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渴望將引領我們上路並長出勇氣

讀【有一種工作,叫生活】|渴望將引領我們上路並長出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大家都在「成為自己」,與「他人的期許」間拉扯。

這樣的拉扯大概一輩子都不會結束。

雖然不知道社會大眾的期許關我什麼事,但是就是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家人的期許伴我走過人生的每個階段,我有時候會不知道真的是自己想走,還是被推著往前走;職場同儕跟長官的期許是雙面刃,帶來機會也帶來勞累,一閃神不注意,我已戴上微笑點頭的面具,遺忘初衷、迷失自我。

所以,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後,更多的自我突破不只是關於能力如何達成夢想,更多時候是你怎麼突破在意他人眼光的自己,怎麼突破沒有勇氣溝通的自己,怎麼突破沒有自信的自己。

輾轉換過幾份工作後,仍舊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於是考了公職,但一開始就發現自己不愛這份工作,只是做得還算上手,工作表現也不錯,現實面來說也十分需要存錢。一轉眼五年過去了,銀行裡的存款確實有非常緩慢地在增加,但我卻覺得內心在這幾年內逐漸被掏空了。

剛好身邊的幾位朋友對於未來仍備感迷茫,推薦了我「有一種工作,叫生活─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這本書,一讀就發現原來我們並不孤單,作者曾彥菁在面對人生轉折時,也同樣經歷了一段反覆自我詰問與摸黑找路的過程。

我想看看這條路走下去會變什麼樣子,想知道自己還能做到什麼,如果到了底發現是條死路,那也唯有我真正走過後,才會心甘情願。

之前在看韓國綜藝節目「家師父一體」的時候,某一集安排了來賓跟主持人互相分享自己的人生曲線圖,用圖表來具象化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的人生起伏,其中主持人李昇基在畫自己的曲線圖時畫了兩條線,一條代表外界眼中的我,一條代表自己眼中的我。

也許從外界的眼光,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跟薪水,我的人生曲線是上升的,如果未來能結婚生子、買房買車,可能大家會覺得那根本就是人生巔峰了,夫復何求。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正在一點一滴失去自信與對自我的認同、失去愛與對生活的熱情、失去夢想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大多數人會覺得,如果有想做的事情,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去做啊!也不是沒有嘗試過這種模式,去學語言、去健身房運動、報名參加手作或文藝活動、看電影、讀喜歡的書,但做著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工作上的忍耐與消磨,對自我意識的耗損比我想像中來得巨大,我沒有足夠的能力讓下班後的我能夠活力滿滿,於是多數時間都拿來休息追劇放空腦袋了。

面對沒有想像空間的人生,實在不知道要用什麼態度繼續生活下去。

有時候會覺得答案明明就在前方,但跨出那一步怎麼那麼難。雖然有路但看不到終點,因為未知而害怕,只能裝作沒看見。但已經看到終點的路,卻好像又少了點什麼。

曾經突然想做某件事,有人問現在才做不會太晚了嗎?我說在出現想要做的念頭時,能把握機會跟時間馬上去做,就不會太晚。

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真正「擁有時間」,我們擁有的都是自己的「命」,所以花時間在哪裡,就是把命放在了哪裡,你把珍貴的生命用在了什麼地方?

我在經歷一段非常沉鬱消極的日子後,某一天半夜醒來突然崩潰大哭,眼淚不止,嚇醒窩在腳邊的貓,也嚇醒了我自己。

一直以來都覺得總有一天會離開,但突然覺得時候到了。不僅是因為想離開,而是覺得必須離開了;不是因為不喜歡這份工作,而是不喜歡在這份工作裡的自己;不是因為不想要穩定而腳踏實地的生活,但我想仍想看看自在飛翔的自己是什麼樣子,想看看這個世界,在我還敢飛、還能飛的時候。

很醜很狼狽也沒關係,跌下來也沒關係,受傷也沒關係,至少過程中看過不一樣的風景,知道這個世界雖然很險惡,但也很美麗。

在這裡跟未來的自己說:不要怕,我會接住你。

avatar-img
阿金的沙龍
12會員
23內容數
記錄生活中閱讀的心靈足跡,沉浸在僅屬於自己的小小空間,門外依稀有貓叫聲,慢慢放空自己然後再填滿的過程。 ★目前包含:金讀韓國文學、金讀村上春樹、金談職場、金想去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到痛苦而孤獨的時候,經常在漫漫長夜煎熬忍耐,期待明早的陽光能取代這段黑暗,但黑夜中微弱搖曳星光的陪伴,帶來的安慰卻更加溫柔,因為我們一起,在這黑暗中存在,感受彼此的呼吸吐息,並且跳動閃爍著。
讀著讀著,好像身邊也有一個人,曾經活出這樣的窘態,攢著故事,踩著凌亂的步伐,懷抱著幽微細密的情感,儲藏著一份遺憾,對生命有愛,對物有情,睹物思人。
「我們經由這巨大事件,到底正在往什麼方向前進呢?只要一天不知道,那麼我們很可能就真的一天都不能逃出地下鐵沙林事件這個『沒有指標的惡夢』了。」
感到痛苦而孤獨的時候,經常在漫漫長夜煎熬忍耐,期待明早的陽光能取代這段黑暗,但黑夜中微弱搖曳星光的陪伴,帶來的安慰卻更加溫柔,因為我們一起,在這黑暗中存在,感受彼此的呼吸吐息,並且跳動閃爍著。
讀著讀著,好像身邊也有一個人,曾經活出這樣的窘態,攢著故事,踩著凌亂的步伐,懷抱著幽微細密的情感,儲藏著一份遺憾,對生命有愛,對物有情,睹物思人。
「我們經由這巨大事件,到底正在往什麼方向前進呢?只要一天不知道,那麼我們很可能就真的一天都不能逃出地下鐵沙林事件這個『沒有指標的惡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