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蘿蔔一手棍子.讓人錯亂!!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到了今天才發現終於懂得.什麼叫做錯亂....
早些年公司開始經營起自有品牌.還好不嫌晚.其實一直以來都有自有品牌的商品在販售.只是一直沒有很強調而已.
然而.印象中直到某位主管.順著公司開始主推自有品牌時.順水推舟的要求在門市的我們要主動出擊.對於進來店裡的客人.多多介紹自有品牌.可以增加顧客的忠誠度.黏著度.讓用習慣的客人.只能回來這裡買.別處買不到. 一切看似合理.倒也真的合理.
但是後續的要求開始變得不同.讓一切原本的美好開始變樣.
小主管這樣的推行推出成績來了.大主管到公司報告時說明了這些事.當然也美化了一翻.獲得更高層主管的認同.也開啟了"鯰魚效應"利用我們的小主管表現去刺激其他的主管.開始相互較勁.追蹤數字.到後來一切全走了樣.客人進店一線人員只會推薦自有商品.想盡辦法讓客人帶走.換用自有商品.(因為地處偏遠.客人較少要業績就只能這樣了!!)一線人員的水深火熱的日子持續至今日...還在繼續.而且帶來的後果是.客人越來越少進店.越來越怕店員靠近........
當初的美好全變了調.而上頭的主管還不斷的再強調說自有商品的品質變好了.更具競爭力了.要多多推薦這樣才能留住客人.讓更多客人回購....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8%98%BF%E8%94%94%E5%8A%A0%E5%A4%A7%E6%A3%92
這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實體通路當然是首當其衝.然而更加天才的想法出現了!!
"O+O"許多年前馬雲說的新零售概念.線上加線下才是未來的趨勢.但這些話不是天才的地方!
能夠認同這樣的概念.尤其這次的疫情影響.線上消費大放異彩.當然要抓準時機啊!
而且沒將客人引導到公司的線上消費.客人在家就會到別的通路消費.這樣就會損失業績.(又開始一切都很合理了)
主管開始鼓勵門市要推行推薦進來的客人到線上購物.(沒看錯一開始是鼓勵!!)日子久了開始要求要幾個客人加入線上app.要求要有幾筆線上的訂單.也跟風的與外送平台合作.客人於線上購物立馬有外送人員到實體店門取貨送給客人.(在這疫情爆發之際.顧客減少到實體門市消費.所以每筆交易都很重要對吧!!)

但是 . but . しかし .

客人在線上的交易.完完全全跟實體門市沒關係.
前面說的APP.外送平台等等的交易.如果是在實體門市取貨給客人的.業績是直接算公司的.跟門市一點關係都沒有....
想當然公司對於門市業績的要求當然不會少的.今年的疫情開始到現在.業績從原本的有機會小小的贏過去年.到再爆發之際的現在.則有如跳水似的直直落下輸慘去年.
而每天還是不斷的再要求要把握機會增加業績.要巴拉巴拉的一大堆.....
站在公司的立場.想讓顧客喜歡自有商品增加忠誠度.提高獲利.這沒錯.
站在公司的立場.線上跟現下的業績都是算公司的.哪邊幫哪邊當然也沒錯!

錯的是.主管近乎瘋狂的要求要賣自有商品.賣到客人不進門.

錯的是.線上業績壓根跟門市沒關係.叫門市推客人上去買.
然後繼續檢討門市的業績...🤬🤬🤬


讓人錯亂的就在這.
一手說你說要讓客人的業績留在公司.這樣對公司才是有幫助.要讓客人養成線下來門市買.線上也到公司的平台買.徹底實現"O+O"這樣才是符合未來的趨勢.
而另一手卻是一直跟實體門市要求.檢討為何業績不好.為何ooxx都沒做好.沒把握進門的客人.等等的…
就像一手拿蘿蔔一手拿棍子.趕驢子般...驅使前進.
若是對基本員工就算了.或許主管交代的事做好就好.
但是對於實體門市的這些號稱管理職的員工而言.不是讓人感覺一頭霧水嗎???
明明是對的事.最後都會變了樣.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既然是要讓公司能生存下去.要所有人齊心努力.那就應該一起看盈虧才對.怎麼會是如此分別看待呢??
或許是自己想太多吧!
反正公司怎麼說就怎麼做.一天過一天.這樣或許會更自在!!

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6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啡贏不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喜歡海邊.或許將來能定居在有海的地方!!
今晚~~~ 沒有月亮.只有微風. 和稀疏的星星.
樹想想已經有好幾年沒去窩在實體書店看書了! 居住的城市裡.從早些年的大大小小書局差不多有6間左右.常去的有3~4間.但是多數時間是去買文具.用品等等.閒少在裡面翻書閱讀.(因為時間上不允許@@...)
40幾天的三級警戒.   (已經不想去記清楚幾天過去了!!) 多數的時間跟移動地點就是家裡->公司.公司->家裡的來回.跟偶爾去去賣場或是傳統市場採買.小7取貨.就沒多餘的移動地點了!!(夠乖吧!) 但是也因為這樣.看著新聞每天一直播...哪裡出現染疫案例幾個.哪裡傳出疑似案例.等等的....
你快樂嗎?你多久沒有開懷大笑了? 有問過自己這些話的.請進來坐坐.泡杯咖啡.來聊聊~
被關在家裡.減少出門.甚至不出門的日子裡.你獲得了什麼樣的技能呢?或是升級了什麼技能呢?  社群上有人的廚藝更加精進了.有人增加了烘培的技能.也有人獲得金手指的稱號(終於將許久未破關的遊戲結束了!)...等等的  啡 也提升了一個技能等級… 【吃貨】技能提升..😂😂😂😂
喜歡海邊.或許將來能定居在有海的地方!!
今晚~~~ 沒有月亮.只有微風. 和稀疏的星星.
樹想想已經有好幾年沒去窩在實體書店看書了! 居住的城市裡.從早些年的大大小小書局差不多有6間左右.常去的有3~4間.但是多數時間是去買文具.用品等等.閒少在裡面翻書閱讀.(因為時間上不允許@@...)
40幾天的三級警戒.   (已經不想去記清楚幾天過去了!!) 多數的時間跟移動地點就是家裡->公司.公司->家裡的來回.跟偶爾去去賣場或是傳統市場採買.小7取貨.就沒多餘的移動地點了!!(夠乖吧!) 但是也因為這樣.看著新聞每天一直播...哪裡出現染疫案例幾個.哪裡傳出疑似案例.等等的....
你快樂嗎?你多久沒有開懷大笑了? 有問過自己這些話的.請進來坐坐.泡杯咖啡.來聊聊~
被關在家裡.減少出門.甚至不出門的日子裡.你獲得了什麼樣的技能呢?或是升級了什麼技能呢?  社群上有人的廚藝更加精進了.有人增加了烘培的技能.也有人獲得金手指的稱號(終於將許久未破關的遊戲結束了!)...等等的  啡 也提升了一個技能等級… 【吃貨】技能提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什麼建議都聽進去,你就準備變成雜貨店 回想起剛開店的第一年, 我總是死死盯著專頁上的每個評論。 只要有任何的負面評論出現, 我就立刻大動肝火, 極度焦慮地嘗試解決問題。 好的時候低頭道歉,壞的時候金錢賠償, 無論是面對多不合理的條件,
Thumbnail
【發錯了,不滿意了,刪掉就好】 ─這些社群平台都是不用錢的,壓力不用那麼大 在過去十年中, 我的品牌經歷了三次轉型, 展現了成長和變化。 最初, 我以傳統行業為基礎,融入潮流和年輕風格, 打造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店面, 擺滿了各種吸引人的收藏品, 吸引了對時尚和流行文化感興趣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還在傳產的時候,遇到一任很會偷雞摸狗的老闆,當時,我們接到了一批免洗餐具的模具訂單,因為物件需要相當精密的加工,但他設備極其老舊,我是勸他花錢添設新工作機,反正這批訂單交貨後就回本了,但他就是不願意花錢。 而每當機器壞了,也是搬出他學徒時所用的方式,要我如此用舊時代的毫無效率的做事。 我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
Thumbnail
我算是很能夠接受各式各樣東西推薦的人,說難聽點就是腦波弱。通常跟我推銷東西一定能成功,我通常會看在推銷員辛苦的份上跟他們買;或是我覺得這樣東西我用得上,價格不太離譜,我也會買。 所以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非常的討厭推銷員,我曾經購買過的食品推銷員,他拖著沉重的保冷冰箱到我店門口推銷冷凍的年菜桌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送貨過程中的問題和反省,並提出了改進建議。建議店長A減少時間限制問題,合理送貨流程;組員B協助司機C減少上貨時間,縮短送貨流程;司機C提前安排送貨流程、評估交通時間並記錄流程,減少同事之間的誤判。同時提倡公司重視人才與效率,記錄流程是提供同事的參考與認知,減少錯誤的心理預期。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當妳嘗試過許多努力,但還是會遇到拒絕妳的客人,推銷產品沒有很順利的時候,跟我一起試試看種「種子」吧 ! 也當公司花了不少錢打廣告,業務也拜訪了許多的店家,但遲遲,試試看「想甚麼就給麼」的神祕武器吧 ! 主動上門的客人,不殺價直接講重點就成交 如果妳跟過去的我一樣,把殺價這件事情當作必要的事,那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什麼建議都聽進去,你就準備變成雜貨店 回想起剛開店的第一年, 我總是死死盯著專頁上的每個評論。 只要有任何的負面評論出現, 我就立刻大動肝火, 極度焦慮地嘗試解決問題。 好的時候低頭道歉,壞的時候金錢賠償, 無論是面對多不合理的條件,
Thumbnail
【發錯了,不滿意了,刪掉就好】 ─這些社群平台都是不用錢的,壓力不用那麼大 在過去十年中, 我的品牌經歷了三次轉型, 展現了成長和變化。 最初, 我以傳統行業為基礎,融入潮流和年輕風格, 打造了一個充滿魅力的店面, 擺滿了各種吸引人的收藏品, 吸引了對時尚和流行文化感興趣
Thumbnail
討論了個體與企業間的矛盾,企業主注重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而員工則更在乎個人福利感受。探討了在不同立場下的觀點分歧,同時也提到了顧客與店家的衝突,以及個體差異和過度分析的問題。最後分享了韓劇中的哲理,提醒讀者要勇於做選擇,不必追求不存在的答案。整篇文章的思想深刻,能啟發讀者思考不同立場下的對立。
還在傳產的時候,遇到一任很會偷雞摸狗的老闆,當時,我們接到了一批免洗餐具的模具訂單,因為物件需要相當精密的加工,但他設備極其老舊,我是勸他花錢添設新工作機,反正這批訂單交貨後就回本了,但他就是不願意花錢。 而每當機器壞了,也是搬出他學徒時所用的方式,要我如此用舊時代的毫無效率的做事。 我
現在服務的公司其實是代工廠起家,做久了品牌代工,就買了品牌license開始做品牌,在公司內部會分誰是O B M誰是O DM,但我的同事經常會抱怨品牌端為什麼要這麼多規範我們是品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多數的同事都會有心態,今天我已經握有品牌的license為什麼我還
Thumbnail
我算是很能夠接受各式各樣東西推薦的人,說難聽點就是腦波弱。通常跟我推銷東西一定能成功,我通常會看在推銷員辛苦的份上跟他們買;或是我覺得這樣東西我用得上,價格不太離譜,我也會買。 所以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非常的討厭推銷員,我曾經購買過的食品推銷員,他拖著沉重的保冷冰箱到我店門口推銷冷凍的年菜桌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送貨過程中的問題和反省,並提出了改進建議。建議店長A減少時間限制問題,合理送貨流程;組員B協助司機C減少上貨時間,縮短送貨流程;司機C提前安排送貨流程、評估交通時間並記錄流程,減少同事之間的誤判。同時提倡公司重視人才與效率,記錄流程是提供同事的參考與認知,減少錯誤的心理預期。
Thumbnail
疫情期間,實體零售店受到將近三年的影響,能夠撐過疫情的業者已感受到消費復甦的活力,消費者恢復親自上街購物,實體零售店正在捲土重來。另一方面,電商網站也必須思考如何結合現有實體店面的經營,保持後疫情時代銷售力道。根據疫情後實際觀察心得,與您分享以下幾點
Thumbnail
當妳嘗試過許多努力,但還是會遇到拒絕妳的客人,推銷產品沒有很順利的時候,跟我一起試試看種「種子」吧 ! 也當公司花了不少錢打廣告,業務也拜訪了許多的店家,但遲遲,試試看「想甚麼就給麼」的神祕武器吧 ! 主動上門的客人,不殺價直接講重點就成交 如果妳跟過去的我一樣,把殺價這件事情當作必要的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