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上了客語課。
客家話算不算是我的母語呢?根據定義應該是要算的,從小被阿婆帶大,雖然記憶稀薄,但毫無疑問的,阿婆是我重要的母語老師。在大家都上幼稚園的同時,我仍然可以在家裡閒晃(雖然我真的已經忘記整天在幹嘛),在小學下午班時,能夠吃飽飽再去上課,都是阿婆在家打理的關係,可是更多的時候和爸媽其實只會說中文,更不用說我也是曾經歷在學校說方言罰五塊的年代。現在回想起來,客語倒不真的是全然的生活用語,應該說是和老人們溝通的工具,也因此,我的客語勉強只算腔調還可以,但是比生活用語再多的字彙和發音全然不行。
客語課是兼賣附帶客語認證目標的,每個腔調都有專屬的課本,因為發音有很大的不同。根據維基的說法,台灣的客家語使用人口以四縣腔最多,海陸腔次之,大埔、饒平、詔安腔佔少數,但因為居住地混雜加上親戚往來的關係,我的四縣腔在課堂上被認證為「四海腔」。原以為是自己沒跟阿婆和姐婆(外婆)學好,回家問爸爸,沒想到我們的發音都是一樣「四海」,也就是四縣混雜海陸。沒辦法,好多親戚都是說海陸,加上阿婆、爸爸和姐婆都有搬家過生活的經驗,混雜想想也很正常。當然,不是只有我們混雜,課堂上老師也說,只要在四縣和海陸交界的地區,例如關西,出現四海腔在所難免。所謂的四海腔其實只出現在幾個特定的字句發音,例如說尾,(苗栗)四縣發mi,我們則會有個ㄩ的音在其中;又例如四縣沒有ㄖ的音,但是我們在說蒼蠅的蠅字時,其實用的是海陸帶ㄖ的發音。
在客家話中也有著像中文的變調和語音讀音,讀著讀著,都想要拿以前的漢語講義出來了,當然,以前的認知中客語不存在這麼多細節的,語言說到底還是有很多規則的學問啊。
同場加映,好聽好吃的客家粄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