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010 捨本逐末 出處:《戰國策》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齊王1使2使者3趙威后4。5未發,威后問使者曰:「6亦無7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8,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
威后曰:「不然。9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10者耶?」
注釋:
1. 齊王:戰國時代齊襄王。 2.使:派遣。 3.問:問候。 4.趙威后:趙惠文王的王后。惠文王死時,繼位的孝成王年紀還小,暫由威后臨朝聽政。 5.書:信。 6.歲:一年的農業收成。 7.恙:疾厄、災禍。 8.說:喜悅,通「悅」。 9.苟:假如、如果。 10.末:不重要、非根本的事物。
隨課練:
1. 威后問使者,「使者不說」。意思是?
2. 齊使說:「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尊貴者」是指 ?
3. 趙威后問候的先後順序是?
4. 趙威后認為不能「捨本而問末」,「末」是指 ?
補充:

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2.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稷:ㄐㄧ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6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鴝鵒1之鳥,出於南方。南人羅2而調3其舌,久之,能效4人言;但能效數聲而止,終日所唱,惟5數聲也。  蟬鳴於庭6,鳥聞而笑之。蟬謂之曰:「子能人言,甚善7;然子所言者,未嘗言也,曷8若我自鳴其意哉!」鳥俯首9而慚,終身不復效人言。  
    令1既具2,未布3,恐民之不信,乃4立5三丈6之木於國都市南,募7民有能徙8置9北門者予10十金11。民怪12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13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14下令。
    南方多沒人1,日與水居2也。七歲而能涉3,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4苟然5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6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7之。故北方之勇者,問8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9之河,未有不溺10者也。  
    梟1逢鳩2,鳩曰:「子將安3之4?」梟曰:「我將東徙5。」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6我鳴7,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8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9惡子之聲。」   
    王荊公1介甫,退2處金陵3。一日,幅巾4杖屨5,獨遊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辯紛然6。公坐其下,人莫之顧7。有一人徐8問公曰:「亦知書否?」公唯唯9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10答曰:「安石姓王。」眾人惶恐11,慚俯12而去。
    蝜蝂1者,善負2小蟲也。行遇物,輒3持取,卬4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5不止也。其背甚澀6,物積因不散,卒7躓仆8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9能行,又持取如故10。又好上高,極其力不止,至墜地死。
     鴝鵒1之鳥,出於南方。南人羅2而調3其舌,久之,能效4人言;但能效數聲而止,終日所唱,惟5數聲也。  蟬鳴於庭6,鳥聞而笑之。蟬謂之曰:「子能人言,甚善7;然子所言者,未嘗言也,曷8若我自鳴其意哉!」鳥俯首9而慚,終身不復效人言。  
    令1既具2,未布3,恐民之不信,乃4立5三丈6之木於國都市南,募7民有能徙8置9北門者予10十金11。民怪12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13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14下令。
    南方多沒人1,日與水居2也。七歲而能涉3,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4苟然5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6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7之。故北方之勇者,問8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9之河,未有不溺10者也。  
    梟1逢鳩2,鳩曰:「子將安3之4?」梟曰:「我將東徙5。」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6我鳴7,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8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9惡子之聲。」   
    王荊公1介甫,退2處金陵3。一日,幅巾4杖屨5,獨遊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辯紛然6。公坐其下,人莫之顧7。有一人徐8問公曰:「亦知書否?」公唯唯9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10答曰:「安石姓王。」眾人惶恐11,慚俯12而去。
    蝜蝂1者,善負2小蟲也。行遇物,輒3持取,卬4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5不止也。其背甚澀6,物積因不散,卒7躓仆8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9能行,又持取如故10。又好上高,極其力不止,至墜地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魏書十一,第五人,田疇。這我以前倒是有讀過,現在看來,陳壽把他放在中間很妙。 這裡的重點會放在田疇拒絕曹操的封爵,進而引起的討論與風波……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左 傳 【展喜犒師】     齊侯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魯國派展洗去犒賞齊兵。     齊侯問展喜:「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說:「老百姓怕。士大夫不怕。」     齊侯說:「為何不怕?」     展喜說:「依靠著周成王的話,所以不怕。當年周成王將齊魯二國結盟,並說『世代子孫,都不要相害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左 傳 【曹劌論戰】     齊伐魯,魯莊公應戰。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問魯莊公憑何應戰,莊公認為他把好衣服與他人分享,曹劌說這是不普遍的小惠。莊公又說祭祀品不多,以真誠祭祀神明,曹劌說這不能獲得神明的信任。最後莊公說,對於訟案一定盡心盡力,曹劌說這是忠誠的表現,可以出戰了。    
Thumbnail
魏書十一,第五人,田疇。這我以前倒是有讀過,現在看來,陳壽把他放在中間很妙。 這裡的重點會放在田疇拒絕曹操的封爵,進而引起的討論與風波……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王維這首著名的送別詩,大家一定都讀過吧 ?或是國中階段,或是高中階段,或者是其他時候。不同時期讀,應該會有不同的閱讀感受吧?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左 傳 【展喜犒師】     齊侯出兵攻打魯國北部。魯國派展洗去犒賞齊兵。     齊侯問展喜:「魯國人害怕嗎?」     展喜說:「老百姓怕。士大夫不怕。」     齊侯說:「為何不怕?」     展喜說:「依靠著周成王的話,所以不怕。當年周成王將齊魯二國結盟,並說『世代子孫,都不要相害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左 傳 【曹劌論戰】     齊伐魯,魯莊公應戰。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問魯莊公憑何應戰,莊公認為他把好衣服與他人分享,曹劌說這是不普遍的小惠。莊公又說祭祀品不多,以真誠祭祀神明,曹劌說這不能獲得神明的信任。最後莊公說,對於訟案一定盡心盡力,曹劌說這是忠誠的表現,可以出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