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雖然是精神病沒關係繪本-手,琵琶魚感想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文章是我在看完《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繪本,之後的感想。如果你喜歡這本繪本,非常歡迎你去買來看看,身歷其境體驗故事喔!

介紹

《手,琵琶魚》這本繪本是在說一個小孩,出生在富貴的家庭,媽媽對她無微不至。吃飯的時候,要親自一口一口的餵;走路的時候也要媽媽來揹。直到有一天,媽媽累了,希望孩子能幫他拿點吃的,孩子卻說:「媽媽,我從來沒用過手,所以他們消失不見了;我也沒有腳,因為我從來沒碰過地。但是我有很大的嘴巴」於是媽媽認為他是個失敗品將他丟到海裡。孩子到底做錯了什麼呢?

我的感想-過度保護

看過這個故事後,第一個讓我想到的就是「家長的過度保護」。許多家長,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一點風吹草動都要大驚小怪,雖然不像故事中那樣極端,不過依然很可能會給造成孩子造成困擾。
想想看,你從來沒有使用過筷子,突然要你用它來吃飯,你能瞬間得心應手嗎?當你18年沒有思考過自己的興趣,突然上大學要你選你喜歡的科目,你選的出來嗎?同樣的,書中的媽媽「從來沒有讓孩子用過手、腳,卻期望孩子能幫助他?」甚至還要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我的感想-保護本質上沒有錯

這些家長想保護孩子的想法本質上是沒有錯的,但是他們忽略了很重要的因素:「你可以保護你的孩子一輩子嗎?」,如果你可以保證他一輩子都不會受到傷害,那你當然可以保護他,但是以現在的狀況,很顯然是不可行的;而且除了能保證孩子一輩子不受到傷害外,孩子的權利也很重要「你想保護孩子,難道孩子就一定要給你保護嗎?

我的感想-適度保護

建立在無法保護孩子一輩子的前提下,需要的就是適度保護。其實適度保護可以從動物的角度去看。在動物的幼年階段時,因為脆弱,所以當然是由父母來保護他,在逐漸長大時,就會交給他狩獵其他動物的能力,讓他有獨立的能力。這些道理動物都懂。所以,應該做的就是讓孩子在成長的時候,適度的教育他獨立的能力,才是好方法。

結論

除非你有辦法一輩子保護你的小孩,並且孩子願意給妳保護,不然過度的保護,只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自給自足的能力。也應該明明自己什麼教育都沒做,卻期望孩子能為你帶來什麼東西。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留下你寶貴的意見,或是追蹤我、贊助我,謝謝!
如果你喜歡這本繪本,也非常歡迎你去買來看看,身歷其境體驗故事喔!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57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我閱讀書籍後,將書中的重點整理起來,並且加入個人的見解及想法。可以看看之後再決定要不要買書,或是單純來閱讀也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炙式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介紹 《喪屍小孩》這本繪本是在說一個沒有感情只有食慾的喪屍,媽媽發現後將他關在地下室,每天都偷鄰居的家禽、家畜來胃小孩。有一天村裡發生了瘟疫,家禽、家畜都死光了,村民也有了犧牲者,活著的人也都離開了。媽媽不忍丟下小孩,於是砍下自己的腿、手臂,最後剩下了軀幹,也將它獻給了孩子......
這篇文章是我在看完《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繪本,之後的感想。如果你喜歡這本繪本,非常歡迎你去買來看看,身歷其境體驗故事喔! 介紹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這本繪本是在說一個少年長期被惡夢困擾著,於是他去找了魔女,希望他能帶走他的惡夢,不過作為代價,魔女要他20年後成為幸福的......
介紹 《春日之犬》這本繪本是在說一隻小狗被綁在大樹下生活。白天和小朋友玩的很開心,晚上卻自己在哭泣,一旁的樹就問他怎麼回事,小狗則表示:「我們的身體很誠實,但我們的心卻很會說謊,痛都不會說。」之後他說了他哭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想被綁在大樹下,想要自由的玩耍,需要別......
介紹 《喪屍小孩》這本繪本是在說一個沒有感情只有食慾的喪屍,媽媽發現後將他關在地下室,每天都偷鄰居的家禽、家畜來胃小孩。有一天村裡發生了瘟疫,家禽、家畜都死光了,村民也有了犧牲者,活著的人也都離開了。媽媽不忍丟下小孩,於是砍下自己的腿、手臂,最後剩下了軀幹,也將它獻給了孩子......
這篇文章是我在看完《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繪本,之後的感想。如果你喜歡這本繪本,非常歡迎你去買來看看,身歷其境體驗故事喔! 介紹 《啖食惡夢長大的少年》這本繪本是在說一個少年長期被惡夢困擾著,於是他去找了魔女,希望他能帶走他的惡夢,不過作為代價,魔女要他20年後成為幸福的......
介紹 《春日之犬》這本繪本是在說一隻小狗被綁在大樹下生活。白天和小朋友玩的很開心,晚上卻自己在哭泣,一旁的樹就問他怎麼回事,小狗則表示:「我們的身體很誠實,但我們的心卻很會說謊,痛都不會說。」之後他說了他哭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想被綁在大樹下,想要自由的玩耍,需要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這句話出自於一本可愛的繪本,某天lu媽接到電話,需要到學校當志工媽咪,而那天的任務是擔任故事媽咪,所以就展開了一連串的找繪本行動,在估狗(google)大神的協助下,發現了好多好書,而這本書名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在河邊抓到了一條小魚,她好喜歡那條小魚,決定把小魚帶回家和她一起生活,小女孩花了好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媽媽,我沒有手,因為我從來沒用過手,所以它們消失不見了。我也沒有腳……不過,我的嘴巴非常、非常大哦。」 『如今看來,你不是什麼完美的孩子,而是毫無用處的琵琶魚。』 「媽媽、媽媽,我做錯什麼了嗎?請帶我回去…」 - 不知道你是否有聽過「都已經幾歲了,怎麼還這麼不會想」、「都長大了,應該
Thumbnail
覺得很幸運,偶然找到這套有聲書,一口氣聽完全部,覺得很有趣,雖然,抱歉我邊聽邊做其他事情,紀錄了一下提及的繪本,可能會有遺漏,希望還算周全,打算一一借來跟鵝子一起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這句話出自於一本可愛的繪本,某天lu媽接到電話,需要到學校當志工媽咪,而那天的任務是擔任故事媽咪,所以就展開了一連串的找繪本行動,在估狗(google)大神的協助下,發現了好多好書,而這本書名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在河邊抓到了一條小魚,她好喜歡那條小魚,決定把小魚帶回家和她一起生活,小女孩花了好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我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政大實小的狼師案,實小的家長,哪個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教養,哪個不是高學歷精英份子,為何,那些受傷的女孩得等到自己長大了、成年了,才能把小時候受到的侵害說出來...我不想在受害者身上灑鹽,我只是想著,會不會是曾經哪些事發生時,錯過了知道的機會,不斷的思考、看各家討論分享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要放手的故事,從筆觸與文字,我感受到為人母親的掙扎。父母對孩子的愛就是這樣,又想保護孩子,又想孩子長大。 我常常有感,繪本既照亮孩子的路,也溫暖媽媽的心。我們都試過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是不容有失。但原來,
Thumbnail
「媽媽,我沒有手,因為我從來沒用過手,所以它們消失不見了。我也沒有腳……不過,我的嘴巴非常、非常大哦。」 『如今看來,你不是什麼完美的孩子,而是毫無用處的琵琶魚。』 「媽媽、媽媽,我做錯什麼了嗎?請帶我回去…」 - 不知道你是否有聽過「都已經幾歲了,怎麼還這麼不會想」、「都長大了,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