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兇手就在我們中間》《雨月物語》| 奥斯维辛之后如何写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德系反戰和日系反戰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對“把暴力(戰爭)作為方法”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也就是我們一般文學化地表述的:“勿以暴易暴”。暴力手段終將反噬、失控、被鏡像所同化,這種必然性,使得即便將其作為一種對抗和懲罰暴力的方案,都變得不可取了。

本期電影


前兩日我在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時,剛好讀到一段討論“恐怖”的話。假如像我在序言中所說的那樣,把驚悚就看作高級的恐怖,這段話倒可以作為“驚悚”的絕佳注腳。我把它順便抄錄在這裡,然後再進入今天的正題:
“兩個男人和三個女人就在客人們眼前,淹死在對面的河裡……是的,這種事激動人心,但是並不恐怖。恐怖,這個由來已久的老字眼兒,含義要比可怕這個字眼兒多得多。像這樣的一件可怕的事故能使人激動,使人驚慌,使人害怕,卻不會使人發狂。要讓人感到恐怖,需要的不止是內心的激動,不止是嚇人的死亡場面;需要的是神秘現象引起的戰慄,或者是超自然的、反常的驚駭的感覺。一個即使是在最悲慘的情況中死去的人不會引起恐怖;一個戰場並不恐怖;血並不恐怖;最傷天害理的罪行也很少是恐怖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說全集V》,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年版)

多年以前,父親曾經在談到德國與日本對二戰的態度差異時跟我說:日耳曼民族和大和民族的民族性格是很不一樣的,日耳曼民族勇於認錯,而大和民族具備東亞民族的共同特點,死要面子。這樣的說法就像物理學上的近似,雖然流於現象學歸納而缺乏對底層規律的反思,但用起來還的確總是蠻准的。這一期我們就要談論兩部分別來自德國和日本的、都以戰爭反思為主題的驚悚片,《兇手就在我們中間(1946)》(圖 1)和《雨月物語(1953)》。從這兩部電影中,我們就可以窺見上述的兩種民族性格,或者說,至少可以窺見對於這兩種民族性格形成上述印象的原因一斑。
圖 1 《兇手就在我們中間》劇照。和許多驚悚片一樣,男主角又是一名醫生。兩具明豔的、戀愛中的肉體站在由X光透視出的白骨面前,頗有一種佛學的意味。
《兇手就在我們中間》重複了已在《4.<弗蘭肯斯坦><沒有面孔的眼睛>》中談論過的“醫學驚悚”。主角是一位在二戰中服從上級命令剝奪了百餘人性命的醫生漢斯·默滕斯,他被罪惡感和懺悔心折磨得幾近廢人,隨著敘事的推進而逐漸揭露出自己的過往,最後達成復仇與救贖。
醫學和戰爭術一樣,是一種非常徹底、純粹的工具理性。它處理的對象就是痛苦,但它內部並不傳授對待痛苦的態度:是消滅它,還是創造它。正是這種兩可性,給醫生角色在驚悚想像中的頻繁出場埋下了邏輯前提。開膛手傑克”和轟動一時至今懸而未解的“南京大學碎屍案”以及其他種種類似慘案,醫生都是被高度懷疑的兇手身份,因為只有這個職業能提供充分的解剖學工具和知識,更重要的是,面對鮮血和人體組織時的冷靜。我們剛剛研究過的《死亡之夜》,還有1979年版的《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同樣有著鮮明的醫生配角(圖 2),雖然在這兩部電影中,醫生都更多地因為他們對自我觀念的固執而受到輕視。然而,也正是這種真實的或者假想的固執,把他們塑造成了其他作品中剛愎而強勢的反派。
圖 2 左:《死亡之夜》劇照。右:《諾斯費拉圖:夜晚的幽靈》劇照。兩部電影裡的醫生,都代表科學對迷信的排斥,並且都因此受到冷眼。
(如果我們站在這種高度去觀察世相,會對中國大陸近年來愈發緊張的醫患關係產生新的思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90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驚悚電影的發汗藥理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39會員
52內容數
這組隨筆追慕太史公《史記·列傳》與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的“對傳”結構,每篇將兩部驚悚電影對照講述,篇內以雙璧之間的互文和同異為緯,篇與篇之間大體以時序為經,編貝串珠,兼採“拉片”的風格,蠡測驚悚電影自一九二〇年至今剛好百年匯成的深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沉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些鬼故事共有的三段式結構,就像《致命魔術》中所謂魔術的三個要件:Pledge,展示魔術道具(非現實經驗);Turn,把東西變沒(否定非現實經驗);Prestige,把消失的東西再變回來(否定之否定)。一個完成度高的故事,是不能只有第一部分的,添上第二部分,也還不夠盡善盡美,必須要三者俱全。
我們日常以“鬼故事”相稱的單元,幾乎都有非常相近的三段式文學結構。首先,主角的經驗以某種方式與他人隔絕開來,單獨地進入一段非現實的歷程。然後,主角回到現實,並且發現先前的非現實經驗是“不真”的,最後,又出現了一條線索,再度否定自己剛才的否定,證實那段非現實經驗仍然是“真”的。
我輕輕把鳥巢整個抽出,捧著它站起來的時候,那一窩小麻雀把嫩黃的小嘴張成七八個菱形對著我,我覺得自己就像帶著剛剛解救的少女飛上雲霄的超級英雄。
人類才創造了真正的巨怪,而在片末著名的爬樓鏡頭中,金剛在帝國大廈的反襯之下,變得無比可憐地渺小、孤獨、絕望。城市蔓延到如此遼闊,以至於最薄的向度是垂直的方向;金剛就沿著這個方向逃跑,最後抵達不可逾越的終點,並以其墜落如子彈般擊向那代表命運始終吸引著它的地心。
“巨大愛好”和“巨大恐懼”是相同心理結構在情感層面的兩種投影,畢竟它們的確共用許多素材,諸如想像主體感到自己弱勢,被巨大的對方支配、欺淩乃至吞食,然而又崇拜對方的力量和地位。考慮到“巨大愛好”本身就帶有虐戀色彩,那麼“愛好本由恐懼轉變而來”的虐戀原理就使得兩者的相通更加合情合理了。
影片中的反派人格較為複雜,從行跡上看他只是謀財害命,但他的確展現出一些厭女症的傾向。他憎恨會勾起男人性欲的女子,並將殺死她們奪來的錢財合理化為上帝給自己的酬勞。他拒絕與妻子同房(顯然不能僅歸結於兩人的結合沒有感情基礎),反倒滔滔說教,乃至把妻子帶進一個充滿自罪感的無聊教派。
這些鬼故事共有的三段式結構,就像《致命魔術》中所謂魔術的三個要件:Pledge,展示魔術道具(非現實經驗);Turn,把東西變沒(否定非現實經驗);Prestige,把消失的東西再變回來(否定之否定)。一個完成度高的故事,是不能只有第一部分的,添上第二部分,也還不夠盡善盡美,必須要三者俱全。
我們日常以“鬼故事”相稱的單元,幾乎都有非常相近的三段式文學結構。首先,主角的經驗以某種方式與他人隔絕開來,單獨地進入一段非現實的歷程。然後,主角回到現實,並且發現先前的非現實經驗是“不真”的,最後,又出現了一條線索,再度否定自己剛才的否定,證實那段非現實經驗仍然是“真”的。
我輕輕把鳥巢整個抽出,捧著它站起來的時候,那一窩小麻雀把嫩黃的小嘴張成七八個菱形對著我,我覺得自己就像帶著剛剛解救的少女飛上雲霄的超級英雄。
人類才創造了真正的巨怪,而在片末著名的爬樓鏡頭中,金剛在帝國大廈的反襯之下,變得無比可憐地渺小、孤獨、絕望。城市蔓延到如此遼闊,以至於最薄的向度是垂直的方向;金剛就沿著這個方向逃跑,最後抵達不可逾越的終點,並以其墜落如子彈般擊向那代表命運始終吸引著它的地心。
“巨大愛好”和“巨大恐懼”是相同心理結構在情感層面的兩種投影,畢竟它們的確共用許多素材,諸如想像主體感到自己弱勢,被巨大的對方支配、欺淩乃至吞食,然而又崇拜對方的力量和地位。考慮到“巨大愛好”本身就帶有虐戀色彩,那麼“愛好本由恐懼轉變而來”的虐戀原理就使得兩者的相通更加合情合理了。
影片中的反派人格較為複雜,從行跡上看他只是謀財害命,但他的確展現出一些厭女症的傾向。他憎恨會勾起男人性欲的女子,並將殺死她們奪來的錢財合理化為上帝給自己的酬勞。他拒絕與妻子同房(顯然不能僅歸結於兩人的結合沒有感情基礎),反倒滔滔說教,乃至把妻子帶進一個充滿自罪感的無聊教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人們驚慌失措的反應,再次地讓人魔們確認他們的權力地位。為什麼你那麼害怕我?當然是因為我令人害怕、我的權力就在於我能令你產生恐懼。媒體一再對他們妖魔化的描述,都讓那些魯蛇們看到,只有透過無殺別殺人,他們才能進入那不凡的人魔世界裡。 媒體的嗜血的報導、讀者的驚惶地胡亂指責,都在鼓勵無差別的殺人行為。
Thumbnail
我很喜歡看血腥電影,注意,是血腥電影而不是暴力電影。 讓我歸類為暴力電影的是那些有大量兇殘打鬥場面的電影,譬如《突擊死亡塔》和《標殺令》,而血腥電影則是那種血漿噴不停,讓人看得驚聲尖叫的電影,譬如《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恐懼鬥室》系列、《死神來了》系列,甚至是《食人魚》那種把人咬到支離破碎的電影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 篇刑警辦案的分屍案件,歹徒作案過程真的是極其殘忍、詭詐、不殘酷無比的手段、看過那些報導和作案過程真的是讓人直冒冷汗、不把人的生命看為珍貴還把生命看成低等動物一般肆意謀殺,只因為了要跟歡場女子借錢為了要借十萬元而對方女性因是單親要撫養一群子女無法借錢給對方、就與對方起了衝突打女的、當然女的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不會懷疑有人可以住家隔壁天天槍響還能漠不關心這件事,人類很容易麻痹,夢想集中營的劇情完全可以代入台灣社會裡的某些人,因為「家裡沒死過人」,所以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存疑甚至嗤之以鼻。
Thumbnail
近年來,韓劇中探討私刑正義的題材頻繁出現,影集《殺人者的難堪》突破傳統黑白二分的敘事手法,探討各角色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掙扎,辨析私刑行為與正義的關聯。這篇文章將深入分析《殺人者的難堪》影集中的角色發展和道德議題。
無論是《背離親緣》或是這本《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皆展現出調查、搜集資料的用心,亦擁有更為迷人的敘述能力,將其主題娓娓道來。 然而,強力的說故事能力,對於書寫憂鬱症的主題來說,是種雙面刃。並非指說故事能力所製造的效果、讀者的投入與投射會損害故事本身(確實有時候有魅力的說故事者未必能完美的把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明理的人都知道,遮眼閉目或用「和平」換字包裝,緩和不了戰爭的殘酷真相;逃避而不願直視,也無法否定戰爭與我們的過去同在,也是我們現在的一部分,而且還會緊隨著我們,共同走向未來。人就是這類暴力衝突中唯一的主角,沒有配角,討論戰爭,就是討論人。 戰爭:暴力、衝突與動盪如何形塑人類與社會...
Thumbnail
人們驚慌失措的反應,再次地讓人魔們確認他們的權力地位。為什麼你那麼害怕我?當然是因為我令人害怕、我的權力就在於我能令你產生恐懼。媒體一再對他們妖魔化的描述,都讓那些魯蛇們看到,只有透過無殺別殺人,他們才能進入那不凡的人魔世界裡。 媒體的嗜血的報導、讀者的驚惶地胡亂指責,都在鼓勵無差別的殺人行為。
Thumbnail
我很喜歡看血腥電影,注意,是血腥電影而不是暴力電影。 讓我歸類為暴力電影的是那些有大量兇殘打鬥場面的電影,譬如《突擊死亡塔》和《標殺令》,而血腥電影則是那種血漿噴不停,讓人看得驚聲尖叫的電影,譬如《德州電鋸殺人狂》系列、《恐懼鬥室》系列、《死神來了》系列,甚至是《食人魚》那種把人咬到支離破碎的電影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 篇刑警辦案的分屍案件,歹徒作案過程真的是極其殘忍、詭詐、不殘酷無比的手段、看過那些報導和作案過程真的是讓人直冒冷汗、不把人的生命看為珍貴還把生命看成低等動物一般肆意謀殺,只因為了要跟歡場女子借錢為了要借十萬元而對方女性因是單親要撫養一群子女無法借錢給對方、就與對方起了衝突打女的、當然女的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不會懷疑有人可以住家隔壁天天槍響還能漠不關心這件事,人類很容易麻痹,夢想集中營的劇情完全可以代入台灣社會裡的某些人,因為「家裡沒死過人」,所以對二二八、白色恐怖存疑甚至嗤之以鼻。
Thumbnail
近年來,韓劇中探討私刑正義的題材頻繁出現,影集《殺人者的難堪》突破傳統黑白二分的敘事手法,探討各角色在道德灰色地帶的掙扎,辨析私刑行為與正義的關聯。這篇文章將深入分析《殺人者的難堪》影集中的角色發展和道德議題。
無論是《背離親緣》或是這本《正午惡魔》,作者安德魯·所羅門皆展現出調查、搜集資料的用心,亦擁有更為迷人的敘述能力,將其主題娓娓道來。 然而,強力的說故事能力,對於書寫憂鬱症的主題來說,是種雙面刃。並非指說故事能力所製造的效果、讀者的投入與投射會損害故事本身(確實有時候有魅力的說故事者未必能完美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