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哲學︱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活品質常被用來表達「物質上的品質」,其實,生活品質更適合被定義為「身心被滿足的程度與品質」。世俗的塵念總是錯綜複雜,人們不斷地在擁有與失去之間認識自己,想擁有的太多,失去便為此痛苦不已。不禁想起,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我不需要的東西」。
不止是東西,許多人事物、情緒、慾望,或許也是多餘的,只是我們卻為此疲於奔命,追求並不需要的東西。好比說,身體喜歡粗茶淡飯和原型食材,花俏的食物對身體而言是負擔,於是,身體抗議著: 「原來人類製造了這麼多我不需要的食物」。
如果想要提高「生活品質」,可以練習從「減少購買不需要的物品」開始,將不需要的慢慢地捨棄。接著,練習「減少生活中的事情」,不將別人的人生與他應負的責任一肩扛下。最後,我們可以選擇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方式、頻率與距離,字短情長,所有的緣分都是玫瑰,不能過於用力緊握。
我們買不起也留不住全部,面對生活中的瑣碎、激情與紛擾,不妨練習清醒的選擇,和毫無懸念的捨棄,認真關注在自身實際的身心需要,便能不在意他人的眼光與批判,一步一步讓自己過得更優雅自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幸福感似乎不容易獲得,特別越是想從外界而非內在獲得。希臘哲學家麥特羅多魯斯說:「得於我們自身的幸福,要比我們從外界獲取的更偉大」,換句話說,幸福感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內在機制」,而非來自外界的繽紛與刺激。 當人們遇上問題時,通常會花費金錢與心力去探索單一問題,目的是想克服與解決。因此,當我們發現心裡有
    青春是絢爛簇擁的夜景,而遺憾是孤單的長途旅行。在屬於你的城市荒島上,有沒有一首歌,能讓你感到《心動》?  令人心動的,總是人事物的本質,像晶瑩剔透的水晶,閃耀著獨特而遮掩不住的芒光,沒有多餘的防備、沒有看不清的利益、沒有美麗的誤會,相遇就註定了永恆的掛念。可惜,該如何去愛,都是後來才知道,一不小心,
    每當忙碌到無暇旅行時,我的內在就會燃起對於美景的強烈渴望,這個時候,我會欣賞許多攝影作品,以解心中的渴。陳飛的攝影作品非常令人陶醉,時而銳利、時而柔潤,富有朝氣、張力、意境,個人非常喜歡。 猶記已故的齊柏林導演大作《看見台灣》,那是我從未有過的美好觀影體驗。偉大的攝影作品不僅止於記錄,還能幫助人們從
    迷因文化在近年來蔚為流行,成為各大社群重要的素材與養分,網友們喜歡轉分享幽默有梗的圖、文字或影片,讓迷因迅速在網路上擴散,獲得大量的關注與共鳴。 共鳴,永遠是藝術的價值 共鳴,永遠是藝術的價值。我偶爾也會看迷因文,但快感總稍縱即逝,記憶點也不深刻,對我而言,彷彿投入於閱讀的時間總和收穫成正比。創意幽
    疫情曾讓各大城市瀰漫著陰鬱壓抑的氛圍,眾人承受著不能承受之重與輕,不禁令人想起挪威藝術家孟克(Edvard Munch)的偉大名畫《吶喊》,不論時光如何更迭,人們經常會透過創作,抒發出不想說的情緒,任由劇烈的情感如暴風雨般縱情於作品之中。 在《吶喊》裡,天空佈滿火紅的血色,身體扭曲而沒有頭髮的的角色
    《小王子》裡的玫瑰,雖然不完美,卻是小王子在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玫瑰,他最後發現再多的玫瑰都比不上那朵屬於他的玫瑰,因為他曾經如此地細心澆灌她,彼此羈絆馴服,成為對方的意義。 儘管小王子曾經離開玫瑰,思緒迷了路,卻也更看清什麼才是最珍貴的東西。就像小王子所說:「只有用心看才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
    幸福感似乎不容易獲得,特別越是想從外界而非內在獲得。希臘哲學家麥特羅多魯斯說:「得於我們自身的幸福,要比我們從外界獲取的更偉大」,換句話說,幸福感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內在機制」,而非來自外界的繽紛與刺激。 當人們遇上問題時,通常會花費金錢與心力去探索單一問題,目的是想克服與解決。因此,當我們發現心裡有
    青春是絢爛簇擁的夜景,而遺憾是孤單的長途旅行。在屬於你的城市荒島上,有沒有一首歌,能讓你感到《心動》?  令人心動的,總是人事物的本質,像晶瑩剔透的水晶,閃耀著獨特而遮掩不住的芒光,沒有多餘的防備、沒有看不清的利益、沒有美麗的誤會,相遇就註定了永恆的掛念。可惜,該如何去愛,都是後來才知道,一不小心,
    每當忙碌到無暇旅行時,我的內在就會燃起對於美景的強烈渴望,這個時候,我會欣賞許多攝影作品,以解心中的渴。陳飛的攝影作品非常令人陶醉,時而銳利、時而柔潤,富有朝氣、張力、意境,個人非常喜歡。 猶記已故的齊柏林導演大作《看見台灣》,那是我從未有過的美好觀影體驗。偉大的攝影作品不僅止於記錄,還能幫助人們從
    迷因文化在近年來蔚為流行,成為各大社群重要的素材與養分,網友們喜歡轉分享幽默有梗的圖、文字或影片,讓迷因迅速在網路上擴散,獲得大量的關注與共鳴。 共鳴,永遠是藝術的價值 共鳴,永遠是藝術的價值。我偶爾也會看迷因文,但快感總稍縱即逝,記憶點也不深刻,對我而言,彷彿投入於閱讀的時間總和收穫成正比。創意幽
    疫情曾讓各大城市瀰漫著陰鬱壓抑的氛圍,眾人承受著不能承受之重與輕,不禁令人想起挪威藝術家孟克(Edvard Munch)的偉大名畫《吶喊》,不論時光如何更迭,人們經常會透過創作,抒發出不想說的情緒,任由劇烈的情感如暴風雨般縱情於作品之中。 在《吶喊》裡,天空佈滿火紅的血色,身體扭曲而沒有頭髮的的角色
    《小王子》裡的玫瑰,雖然不完美,卻是小王子在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玫瑰,他最後發現再多的玫瑰都比不上那朵屬於他的玫瑰,因為他曾經如此地細心澆灌她,彼此羈絆馴服,成為對方的意義。 儘管小王子曾經離開玫瑰,思緒迷了路,卻也更看清什麼才是最珍貴的東西。就像小王子所說:「只有用心看才看得清楚,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裕的時代,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中不斷的整理、購物與丟棄,讓人忍不住思考:我是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被周圍的環境牽著走?以下是一場自我與生活的對話,希望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 什麼是斷捨離? 斷捨離是不是要丟掉所有舊物,才能擁有「極簡的生活」? 極簡生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度消費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讀者將瞭解到物質慾望如何導致負面情緒,並提供簡單生活的建議,降低消費壓力。透過對比美國消費文化,文章揭示了租倉儲空間的現象,反映了現代人對物質的依賴。 最終,呼籲大家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消費,實現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一套生命哲學,而斯多噶哲學提供了一套集結理念與實踐的活用哲學。其特色有三:1. 以寧靜的心靈接納無法改變的命運、2. 以勇氣面對可以改變的人生、3. 以智慧區別可以改變的以及不能改變的。生命不只有限的,而且受自己掌控的事情又少之又少。當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時,將限有的時間投注在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裕的時代,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中不斷的整理、購物與丟棄,讓人忍不住思考:我是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還是被周圍的環境牽著走?以下是一場自我與生活的對話,希望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看見內心真正的需求。 什麼是斷捨離? 斷捨離是不是要丟掉所有舊物,才能擁有「極簡的生活」? 極簡生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度消費對生活滿足感的影響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性。 讀者將瞭解到物質慾望如何導致負面情緒,並提供簡單生活的建議,降低消費壓力。透過對比美國消費文化,文章揭示了租倉儲空間的現象,反映了現代人對物質的依賴。 最終,呼籲大家以更理性的態度面對消費,實現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在匱乏時代,人們的生活仿佛一場無止境的追逐,追逐著那有限的資源,追逐著那稀缺的幸福。擁有多少資源,似乎成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唯一標準。那時,物質匱乏,簡單的一餐飯、一件新衣,甚至是一個溫暖的住所,都是奢侈品。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為了明天的生計而努力,每一分一秒,都被迫面對生存的壓力。
    Thumbnail
    在這個物質充斥的世界,我們常常面對無數的選擇:最新款的手機、琳琅滿目的服飾、無盡的美食選項……似乎每一樣都在呼喚我們去擁有。然而,如果什麼都想要,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壓力大時,心裡充滿買東買西的念頭。然而,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人生整理法》啟發我,學會斷捨離,享受心靈解脫。這篇文章分享我首次進行斷捨離的感受,體會到擁有的少才是真正的幸福。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一套生命哲學,而斯多噶哲學提供了一套集結理念與實踐的活用哲學。其特色有三:1. 以寧靜的心靈接納無法改變的命運、2. 以勇氣面對可以改變的人生、3. 以智慧區別可以改變的以及不能改變的。生命不只有限的,而且受自己掌控的事情又少之又少。當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時,將限有的時間投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