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規模團隊的管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看了一篇關於 T廠 創始人怎麼跟一批他認為重要且需要培養的中層主管透過一頓飯的時間進行深度的對話與指導,一方面他可以更加認識自己數以萬計的員工中重要的中層主管們(數量約40人左右),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智慧傳承下去。
這可是一個世界級的超級大組織,每個這樣的國際型企業都會有自己一套的領導培訓方式。過去自己在跨國外企的台灣公司中,一樣會見識到不一樣的方法與策略來達成類似的目標。當時在各個事業體中每年會挑選一位員工到海外研修,研修期間會更換到諸多海外事業體的某個地方去歷練。這樣的見識有時候不見得能真正在專業上獲得什麼樣的跳躍式成長,但絕對會在這不同區域文化語言...等交錯的團體環境中,給自己不一樣的職場思維方式。當時自己也遇到了一次這樣的機會有幸被外送,可惜當時的人生規劃決定到不一樣的地方去創造與見證自己的能耐,於是婉拒了這個機會,無法真正親身體會。
看了這篇文章後,也會想到一個之前與另一位 Co-Founder 的對話過程。
當時討論到我們共創的項目在未來的發展藍圖。項目正在草創期,總團隊成員加起來也就15人上下。當時正在討論是否要導入一些管理的制度在團隊的行政管理與業務管理中,最終採納了自己的提議:在團隊人數沒有達到30到50人的狀態下,不需要用繁文褥節的條條框框來過度的「制度化管理」。因為團隊人數少,就該把每個夥伴的狀態與優缺點都了然於心,幾位領導者就應該親力親為的負責好更多的面向,才能發揮迷你型團隊的「游擊戰」優勢。直到團隊過了設定的數字後,才開始導入許多管理制度,用一定的制度來通盤化的進行管理。
同樣的對話與觀念,也再次導入應用在自己創業的另一個項目。前期也確實發揮的積極的小團隊強大凝聚力效果,可惜後期因為其他創業者總希望用過去那種所謂的「嚴格」管理方式來治理團隊,最終讓小小的團隊有了巨大而厚重的管理窠臼,盡管短期不會看出什麼問題,但在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與戰鬥力上,彷彿自己給自己把手腳綁了起來一般,最終還是走向瓦解。瓦解因素很多,這或許不是最致命的理由,卻也是不爭的狀態。
近日的疫情也衝擊著大大小小的團隊,相信許多團隊的領導者,都面臨著天人交戰的抉擇之中,或許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調整與重整腳步,等外在的困頓因素解開之時,正好可用一個相對強健的體質衝刺美好的未來可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全民跟著媒體的風向一下子對這裡批評一下子對那裏猛打。其實根本忘記了這一切問題的起源是什麼?
最平凡不過的日子,可能也是現階段最值得被珍惜的時光了!
千萬不要當成下一個傳播者,甚至也開始又增加一些「傳奇」色彩的轉述,這樣對整體的對抗病毒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只是更讓群體恐慌以及產生不必要的擔心罷了。
毋須多麼高深的教育紮實度,只要能在基本概念上知道需要存疑,並且透過網路上的強大搜索能力,很容易就能「破解」這些不合理的報導。
沒有人可以為另一位或一群人做好完善的管理與負責。每個人是對自己的第一負責人。
毛孩子的一生,如果有得到疼愛,一定是幸福的。許多流浪天涯的浪浪們,有時候只要多一點善心,少一點欺凌,是不是就又會多一個幸福的孩子呢?
全民跟著媒體的風向一下子對這裡批評一下子對那裏猛打。其實根本忘記了這一切問題的起源是什麼?
最平凡不過的日子,可能也是現階段最值得被珍惜的時光了!
千萬不要當成下一個傳播者,甚至也開始又增加一些「傳奇」色彩的轉述,這樣對整體的對抗病毒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只是更讓群體恐慌以及產生不必要的擔心罷了。
毋須多麼高深的教育紮實度,只要能在基本概念上知道需要存疑,並且透過網路上的強大搜索能力,很容易就能「破解」這些不合理的報導。
沒有人可以為另一位或一群人做好完善的管理與負責。每個人是對自己的第一負責人。
毛孩子的一生,如果有得到疼愛,一定是幸福的。許多流浪天涯的浪浪們,有時候只要多一點善心,少一點欺凌,是不是就又會多一個幸福的孩子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由於團隊擴張很快,我也體驗到了團隊人數加倍造成的溝通挑戰。 隨著自己指導的小朋友們,各自都又有了自己指導的小朋友們,我開始體會到「管理者 Manager」與「領導者 Director」角色的深刻不同。 其中的核心差異,在於「策略 Strategy」的制定或者執行。 回想以前
Thumbnail
領導團隊的挑戰在於「人心難測,目標難聚」。要成功驅動團隊,領導者需要具備同理心、全局觀、情緒管理與溝通協調能力。透過理解每位成員的動機與恐懼,建立共同願景,並善用每個人的優勢,才能真正調和內部矛盾。領導者平時要進行每日反思、深度傾聽、情緒管理與自我學習,保持全局視野與內在平衡,避免自我膨脹。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李經理是一位資深主管,帶領著一支充滿活力的研發團隊。然而,這支團隊的成員經常因為決策過程中的矛盾而感到壓力山大。李經理習慣於單打獨鬥,總是自己做決定,然後通知團隊執行。這種做法雖然有效率,但卻讓團隊成員感到疏離,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意見是否被重視。
Thumbnail
之前我在大陸工作時,手下大概有四、五百個員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達成公司要求的業績目標 身為帶大團隊的高階主管,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死死盯著每一個人的工作細節(人太多其實也盯不過來😂),而是營造愉悅的工作氛圍,最大化地激發團隊的凝聚力跟驅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為了東亞市場的須要,邀我進去董事局做報告,以當時相對較小的生意規模,它的必要性;我並不太理解。至於,用意又是何在?我更沒想過要去追問。唯一確定的,會有這一幕戲,絕對是執行長個人的主觀意願。 其中關鍵因素之一,必然和“私誼”有關係。任何公司團體都一樣,只要十人以上,人際關係必然有親疏遠近之別。差別只
Thumbnail
一個中型規模的公司;採用集體領導制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譬如,容易形成不同派系,公司資源分配可能不當,領導幹部可能推諉,決策品質可能不佳,也可能無法消弭潛在問題於萌發階段等等。簡單說,針對“必須”處理的所有作為;可能會有反應效能不足的狀況,更別說前瞻性的考量了。 眾所周知,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決定就能
Thumbnail
公司管治的成敗取決於內部溝通是否迅速有效(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因此,組織結構和功能設計必須符合公司須要;面面俱到。 T公司總經理正式卸任之後,公司暫時沒有總經理的配置,所以不會有一個‘人’在組織結構的金字塔尖端領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型團隊,是由三位機要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由於團隊擴張很快,我也體驗到了團隊人數加倍造成的溝通挑戰。 隨著自己指導的小朋友們,各自都又有了自己指導的小朋友們,我開始體會到「管理者 Manager」與「領導者 Director」角色的深刻不同。 其中的核心差異,在於「策略 Strategy」的制定或者執行。 回想以前
Thumbnail
領導團隊的挑戰在於「人心難測,目標難聚」。要成功驅動團隊,領導者需要具備同理心、全局觀、情緒管理與溝通協調能力。透過理解每位成員的動機與恐懼,建立共同願景,並善用每個人的優勢,才能真正調和內部矛盾。領導者平時要進行每日反思、深度傾聽、情緒管理與自我學習,保持全局視野與內在平衡,避免自我膨脹。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李經理是一位資深主管,帶領著一支充滿活力的研發團隊。然而,這支團隊的成員經常因為決策過程中的矛盾而感到壓力山大。李經理習慣於單打獨鬥,總是自己做決定,然後通知團隊執行。這種做法雖然有效率,但卻讓團隊成員感到疏離,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意見是否被重視。
Thumbnail
之前我在大陸工作時,手下大概有四、五百個員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達成公司要求的業績目標 身為帶大團隊的高階主管,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死死盯著每一個人的工作細節(人太多其實也盯不過來😂),而是營造愉悅的工作氛圍,最大化地激發團隊的凝聚力跟驅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為了東亞市場的須要,邀我進去董事局做報告,以當時相對較小的生意規模,它的必要性;我並不太理解。至於,用意又是何在?我更沒想過要去追問。唯一確定的,會有這一幕戲,絕對是執行長個人的主觀意願。 其中關鍵因素之一,必然和“私誼”有關係。任何公司團體都一樣,只要十人以上,人際關係必然有親疏遠近之別。差別只
Thumbnail
一個中型規模的公司;採用集體領導制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譬如,容易形成不同派系,公司資源分配可能不當,領導幹部可能推諉,決策品質可能不佳,也可能無法消弭潛在問題於萌發階段等等。簡單說,針對“必須”處理的所有作為;可能會有反應效能不足的狀況,更別說前瞻性的考量了。 眾所周知,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個決定就能
Thumbnail
公司管治的成敗取決於內部溝通是否迅速有效(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因此,組織結構和功能設計必須符合公司須要;面面俱到。 T公司總經理正式卸任之後,公司暫時沒有總經理的配置,所以不會有一個‘人’在組織結構的金字塔尖端領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型團隊,是由三位機要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