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0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顛覆PC產業的下一個挑戰:「Wintel」組合的崩解/Jean-Louis Gassée

大家耳熟能詳的「Windows + Intel」組合,三十年來在電腦產業中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但ARM處理器的崛起,將會讓市場重新洗牌,讓Intel的新執行長必須做出重大的決定:他不僅必須挽回前三任的錯誤,更要讓Intel重新發光發熱。

在前一篇專欄〈期待「Intel 2.0」的重生〉中,我們談到了Intel新任回鍋執行長Pat Gelsinger的經歷、以及對於公司文化的影響。雖然他當年升任技術長之後,在2009年離開了Intel,但現在他回來了,目標則是挽回過去三任執行長犯下的錯誤決策。
雖然筆者一開始也懷疑他能不能達成這個艱鉅的任務,但在仔細研究過他的過去和能力之後,看起來他應該是重建「Intel 2.0」、讓公司重新啟動的最佳人選。
不過,今天的這篇文章將會透過「對照組」,也就是微軟、和其他可能帶來影響的公司,來看看Intel的未來能不能在Gelsinger的領導下一帆風順。

微軟的ARM嘗試
首先,我們來回頭看看微軟的「Surface」平板/筆電產品。第一款Surface其實早在2012年10月就已經出現,而且跑的還是ARM版「Windows RT」作業系統,比Apple的ARM版Mac電腦足足早了8年。
然而,這次嘗試並沒有成功。微軟暫時放棄了Windows RT,把它丟在路邊;但雖然如此,他們還是沿著這條路繼續往前走。
2016年12月,微軟再發表了配備高通「驍龍」(Qualcomm Snapdragon)ARM架構處理器的Surface產品;2019和2020年再推出了升級版的「Surface Pro」。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微軟對ARM處理器這麼「不離不棄」?
因為微軟工程師對於x86架構已經滾瓜爛熟,因此瞭解Intel處理器與生俱來的缺陷;而且微軟多年前也認定ARM架構有它的先天優勢。這一點「先見之明」,日後也在Apple自家Ax系列處理器的優異效能上獲得了證實。
到目前為止,消費者對採用驍龍處理器的Surface接受度並不高;但這一點往後或許會有所改變,因為Qualcomm才剛併購了由Apple校友創辦、專門設計ARM架構處理器的NUVIA公司
也就是說,不久之後或許微軟就有能力推出更具競爭力的ARM電腦產品。這裡的「更具競爭力」有兩個意思:
  1. 在效能方面追上Apple產品;
  2. 讓自家產品能夠跟來自Dell、聯想(Lenovo)等其他PC廠商的x86筆電拉開距離。
如果微軟真的走了這條路線,其他PC廠商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同樣也會購買高通、或是其他廠商的ARM處理器,用於推出自家的新一代產品。

Gelsinger:「等著瞧」
Gelsinger雖然不見得認同ARM的潛力,但這個趨勢他必定非常清楚。在2008年的「微處理器論壇」中,他就以「等著瞧」(Just You Wait)來批評ARM的架構優勢:
在過去五年之中,(Intel與ARM處理器之間的)效能差距已經越來越小。無論是過去所謂「RISC和CISC處理器的效能差異」很大、或是現在說的「x86與其他架構的差異」,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這些差距原本就不大,而且還一直在拉近之中。
這裡並不是要爭論RISC精簡指令集處理器(現在以ARM為代表,以往還有Apple使用過的PowerPC處理器)或CISC複雜指令集處理器(以Intel x86為代表)的優劣;重點是Gelsinger之後恐怕別無選擇,必須推出Intel版的ARM架構產品。
但是,這次跟Intel稱霸x86市場的狀況不一樣了:即使Intel加入ARM陣營,也沒辦法再一家獨大。因為微軟已經先一步採用ARM處理器,迫使Intel放棄主場優勢、甚至必須加入別人的生態系;對於Intel來說,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換句話說,過去一直是銷售量和利潤保證的所謂「Wintel」組合,也即將逐漸消失;所以Gelsinger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確保Intel處理器的銷售量不會下滑。
以處理器用量來說,目前最大宗的是智慧型手機,而這也是前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因為錯估形勢而丟掉的市場。根據業界傳說,這是因為當年Steve Jobs出的價格太低,而Otellini對這個市場的規模也估計錯誤。
以現在的實際狀況來看,手機處理器市場的規模比Otellini認為的大了上百倍還不止。
然而,即使Intel想反攻手機處理器市場,也必須先升級設備和製程,才有辦法跟台積電等競爭對手匹敵;此外,在定價上還得有突破性的優勢,才能將客戶從現有供應商手上吸引過來。
此外,還必須考慮到諸如PC與平板之類數量相對較少、但單價不見得高的市場。讓我們來看看Apple這個對照組的做法:iPhone和新款Mac筆電所使用的處理器,不僅效能接近,而且成本也差不多。

雲端伺服器晶片還是Intel的優勢嗎?
最後Gelsinger必須面對的,還有Intel稱為「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伺服器相關產品業務。過去,Intel的高階x86 Xeon處理器不僅銷售量大、利潤也相當高;但從2020年第四季的相關報告來看,資料中心產品的銷售量下跌了16%、營運收入也掉了40%。
奇特的是,近年的「在家工作」現象,讓提供雲端服務的公司業績都一路長紅,但Intel的這部份業務卻反而是往下掉的。
雖然資料中心方面的業務不如理想,但還不像當年錯過iPhone商機那麼遺憾;不過,Intel還是讓好幾個大好機會溜走了。例如,他們曾經有機會收購還在專注設計伺服器晶片的NUVIA。
2017年,Intel前總裁、也是雲端運算專家Renée James離職創立安晟培(Ampere)公司,推出自稱「世界第一款雲端專用」的Altra處理器(對,也是ARM架構)時,Intel也只是袖手旁觀而已。
更令Intel難堪的是,Ampere的經營團隊幾乎都是Intel校友,在雲端技術方面的經驗加起來超過200年。可以想像的是,這些人曾經在Intel內部主張「ARM路線」但卻落敗,所以只好黯然出走創立Ampere。
如果現在Gelsinger對Ampere有什麼說法,我們倒是很想參考看看。

「ARM風潮」其來有自
雖然這一股「ARM風潮」似乎是瞬間發生的,不過其實並非如此──它來自很長時間的醞釀。
在2011年1月的CES消費性電子產品展上,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就已經講明,該公司自家硬體產品的處理器「不會只鎖定在Intel平台上」;而前述的2012年ARM版Surface,正是這句話實踐的結果。
所以筆者當時曾經評論:
對Intel而言,重回ARM業務(他們先前曾經擁有過,但在2006年把它賣給了Marvell公司)並不是什麼難事;只需要一些文書作業、一些資金、一組工程師,就可以重新開張了。Intel應該考慮再次跟隨微軟的腳步,製造ARM處理器來讓新的Windows + Office組合使用。
不過,當時話說得太早了,沒有考慮好這三個因素:
  • 將Windows和Office搬到ARM處理器上,做起來比說起來難得多,何況x86版還是開發的第一優先;
  • 當時ARM處理器廠商(除了Apple之外)還沒能推出效能達到「桌機等級」的產品;
  • 最重要的是,當時完全想不到,Intel在後來的十年之中仍然拒絕承認ARM的潛力。

結語
其實,2011年可以說是「Wintel」組合分道揚鑣的開端。當時微軟的公司市值是2,180億美元,而Intel則是1,230億,只有微軟的大約一半。
十年之後,微軟的市值已經成長了大約9倍,達到2兆美元;至於Intel,則只翻倍到2,650億。從這兩個數字的差異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投資人對它們在營運績效、以及未來成長方面的期待有所不同。
所以,Gelsinger接下來的工作是任重道遠的;至於能不能讓Intel重回往日光榮,就看他的本事會不會讓我們眼睛一亮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