不成功?
其實這個概念千古年來都一直存在,總是得新瓶裝舊酒,不過這個詞火紅除了是暢銷書「致勝心態」、「恆毅力」以及TED Talk添增傳播之外,一定程度是針對前人的智慧上(要努力、不怕失敗)提供科學實證基礎。
姑且不論這些科學實證的橘線跟前提,我相信恆毅力或是成長型思維的概念對追求自我成長非常重要,甚至是基石:(1)絕大多數99.99%的人都不是天才;(2)非天才的學習歷程必然有失敗與挫折感;(3)所以,有效學習的挑戰在於克服失敗的挫折感,讓每一次的失敗有意義
今天這篇其實也是沒有靈感,各式死線在即,只好寫一個覺得重要的概念。
寫著寫著,我想到一個系列,並列許多大師的不謀而合的共識,感覺很有趣。比如今天麥可喬丹提到不怕失敗與成長型思維。又比如查理芒格講的能力圈,其實呼應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以及「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當然有些可能有點牽強,不過反正又不是學術論文,把每日猜招變成時光機與任意門讓這些偉大的思想串連也蠻有趣的。
明天見
#dailymrps #mrps20210318 #每日猜招 #成長型思維 #失敗邊緣 #瀕臨失敗 #麥可喬丹 #嘗試 #不怕失敗 #時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