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讀後感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又沒有合理說明,就已經讓人產生某種程度的排斥感了。 但是看到內文,確實就是一個人在長大成人之後又回頭去接觸到哲學的心路歷程,一開始我本來有點懷疑他的老師,問他有沒有哲學PHD才考慮要不要教他,是一種以標準看人的方式。但實際看到書中內容之後,也確實感受到很多基本的哲學論述對他而言變得十分巨大,這可能也是讓老師在一開始覺得猶豫的原因之一吧。
作為一本看人在某個陌生領域拓展眼界的心路歷程讀本,這本書算是值得一讀。因為很多我們的定見或偏見,往往就是透過與異國文化碰撞之後才更容易感受到彼此的不同或差異,進一步去學習思考、包容那些與我們不同卻又無關乎真理、對錯的關於世界的各種想法。
閱讀過程中對於作者本人更是有某種程度的好奇。(他邀請寫序的呂麗絲也是令我驚訝的其中一點,律師本人就直言兩者關係並不深,不過世彼此有共同開課的接觸。)他從NGO的工作者出發,在上海跟外國學生一起上課,然後在台灣出版很多書籍。看起來工作有相當成就。可是當哲學被標上"法國"、論述中強調老師的成功(其實隱含的就是自我的驕傲),然後書中又提及自己在與國外學生一起上課的過程發現自己傲慢的窘迫,說實在,我認為這個人並沒有真的從對自己的傲慢中解脫出來。這牽涉到哲學有一種麻煩的地方在於:當我們界定哲學有某種既定樣貌的時候,你就很可能已經喪失哲學的包容精神了。 最近幾年在網路上比較紅的哲學作者似乎都有一點這樣的傾向,也許算是市場上的兩難,如果沒有一個定錨的立場,要受到市場的青睞並獲利總是比較困難的。
寫這些並不是否定這個人的一切,之前看他寫過我OK你先領的分析,倒也說得頭頭是道。只是我們在閱讀的背後很可能會因為作者本身的言行矛盾導致我們越讀越困惑,一方面似乎茅塞頓開,另一方面覺得哪裡怪怪的(照書中的講法,這種矛盾感似乎不該被評為好書?! [他舉例王子問公主有沒有愛他,公主回答有時候愛有時候不愛,他認為這樣的答案就是不愛] )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0/article/9160
在書中有花太多的描述在於老師的成功形象、同學的背景色彩等贅語,這是我認為閱讀上有點讓人感到障礙的地方。但是對於透過群體對話的紀錄、自身的感受詳細描述,有助於讀者同理並認識思考上的框架限制,是它值得一讀的優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