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物理學上的“
測不准原理”和心理學上的“
觀測者效應”所揭示的那樣,
觀察伴隨著干擾,足夠接近的觀察伴隨著幾乎必然的干擾,而通過這種干擾,被觀察者將感知到觀察者。所以窺視的成立及持續,必須以一項鐵律為前提:被窺視者不能發現自己正在被窺視。即便雙方互為窺視者與被窺視者,一方也絕不可“看見對方正在看見”,並且還不可“看見對方看見了自己正在看見”。(關於這段繞口令的概念區分,可參考
陶哲軒. The blue-eyed islanders puzzle. WordPress, 2008中關於
“公共知識”和“共有知識”的辨析。)這幾乎是一則近乎“老將不能見面”式的規條。
任何窺視的目光,當它與被窺視者的目光相遇,敘事就必將坍縮,猶如正反電子對撞後的湮滅。《後窗》中,鏡頭保持隨人類眼動的方式運作,當推銷商的雙眼直視鏡頭,也就是與男主角四目交匯的時刻,劇情也就迎來了最後的高潮(圖 11左)。男主角打上石膏的第二條腿,預示著他似乎陷入了一個,在被真相之火燒成的灰燼中重生的涅槃輪回。沒錯,就是那個直視鏡頭的陰暗眼神,它揭示出上述鐵律與攝影師經常對生手演員吼叫的“不要看鏡頭”之間,有著怎樣的共通關係。
攝影的藝術,就是“讓相機不存在”的藝術。而當一個演員看向鏡頭,他的目光就確證了相機的存在,進而把躲在相機後面的攝影師提到了惴惴不安的存在當中,就像一個人走在大街上,衣服突然消失了。赤裸的存在是危險的。《
三體》當中,一組表明“存在於何處”的坐標數據,就足夠並且必然毀滅一個文明。這也就解釋了,從國產電視劇的經典之作《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到日本情色片的至尊典藏《
色欲迷牆》《
戀之欲室》,窺視者對待被窺視者,須像時空穿梭者對待另一個時空中的自我那樣,死守“不可被其所見”的原則,不然,要麼坍縮於該隱對約伯所犯的罪,要麼坍縮于亞當和夏娃共犯的罪。
希區柯克更將《後窗》上升到哲學的高度,變成了一出“
元電影”。電影裡的螳螂窺覦蟬,而坐在熒幕前的黃雀則同時窺覦二者。對男主角而言,那些方形的窗洞,何嘗不像一個個自由切換的電影頻道?而觀眾在“
第四面牆”上鑿孔,審視角色的一顰一笑,有時甚至審視他們的性,這又與窺視何異?男主角的行為,超越電影文本而向外遞歸到這一文本的觀看過程。推銷商投向男主角的目光,在同一時刻“
打破第四面牆”投向了觀眾(圖 11左)。當人們坐在影院的黑暗中,暫時自以為安全地窺視熒屏,電影卻以無數隱喻,回報觀眾以從能指到所指的窺視。
現實與虛構,觀眾與角色,看與被看,形成一種毛骨悚然的無窮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