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秦王朝外篇-吳起變法】

商鞅並不是戰國時代第一個變法的人。
雖然他看起來受管仲影響很深,但就在商鞅之前不久,有一個跟他同樣是衛國人,同樣在魏國當過官的吳起比他還早。
吳起有一套武卒制度,簡單說就是長期徵求能夠全副武裝跑三千的人入伍當兵。一人當兵,全家賦稅減免。
有沒有很熟悉很有既視感?
幫不懂軍事戰爭的朋友科普一下。士兵最重要的素質,向來不是臂力有多強、獨孤九劍多會耍。裝備是定數,在開戰前就決定了。
而戰爭中的變數,就是地利。
所以除了無腦服從指揮、熟練使用裝備這些短期訓練可以達成的項目之外。士兵最重要的就是體力要好,跑得要快,搶得到有利位置。
吳起的訓練方式也證明了,從戰國時代開始一直到現代,體力等於戰力的理論,基本上都沒有改變過。
就短期來說,讓人民直接投入收效最大的產業,確實是個好選擇。
吳起本身是強將,帶了一堆強兵,在魏國底下據說打了七十六場戰役,六十四KO,其餘判定平手。
開疆拓土,抵禦外侮,吳起可說是一等一的高手。
不過春秋時代的問題,向來不是打仗有多厲害。國內的政治問題,才是真正困擾著所有國君的大麻煩。
所以當魏國要選新的國相時,強兵之王吳起還是落選了。
司馬遷在史記中,非常著重於描寫吳起此人品格之低下。但其實從吳子兵法中,我們卻能看到,吳起完全是儒家古聖人派的支持者。
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則興,廢之則衰。
更扯的是,在司馬遷的吳起列傳中,吳起是離開魏國到楚國之後,才展開治理民眾與改變政治結構的作風。
但吳子兵法裡頭,卻說吳起在一開始面見魏文侯時,就拿出了這個儒家古聖人派的理論來。
按呂氏春秋說,吳起的老師,是曾子。另有史料敘述,吳起師承子夏。不管是哪個,都確實是孔門弟子無誤。
先秦大部分的史料,都將吳起與商鞅並列。他們同樣都做過先使百姓信賞罰,後行令的政策。也同樣都被歸類死於令法過苛……其實就是得罪了卿大夫們。
對,他們也都提倡削弱貴族權力,集權國君。那為什麼談到變法,我們都首推商鞅呢?
就結果論來說,商鞅建立了有效的國家制度,長期運作之下導致秦國統一天下。而吳起幫助的國家則沒有暢秋到最後。
不過真正讓我無法釋懷的,是吳起為何離開魏國,但卻死在楚國。吳起雖然替魏國取下西河,但並沒有像公孫鞅跟國君有協定,僅僅只是一個西河守。
邊防大將的意思。
所以魏國發生問題時,吳起直接就從邊疆逃走了。
但到了楚國,他一年就成為了令尹,也就是楚國的國相。身在權力中心的吳起,來不及逃跑所以只能受戮。
看起來很合理,但魏武侯這樣使用一個軍政雙霸天,把西河治理得民富兵強,連楚國都知道的大人物,就很不合理。
老實說,原因就是先秦史料的亂七八糟。
用比較簡單的說法先破題:真正在魏文侯魏武侯時變法的,不是逃去楚國的吳起。
戰國第一變法,是李悝變法。在先秦史料,甚至到了史記,都有著李悝或許就是李克的記述在。而漢書則認為是不同人。
李克也是子夏的門生,本身是儒家善刑名之法的派別,也有人認為他該算是法家始祖。然而,他的著作全面散失,屬於傳說級別的人物。
史記中,李克是吳起入魏的推薦人,獨門敘述,更早的史料沒有。同時,李克有一個小故事,是關於跟魏文侯討論誰能當國相。整個結構跟後來吳起參選的故事一模沒有兩樣,偏偏跟吳起一樣落選的翟璜,說吳起是他推薦的。
我想說的是,不只李悝李克有混淆的狀況,吳起可能也被混進去了。
很奇怪嗎?李悝李克就算了,吳起的名字也差太多了吧?
問題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姓名,跟漢代的概念是不同的。你以為魏武侯是一個稱呼,其實他的全名就是魏武侯擊。
姓氏來自於賞賜與封地。中綴官位。後名。
事實上就跟日本戰國,織田彈正忠信長是差不多的道理。
這個完整性,只有少數人被記錄下來。比如同時期的衛公孫鞅,後來變成商君鞅。商鞅的例子呈現出,名基本上是不改的,但氏名跟官名會變。
對,沒有姓。
就像剛剛說的,織田信長的全名應該是「織田彈正忠平朝臣信長」。平朝臣才是姓,姓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所以後來簡稱通稱不太會提姓。
同樣的,春秋有姓的,其實只有國君。
戰國姓名的規則我也沒有研究得很透徹,先秦史籍如果不考慮漢代修復的改動,其實常見的稱呼有幾種:
1.敬稱:氏跟身分,比方說魏武侯、孔子。
2.不熟的稱呼:氏跟名,比方說商鞅。
3.熟人的稱呼:外號,比方說仲尼。
說實話,我不認為仲尼是孔丘的表字,那個年代應該沒有表字的概念。會明白寫出孔子字仲尼,老子字伯陽的,都是漢代以後的史料。
吳起其實是衛國左氏人。注意囉,商鞅是衛國公孫,所以他的原名可以冠衛。吳起的原名很可能是左起,所以史家也有一派說法,認為吳起跟左氏傳的成書有關。
吳起有八成的可能是他最後在楚國死掉時候的稱呼。也就是他最後有封地「吳」。
而先秦史料中,我們這三個名字只有李克會被用在對話中,也就是說,李克可能是外號。
事實上,在老子李耳之前,中國沒有李氏。所以李很可能是這個時候新建的封國,像商鞅的商一樣。也可能根本就不是姓氏。
說到這裡,大家也差不多膩了。還是回到說故事吧。
故事的設定大概是這樣的:
李悝這個人在魏文侯底下主持變法,趁著秦國內亂時取下了西河大片的土地。但由於無人可守,李悝就推薦了浪人左起來當他的助手,並且讓出了國相的位置。
不久,魏文侯過世,武侯繼位。魏武侯先後任用田文與公叔痤為相。公叔痤手下有個來自衛國的門客,擔任著侍從。
這個門客本是衛國公孫,先是跟公叔痤表示應該多向李悝學習。等到公叔痤接手國相後,李悝的套路,他們也學得七七八八了,衛國侍從即表示,該取而代之了。遂獻計趕走了李悝。
李悝逃離魏國後,來到楚國,但不敢表明身分,只說自己是魏國西河守起,尋求政治庇護。
楚王任命他為苑守,並且打探魏國消息,才知道離家出走的不是西河守左起,而是魏國變法大師李悝,便不動聲色的將他迎回,任為相國,並賜封邑吳。
簡單來說,我的意思是。衛國出身,去過魯國殺妻求榮的,是左起本人。但在魏國變法,逃往楚國又繼續變,最後被楚國人弄死的,是李悝。
至於小故事中有一個小彩蛋,不知道你看出來沒有?
一個公叔痤的侍從,把李悝的套路學好學滿的衛國公孫,捨他其誰呢?
當然,史料中不是這樣寫的,但同樣是公叔痤僕從,又充滿機智的設定,倒是沒錯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