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工作填滿的生活,有了底氣卻少了光澤;沒有工作的生活,少了滋養的資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y 晴
Vivre pour travailler ou travailler pour vivre.
為了工作而生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前者把工作看得比生活重要,所有生活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的工作和成就。
後者則把生活位於所有條件的首位,使工作成為供養和換取理想「生活」的過程之一。
近30而立的我,常在思考為了生活而工作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尋找生活的光澤
無論有沒有受過法國文化的薰陶,我相信多數人都知道法國人十分重視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這樣的觀念也在我實際接觸法國人及長期與法文交手後,潛移默化我的生活價值觀。
沒有人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因為理想生活的雛形會隨著年紀與經歷塑形。經歷大多與工作型態綑綁在一起,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透過「工作」換取金錢,再用交易的方式達成想要的生活。
「理想生活好像是擁有喜歡的房子、財富自由地做隨心所欲的事...。」在二十初到二十末的歲數之間,我用一般定義的生活來尋找自己對生活的條件是什麼。在追尋的過程中,我從第一份工作經驗換取對「健康」的重視;從進修的經歷彙整我對「自由」的嚮往;從現今的自由業工作理解自己對「心靈富裕」的追求。原來我想要的生活不複雜,只要能讓我自由選擇心的方向,身體健康的體驗心之所向便能得到滿足感。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我在近幾年選擇了自由業的工作模式,雖然能隨心調配工作份量的多寡,想工作時就奮力工作、想休息時便安排休息日。但自由業工作的反面即少了工作的長期保障,稍未跟上趨勢的變化便有可能被淘汰。尤其,我喜歡空下屬於自己的生活時間,不被工作佔據、隨心安排想做的事情,無論是靜靜看著貓伸懶腰、在野外走上幾里路,還是沈浸在喜歡的音樂裡敲打鍵盤...。因此在面對「生活」多一點,工作少一點的模式,隨之而來的是工作不穩定的風險,實質的反應在收入上。
面對收入減少,生活是否也會隨之黯然失色?(上述的收入減少仍能負擔每月基本費用)若真如此,是否代表生活的「美好」能透過金錢換得?又若真如此,為什麼自己會在回首一年後發現生活照片寥寥無幾,記憶空白的只有工作時,擁有再多的收入都不足以快樂。
在能調配工作與生活平衡之間,兩者佔取人生的比例就像一杯珍珠奶茶,奶與茶的比例依照個人喜好注入適當的份量,茶太多顯得苦澀,奶太多又覺得少了些芬芳。只是工作與生活無法簡易如一杯飲品調配出SOP,它時常處在易過重易失重的狀態,需要在其中品嚐的我們讓工作少一點、生活多一些,不時調整才不會失衡。
⎮心靈穩健是關鍵
自由業的生活時而讓我自由奔放,時而打開我憂愁的開關。我一直想成為不過度杞人憂天、享受當下的人。腦中浮現的是在法國寄宿家庭,轟爸失業的近一年。他告訴我擔憂下份工作的去向很自然,但人生起起落落也很自然。(法國人的「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的名句也因此產生,雖然這句話其實略帶無奈的負面思想XD 。)因此那陣子的轟爸和轟媽角色對調,他穿起圍裙、播下音樂、削著一籃籃的蘋果,每日做好一桌午餐迎接家人回家。當時的我覺得這樣的豁達好美,但現在自己徘徊在工作中才意識到,需要多強大的心靈才撐得起這樣的豁然。
之所以想定義理想的生活,在於想在工作之外找尋出口。出社會後的快樂不易持久,對生命的熱情也容易淡化。生活中的瑣碎應在眼前被細數,而不是工作麻痺對生活的感官與知覺。因此我刻意排開零碎的工作,讓生活與學習連結在一起。我能在完整時間裡學習運動、學習語言之外的領域,藉此啟發生活的另一面向。
除了時間的安排,心靈的穩定是享受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關鍵。我決定自己不再恐慌沒有工作的空擋,而是想想我能利用這空擋時間做些什麼?
在自由業的工作中,生活與工作的份量不易維持平衡,但我重新建立好自己的心能預備迎接下一時期的挑戰了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週週榻榻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小時候登山健行等日曬或有被蚊蟲叮咬可能性的戶外活動,向來不是我度過寶貴假期的首選...
學法文至今邁入第12年,說實在的,我依然覺得法文是個難學的語言。以前跟著學校的步調慢慢認識法文,當時的我並不覺得有太大的學習挫折。每天背課文、記動詞變化就和呼吸一樣。除了時常抓不到法文的發音位置、語調、用法,以及總會一不小心發成英文腔之外,每天接觸法文已成為...
3/26 下班後衝刺前往台北高鐵站,事實上約莫下午三點時早已坐立難耐,滿心期待大港開唱的到來。 來到台北的這四年去了幾次覺醒音樂祭(最後也成絕響)、簡單生活節、潮州街音樂節、意識不能等各種等大大小小音樂場景及live house,而一半的學生生涯都在港都度過的我,這卻是我第一次去大港開唱。 音樂祭
嚮往著由是枝裕和執導電影《海街日記》中,姊妹們哭著笑著,伴著彼此,所有美好與憂愁,都發生在祖母留下位於鐮倉的小屋,那樣親密但又互相體貼的情誼。不管是否為外在不理解而心煩或受了多少委屈,回到家中的榻榻米上,微涼之際沏一壺茶,或是乾一杯梅酒才算完整的夏日,讓我們陪伴之後的每一個日常,探索各種可能性。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小時候登山健行等日曬或有被蚊蟲叮咬可能性的戶外活動,向來不是我度過寶貴假期的首選...
學法文至今邁入第12年,說實在的,我依然覺得法文是個難學的語言。以前跟著學校的步調慢慢認識法文,當時的我並不覺得有太大的學習挫折。每天背課文、記動詞變化就和呼吸一樣。除了時常抓不到法文的發音位置、語調、用法,以及總會一不小心發成英文腔之外,每天接觸法文已成為...
3/26 下班後衝刺前往台北高鐵站,事實上約莫下午三點時早已坐立難耐,滿心期待大港開唱的到來。 來到台北的這四年去了幾次覺醒音樂祭(最後也成絕響)、簡單生活節、潮州街音樂節、意識不能等各種等大大小小音樂場景及live house,而一半的學生生涯都在港都度過的我,這卻是我第一次去大港開唱。 音樂祭
嚮往著由是枝裕和執導電影《海街日記》中,姊妹們哭著笑著,伴著彼此,所有美好與憂愁,都發生在祖母留下位於鐮倉的小屋,那樣親密但又互相體貼的情誼。不管是否為外在不理解而心煩或受了多少委屈,回到家中的榻榻米上,微涼之際沏一壺茶,或是乾一杯梅酒才算完整的夏日,讓我們陪伴之後的每一個日常,探索各種可能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確定你的優先順序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選擇。一條穩定的道路,可能意味著放棄另一條更具冒險性的路徑。當你在考慮是否要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時,先問問自己,你想要的是什麼?是穩定的收入,還是追求內心的夢想? 穩定的工作能夠提供穩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但同時可能限制你的自由,讓你無法追求更大的夢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追求職業成就與享受生活品質間找到平衡,適合尋求工作生活和諧共處,渴望提升生活品質者閱讀。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討論如何尋找既能實現職涯目標又能保持生活品質的工作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乃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在目前社會,忙碌的節奏常使人忘卻生活的原意,忽略心靈的需要。
Thumbnail
一般人;進入社會就應該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工作,要如何頂天立地,要如何養家活口?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為什麼要工作,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說,不賺錢,要餓死嗎?對啊!人生的主軸不就是賺錢,買房,成家,教養小孩,累積足夠財富,將來可以安穩退休,頤養天年。 工作和人生的關聯,當然不是那麼幾件事就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確定你的優先順序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選擇。一條穩定的道路,可能意味著放棄另一條更具冒險性的路徑。當你在考慮是否要選擇一份穩定的工作時,先問問自己,你想要的是什麼?是穩定的收入,還是追求內心的夢想? 穩定的工作能夠提供穩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但同時可能限制你的自由,讓你無法追求更大的夢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在追求職業成就與享受生活品質間找到平衡,適合尋求工作生活和諧共處,渴望提升生活品質者閱讀。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討論如何尋找既能實現職涯目標又能保持生活品質的工作 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乃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在目前社會,忙碌的節奏常使人忘卻生活的原意,忽略心靈的需要。
Thumbnail
一般人;進入社會就應該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不工作,要如何頂天立地,要如何養家活口? 如果再深入想一下;為什麼要工作,絕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說,不賺錢,要餓死嗎?對啊!人生的主軸不就是賺錢,買房,成家,教養小孩,累積足夠財富,將來可以安穩退休,頤養天年。 工作和人生的關聯,當然不是那麼幾件事就
Thumbnail
年節期間看到很有感覺的一句話: 工作的目標不是謀生,而是讓你的人生有價值。 大學之道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並沒有立業或事業,而工作的意義從我認同的觀點來看,其實是用來藉由幫助他人、提供價值藉以提升自身靈魂深度與高度的。
Thumbnail
這本書探索工作背後的真正目的,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自我認知三角形和工作範圍三角形。書中進一步討論了三個常見的錯誤路標:追求完美、僅追求興趣和金錢。以及拼圖大學的概念,強調工作是一場終身學習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