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間要讓小小孩去學校嗎?(I)-合理的風險評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公共托嬰中心、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陸續公告抽籤結果,往年在這個時間點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而順利正取或遞補上的家長心中的喜悅更是像中樂透一樣。但今年很不一樣,因為疫情的關係,讓家長們面對孩子即將去上學這件事,欣喜之餘心中不禁浮現一個聲音:

"疫情還沒穩定,真的適合送孩子去上學嗎?"

  內在擔心的聲音就像討人厭的粉刺,一旦注意到,就怎麼擠都擠不完,其實心裡明白疫情短時間不會消失,也了解帶著孩子一直躲在家裡並非長久之計,因此,思考是否讓小小孩上學這件事,是目前不少家長所面臨的難題。

  在擔心浮現心頭的時候,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因應方式,查資料、跟伴侶或親友討論、打電話去相關單位了解新的對應政策、上網尋求其他家長的意見等,我看見許多家長都很努力為自己的孩子尋找「正確的答案」,深怕一步錯步步錯,因為沒有人願意孩子因為自己的決定而受到傷害。

  然而,關於尋找正確答案,我的想法是:正確答案的存在,是立基於問題具體且清楚。回想以前考試的經驗,基本上每個題目都有正確答案,但何以考完試,經過試題釋疑後,答案會有更動甚至送分?因為該試題出現模糊地帶,也就是說,當試題沒那麼清楚的時候,答案就可能有所不同。

  所以,如果連需要有正確答案的考試題目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答案,那回到「在疫情之下送小小孩去上學」的情況,要有正確答案又談何容易?因為這牽涉到更多不同的因素,所以,也許我們該努力的不是找一個正確答案,而是在擔憂之下,學習如何評估進而形成當下最適合的決定。

  會有上述的體悟,是因為我自己也有兩個小小孩,一個在托嬰中心,一個準備要上幼兒園,所以每到政府宣布是否解封的時刻,我都繃緊神經,因為一旦解封,我的孩子就要去上學了,但因為這是國內第一次面臨的情況,所以可參考的資料不多。為此,我查了不少國外的資料,來幫助自己評估家中的孩子是否適合去上學,在這裡分享兩個我感覺很有幫助的資料:

  首先,CNN在今年3月的報導《In-person school: Dr. Wen helps you decide if your children should go back》,記者訪問急診科醫生Leana Wen關於疫情間返校上課的想法,醫生表示會考量三個層面:

一、個人風險評估(individual risk):孩子或同住家人是否有人患有慢性病?家中是否有長輩同住?家中的高風險族群是否已接種疫苗?

二、學校環境風險評估(school environment):學校所在位置的社區傳播風險程度?學校防疫規定為何?與疾病管制署的規範是否有差異?

三、停課之後孩子遠距學習的情況如何?家長在家的工作狀態如何?

  另一個資料來自美國疾病管制署,其提供相關的檢核表(Back to in-Person Learning checklist)來幫助家長思考關於孩子回校上課的議題,內容大致包含:

一、家長是否清楚且認同學校在疫情下的「學習方式」及「防疫規定」

二、學校在「因應策略說明」及「解決家長疑慮」方面的溝通經驗是否讓人感到滿意

三、孩子是否有能力保護自己:例如,長時間正確配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四、孩子「往返學校的交通方式」,及該交通方式「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的措施」是否讓家長感到安心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幫助家長瞭解,在決定是否送小孩回去上學之前,有哪些風險是需要評估與考量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要不要送小孩回學校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是「家長的感受」,這個部分會分享在下一篇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維均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60會員
30內容數
陳維均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2025/05/05
探討母女關係的複雜面向,從韓劇《酒鬼都市女人們2》片段出發,分析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誤解與渴望,點出提升關係安全感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05
探討母女關係的複雜面向,從韓劇《酒鬼都市女人們2》片段出發,分析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誤解與渴望,點出提升關係安全感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21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做著一件非自願、缺乏動力的事情,卻又因為不甘心付出付諸流水,或抱持著試試看的想法而繼續堅持。文章以作者學習鋼琴的經歷為例,闡述了這種困境,並指出在迷惘中,持續嘗試,找到讓自己滿足的目標,進而持續進步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21
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做著一件非自願、缺乏動力的事情,卻又因為不甘心付出付諸流水,或抱持著試試看的想法而繼續堅持。文章以作者學習鋼琴的經歷為例,闡述了這種困境,並指出在迷惘中,持續嘗試,找到讓自己滿足的目標,進而持續進步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10
玩具熊的故事說明溝通在關係中的重要性,即使對方無法協助解決問題,簡單的交代也能避免誤會與不安。
Thumbnail
2025/03/10
玩具熊的故事說明溝通在關係中的重要性,即使對方無法協助解決問題,簡單的交代也能避免誤會與不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最近的幼兒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送託嬰的家長們相當焦慮不安。在選擇托嬰和幼兒園時,評估環境、安全、教育理念等方面是很重要的。除了政府提供的資訊外,也可利用社群和林明宗先生所創立的地圖來查詢相關資料。有多方面的資料及觀察,可幫助家長們做出更佳的決定。
Thumbnail
最近的幼兒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送託嬰的家長們相當焦慮不安。在選擇托嬰和幼兒園時,評估環境、安全、教育理念等方面是很重要的。除了政府提供的資訊外,也可利用社群和林明宗先生所創立的地圖來查詢相關資料。有多方面的資料及觀察,可幫助家長們做出更佳的決定。
Thumbnail
台中北屯爸媽們關心的焦點來了!本文整理了台中幼兒園招生攻略,包括入學年齡表、收費與報名方式,以及挑選適合幼兒園的方法。不僅如此,也提供幼兒園生活相關資訊,讓初次當爸媽的您可以安心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Thumbnail
台中北屯爸媽們關心的焦點來了!本文整理了台中幼兒園招生攻略,包括入學年齡表、收費與報名方式,以及挑選適合幼兒園的方法。不僅如此,也提供幼兒園生活相關資訊,讓初次當爸媽的您可以安心為孩子提前做準備。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看著電梯裡的公告,我意識到又到了幼兒園卡位的時間點,許多家長這時候應該又是心急如焚吧,我要說的,是我們家小子的經驗。 起出我和爸爸的想法很一致,覺得離家近的私幼是最方便可行的方案。沒有太多顧慮,小孩很順利的報到。中間發生了幾件事,讓我開始擔心,一次是他在幼兒園草皮跌倒,校方通知我這件事時表示「是他
Thumbnail
看著電梯裡的公告,我意識到又到了幼兒園卡位的時間點,許多家長這時候應該又是心急如焚吧,我要說的,是我們家小子的經驗。 起出我和爸爸的想法很一致,覺得離家近的私幼是最方便可行的方案。沒有太多顧慮,小孩很順利的報到。中間發生了幾件事,讓我開始擔心,一次是他在幼兒園草皮跌倒,校方通知我這件事時表示「是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Thumbnail
最近又是幼兒園的招生期, 這是我們幫孩子挑選幼兒園的經歷。回想他人生的第一個學期,公幼跟私幼都唸到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篇文章將分享我對於何時應該上幼兒園、公幼還是私幼、需不需要學雙語、幼兒園孩子最重要學的是什麼、還要面對的是孩子生病、孩子開始長出自己的世界等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