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最讓人感到害怕-當憂鬱來襲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農曆七月是個令人充滿敬畏的月份,閩南、臺灣一帶將之稱為鬼月,在這個月不辦各種喜慶之事,惟恐將孤魂野鬼引進門。為了避免招來好兄弟,不少人在這個月份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盡本分的做好每件事,該普渡就普渡,不該晚上曬衣服就不要曬,因為:

看不見的最讓人感到害怕。

慶幸的是,農曆七月只佔了一年之中的1/12,所以離開這個月份之後,我們的不安也能稍稍放下。但有些人的生活就沒那麼幸運,他們可能時不時就要與這份不安、害怕共處,而引發不安、害怕的原因來自憂鬱。關於憂鬱,哈利波特系列裡有個角色描繪的非常到位,這個角色是這麼形容的:

催狂魔

是世上最醜惡的東西之一。它們在最陰暗、最污穢的地方出沒,它們在腐爛和絕望中生活,它們把和平、希望和快樂從周圍的空氣中吸走。就連麻瓜也能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儘管麻瓜們看不見它們。催狂魔靠近時,所有美好的感覺,所有快樂的回憶都會從你身上被吸走。如果可能的話,催狂魔會一直把你吸到跟它一樣……沒有靈魂。你只剩下一生中最壞的經歷。
憂鬱有時候說來就來,來得時候讓人感覺沒有希望也沒有動力,但有憂鬱的感覺不是件壞事,比較棘手的反而是在憂鬱的狀態下出現的自我批評,比如說:
我是一個失敗者
我連這個都做不到,真沒用
我不值得被愛
我沒有辦法好起來
我很糟糕……………………………...
這些自我批評的聲音就像催狂魔不留情的攻擊,在最脆弱的時候,讓人覺得這些批評就是事實,侵蝕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而當人把這些對自己有害的想法當真的時候,就只會使難過的感受跟自我批評間的連結更加牢固,因而陷入痛苦的循環。
在【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這本書裡提到
不快樂本身並不是問題-只要人活著,它是與生俱來不可避免的部分,反而是那些會被不愉快的情緒所引發的負向自我觀點,才是困住我們的罪魁禍首。
可以試著回想曾經情緒低潮的經驗,以及當下對自己、所處環境及未來的看法,不難發現,這些看法跟非處於情緒低潮的你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情緒狀態下對自己的看法會有不同的情況,似乎也在告訴我們:那些憂鬱所引發的自我批評不能真的太當一回事。
自我批評就只是一些想法,即便這些想法在陷入憂鬱的時候幾乎真實的讓人無法反駁,但這些想法只是情緒低落會出現的一種思考模式,就好像感冒了會有流鼻水、咳嗽等症狀一樣,感冒過了,症狀就會逐漸好轉;情緒低落的時候會出現自我批評的聲音,等情緒好一點,這些聲音也會隨之淡去。
所以,當憂鬱來襲時,可以試著提醒自己:
那些自我批評的想法只是憂鬱帶來的副作用,若把這些想法照單全收反而讓人容易陷入持續的、憂鬱的迴圈,接著再溫柔地告訴自己:想法就只是想法,不代表任何真相。
貼心小提醒:如果情緒起伏不定或低潮持續一段時間,還是建議尋求專業的協助喔!
文章參考資料:
中文版《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劉乃誌等譯,心靈工坊,2010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維均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是不是也曾經出現過想休息卻不能休息的感覺? 面對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常告訴自己:再撐一下,事情做完就可以休息了? 可是,日常生活中有個奇妙的定律:總是有源源不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事情等著我們處理,所以,隨著待辦清單不斷增加,好好休息這件事彷彿遙不可及,尤其在忙到焦頭爛額的情況下,休息更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曾經受過的傷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經驗當中呢? 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為什麼時間沒有沖淡它呢? 因為實務工作,讓我有機會聽見不同人的故事,也因此發現創傷其實存在不少人的生命經驗裡。從災難事件、家暴、性侵/性騷到童年忽視、關係霸凌、失戀等,可以說是無所不在...
    理性的評估幫助我們有依據的去區分已經做到的及尚未做到的部分,尚未做到的就待核對、了解及溝通。而在核對、了解、溝通的過程中,不少人會出現負向的感受,而負向感受會讓我們在做決策時容易趨避當下令人煩惱的事,也就是說,家長可能因為經驗跟感覺不好而很快地做一個決定...
    最近公共托嬰中心、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陸續公告抽籤結果,往年在這個時間點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而順利正取或遞補上的家長心中的喜悅更是像中樂透一樣。但今年很不一樣,因為疫情的關係,讓家長們面對孩子即將去上學這件事,欣喜之餘心中不禁浮現一個聲音: "疫情還沒穩定,真的適合送孩子去上學嗎?"
    "我不想去公司上班,每天要接觸好多人,我害怕萬一確診,那我的家人也很危險” "我身體本來就不好,若有個閃失,我害怕會很嚴重…” "現在手上的工作都停掉了,若再繼續沒有收入,我害怕生活會過不下去"   疫情快速蔓延,打亂許多人的生活步調,負向情緒隨之升起,讓人感到措手不及...
    你是不是也曾經出現過想休息卻不能休息的感覺? 面對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常告訴自己:再撐一下,事情做完就可以休息了? 可是,日常生活中有個奇妙的定律:總是有源源不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事情等著我們處理,所以,隨著待辦清單不斷增加,好好休息這件事彷彿遙不可及,尤其在忙到焦頭爛額的情況下,休息更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曾經受過的傷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經驗當中呢? 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為什麼時間沒有沖淡它呢? 因為實務工作,讓我有機會聽見不同人的故事,也因此發現創傷其實存在不少人的生命經驗裡。從災難事件、家暴、性侵/性騷到童年忽視、關係霸凌、失戀等,可以說是無所不在...
    理性的評估幫助我們有依據的去區分已經做到的及尚未做到的部分,尚未做到的就待核對、了解及溝通。而在核對、了解、溝通的過程中,不少人會出現負向的感受,而負向感受會讓我們在做決策時容易趨避當下令人煩惱的事,也就是說,家長可能因為經驗跟感覺不好而很快地做一個決定...
    最近公共托嬰中心、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陸續公告抽籤結果,往年在這個時間點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而順利正取或遞補上的家長心中的喜悅更是像中樂透一樣。但今年很不一樣,因為疫情的關係,讓家長們面對孩子即將去上學這件事,欣喜之餘心中不禁浮現一個聲音: "疫情還沒穩定,真的適合送孩子去上學嗎?"
    "我不想去公司上班,每天要接觸好多人,我害怕萬一確診,那我的家人也很危險” "我身體本來就不好,若有個閃失,我害怕會很嚴重…” "現在手上的工作都停掉了,若再繼續沒有收入,我害怕生活會過不下去"   疫情快速蔓延,打亂許多人的生活步調,負向情緒隨之升起,讓人感到措手不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鬼月的大環境與磁場 每年都會引起情緒的負面波動 煩躁.易怒.暴躁.不安.哭泣 破壞.重構欲種種 自制力變弱許多 只能說服自己 過了就好 下班後 適當休息 早點睡 這缺陷 讓人難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農曆七月的真實故事,男主角阿土伯因為面對乾旱的農田而不得不在夜晚偷偷灌溉,卻在途中發生一些驚悚經歷。這些看似平常也會遇到的事,但是在鬼月特別有感,不得不說凡事心理因素會影響結果,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嚇得半死。
    Thumbnail
    七月俗稱鬼月也稱盂蘭盆節(這名稱雅緻) 想拿這“鬼”這關鍵字作專題(或有重複系列筆記,請鑑諒!謝謝!): 魔鬼是個紳士,從不涉及不歡迎的場合……林肯。 魔鬼的辯白:你不可光聽信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英 反諷作家 山謬 巴特勒(1835~1902)著:EREWHON(烏托邦式反諷小說
    Thumbnail
    我不確定自己的憂鬱程度,是否到了所謂的憂鬱症?最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明明昨天心情還算開朗,天氣也很好。今天的心情,卻隨著灰暗的天空,突然變得憂鬱。 也許太用力想活著了。太用力想把燈籠椒的中間部分拔出來,結果種子噴灑出來。太用力想讓自己在方格子重新站起來,結果還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打趴在地。
    週日的傍晚,我哭得驚天動地,如果真的有辦法撼動天地,或許我不會感到那麼無助。最後我只想要母親來陪陪我,溫柔的和我說話,我就好了。 哭泣的理由可能是新工作的壓力,也可能是感冒的不適,或者是覺得自己被忽視,找不到確切的理由最終只能歸諸於疾病。 起起伏伏的躁鬱情緒是妖怪,我被妖怪附身得很痛苦,
    Thumbnail
    跟你感覺每過一陣子都得跟自己的魔鬼搏鬥,你帶來的未知感實在是太強。我真的很討厭自己情緒不穩定、受別人的一舉一動牽動的感覺。 「原來我還是如此的軟弱。」這是每次我面對自己的魔鬼的時候的感受,每次魔鬼的侵擾都讓我很想遠離這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不複雜的一切,我只想回到沒有人打擾的平靜的生活中。
    Thumbnail
    閱讀了《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剛好看到某一篇內容敘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氣,大多都是不該生的氣,作者將其分為四類:一、別人在無意間的情況下讓你生氣;二、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犯下的錯誤;三、根本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四、不真實的流言不值得生氣。而生病是歸在第二類。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
    鬼月的大環境與磁場 每年都會引起情緒的負面波動 煩躁.易怒.暴躁.不安.哭泣 破壞.重構欲種種 自制力變弱許多 只能說服自己 過了就好 下班後 適當休息 早點睡 這缺陷 讓人難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發生在農曆七月的真實故事,男主角阿土伯因為面對乾旱的農田而不得不在夜晚偷偷灌溉,卻在途中發生一些驚悚經歷。這些看似平常也會遇到的事,但是在鬼月特別有感,不得不說凡事心理因素會影響結果,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嚇得半死。
    Thumbnail
    七月俗稱鬼月也稱盂蘭盆節(這名稱雅緻) 想拿這“鬼”這關鍵字作專題(或有重複系列筆記,請鑑諒!謝謝!): 魔鬼是個紳士,從不涉及不歡迎的場合……林肯。 魔鬼的辯白:你不可光聽信一面之詞,你們所讀的書都是神寫的……英 反諷作家 山謬 巴特勒(1835~1902)著:EREWHON(烏托邦式反諷小說
    Thumbnail
    我不確定自己的憂鬱程度,是否到了所謂的憂鬱症?最近的心情,像天氣一樣陰晴不定。明明昨天心情還算開朗,天氣也很好。今天的心情,卻隨著灰暗的天空,突然變得憂鬱。 也許太用力想活著了。太用力想把燈籠椒的中間部分拔出來,結果種子噴灑出來。太用力想讓自己在方格子重新站起來,結果還是被自己的無能為力打趴在地。
    週日的傍晚,我哭得驚天動地,如果真的有辦法撼動天地,或許我不會感到那麼無助。最後我只想要母親來陪陪我,溫柔的和我說話,我就好了。 哭泣的理由可能是新工作的壓力,也可能是感冒的不適,或者是覺得自己被忽視,找不到確切的理由最終只能歸諸於疾病。 起起伏伏的躁鬱情緒是妖怪,我被妖怪附身得很痛苦,
    Thumbnail
    跟你感覺每過一陣子都得跟自己的魔鬼搏鬥,你帶來的未知感實在是太強。我真的很討厭自己情緒不穩定、受別人的一舉一動牽動的感覺。 「原來我還是如此的軟弱。」這是每次我面對自己的魔鬼的時候的感受,每次魔鬼的侵擾都讓我很想遠離這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不複雜的一切,我只想回到沒有人打擾的平靜的生活中。
    Thumbnail
    閱讀了《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剛好看到某一篇內容敘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氣,大多都是不該生的氣,作者將其分為四類:一、別人在無意間的情況下讓你生氣;二、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犯下的錯誤;三、根本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四、不真實的流言不值得生氣。而生病是歸在第二類。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