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把這本書單純歸類為親子書,是沒錯。這幾年「薩提爾模式」是親子、新手父母的熱門話題,但歸根結底,薩提爾模式影響的不只親子,還包含自我對話、追溯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甚至是身邊或未來的伴侶經營。
薩提爾模式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山理論」。人如何覺察自身需求既而認識、體悟自己的不足並學習接受的一種審視自身的方法。
至於書中內容,主要提到的當然還是親子關係的處理,但這樣的親子關係,我想並不需要侷限於有小孩的父母,同樣也是長大後的我們,再回顧童年時,仍依稀找到自己當年成長的影子,繼而能去梳理如今與伴侶、家人的應對關係。

讓問題跑一會兒

作者舉例有次家族旅遊,大女兒和小女兒從第一天就開戰,一路水火不容。而父母看見孩子爭吵不休,一忍再忍,終至暴怒。通常會出現的傳統對話模式是:
「誰再吵就下去,不准坐我們的車!」
父母看似把問題丟回給孩子,眼不見為淨,通常能取得一時半刻的寧靜,但這種一心想要「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對話,其實更容易適得其反、火上加油。最大的衝突點仍是孩子的情緒未被適當的處理,他們害怕父母的權威,而選擇暫時壓抑自身張揚的情緒。
作者建議此時試著尋找合適的破口介入孩子的紛爭。而介入前,大人要先穩住自己情緒,彼此情緒都穩定以後,有效的親子溝通才會開啟。

聽核心:傾聽、複誦、核對

這是書中提到的一個很重要的溝通技巧。
聆聽孩子的聲音,藉由複誦孩子提出的問題去理解他心底真正的聲音,並且反覆核對這是否是孩子想表達的意思。這一段的重要性,在於這是和孩子交心交談的重要關鍵。因為父母的姿態往往是「上對下的模式」,一種權威的象徵。
書中有一段話說,「當父母想透過強制手段,讓孩子捨棄生存的本能時,這已經是家庭裡統治者和生存者間的搏鬥。」
孩子為了能得到認同、能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反抗、不鬥爭。也就是我們常見到孩子的吵鬧、反駁、或者頂嘴的表現。
比如生活中到大賣場、超市、百貨公司,玩具櫃位常會傳來孩子們嚎啕大哭的聲音,有的甚至躺在地上耍賴不走,而父母如果採取權威姿態,只想「解決」問題,而非「理解」問題,僵持的雙方,最終就是我們常看見的,父母威逼下被拖著走,不然就是父母撇下孩子,作勢離去,然後小孩哭得更大聲。(當然也可能是父母無奈下買了小孩想要的東西,解決一時難關,只是日後的無限循環,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再往年齡更大的孩子延伸,好比打電動時間的控管、寫功課無法準時完成、三催四請要孩子趕快來吃飯、手足間的爭吵等等,都會需要使用到這個溝通技巧。
家庭、職場,有人的地方其實都是戰場。因此作者建議,處理親子間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別急著去解決。解決問題之前,還有很多孩子心底的謎團等著大人去釐清。

心口一致的訊息傳遞

再來談談大人的情緒處理。比如丈夫晚歸,明明是好不容易等到丈夫回家,嘴巴卻毫不留情:「你還知道要回來啊?」
心裡最底層的訊息是想要丈夫趕快回來,自己卻受到情緒影響而整個變調。
最原始的訊息背離本意後,進而以一種傷害性的情緒語言來表達,很多爭吵的源頭都來自於此,所以面對孩子的時候,不要讓愛孩子的原意成了責怪。好比看到孩子跌倒、或是大庭廣眾下耍賴哭鬧,有時會聽到小孩的父母說「不是要你小心點嗎?」、「走路都看不路?」、「你再哭!再哭就不要你!」
原本是擔心孩子、愛孩子的心,受到情緒影響後,徹底的偏離原意。

陪伴孩子生出決斷力

孩子對時間、空間的認知跟我們有所不同,特別是年齡偏小的孩子,比如再玩兩次、再玩五分鐘、再跑三圈…幼兒的概念跟我們有落差,對於時間的明確分界並不完全理解,可能你的五分鐘,是他認知的十分鐘。
因此作者建議將決斷權還給孩子。當你與孩子約定好以後,選擇用鼓勵跟提醒的方式,由孩子主動提出結束的時間或選擇離開眼前充滿誘惑的玩具,對幼童而言,是長大的里程碑,學習承擔責任亦或是承諾的開始。

冰山的養成(主要解釋薩提爾模式結構)

冰山的各個層次: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
期待可謂當中的關鍵。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日常生活則好比跟朋友約了好久一次的聚會,你興致勃勃的打扮準備前往,朋友當天卻臨時有事取消,心底的失落跟抱怨可想而知。而當這樣的期待生成,卻獲得令人失望的結果,我們又該如何去承受心底不滿的情緒?這就是作者接下來提到的。

接納失落的能力

學會接納期待落空的心情。這讓我想起有一次讀到一段話,大意是說,三十幾歲的大人並不是真的比二十幾歲的人世故,只是面對難題或困境時,能比他們更不慌張一些,或是比他們更懂得掩飾慌張罷了。意思在說,年長的人心底的慌張並不少於年紀輕的,只是歲月和時間的歷練,讓我們更有餘裕去應對。
好比人是群居的動物,很難離群索居,可是學會面對心中的孤獨,遠比外在的孤獨要困難得多。審視自己的內心,並學習接納、直視挫敗或不堪的自己,都是人生的一個課題。
當你讀完整本書以後,不得不說,受益良多,但學習不易,因為情緒是魔鬼,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駕馭,儘管我們已是法律規定上的成年人,仍是常有被情緒左右的時刻。不管是面對每天工作的重重難關,關關難過關關過後,依舊無法減弱的疲憊感,下班後又要照料孩子、處理各種繁雜的家務,怒火很容易一觸即發。
我想,這也是在書的最後,撇除了這些實際運用的理論跟辦法後,作者仍表示,對於孩子的教養,「愛,是唯一的方式」這個簡潔而有力的提醒。

尾聲

有個女孩曾跟作者提及,因為父親長期在家中缺席,與母親相依為命,儘管她努力讀書仍表現不好,時常受到母親責罵,但她能明瞭母親心中的為難,一直很希望能修補母女關係。她問,怎麼做才好?
作者說只有三個字,我愛你。不管你面對親愛的人給予的任何難題,坦率的付出你的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我想了想,對,也不對。不是每一份愛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報,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適合並理解他的父母。而如果我們剛好擁有了,那我們能與父母互相成長,學會去愛一個人,並體會真正被愛的感覺。如果我們剛好沒有,那我們能做的也只有付出愛,但卻無法奢望回報或肯定。但這也同樣是本書以外的另一個親子課題了。
avatar-img
15會員
15內容數
三十之後,人生像是一個分水嶺,職場、人際、情感、各種關係與見解宛如一次大洗牌。往後的四十、五十、六十以後,人生又再踏入另一個視野。紀錄人生與日常,你也三十以後嗎?還是青春以上,初老未滿呢?進來看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有想過如何在生命的風浪中保護最脆弱的心嗎?當家庭的航向需要改變,對話的方式成為了溫柔的力量。 談論離婚這件事時,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決定,同時,也產生愛的不同面貌。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在風浪來襲時,如何用愛為孩子指引一片安穩的海域。 和孩子溝通父母離婚:溫柔的力量 在
Thumbnail
本文介紹薩提爾女士提出的冰山模式,探討人的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在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此外,還介紹了四種應對姿態,以及如何從一致性的姿態為自己負責,達到內外一致的理想。探討如何從親子教養關係中進一步瞭解姿態對溝通和情境的影響。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有想過如何在生命的風浪中保護最脆弱的心嗎?當家庭的航向需要改變,對話的方式成為了溫柔的力量。 談論離婚這件事時,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決定,同時,也產生愛的不同面貌。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在風浪來襲時,如何用愛為孩子指引一片安穩的海域。 和孩子溝通父母離婚:溫柔的力量 在
Thumbnail
本文介紹薩提爾女士提出的冰山模式,探討人的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在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此外,還介紹了四種應對姿態,以及如何從一致性的姿態為自己負責,達到內外一致的理想。探討如何從親子教養關係中進一步瞭解姿態對溝通和情境的影響。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