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子見南子

    師友來問: 葉老師:我最近想起「子見南子」的故事,當時南子名聲這麼差,見南子必會遭人非議,為何孔子仍然去見呢?我找過論語和史記孔子世家原文,都找不到解釋,只有「不得已」三個字。為何孔子不堅持拒見呢?難道孔子也為了求官去擦鞋嗎?
    是呀!關於「子見南子」這個故事,當年講過好幾次了,難得能再想起而又能反覆思考,那就累積成自己的文化涵養了。
    孔子當然不會為了求官而去擦鞋啦,要求官,留在魯國當大司寇兼處理國相就得了,何苦要棄官離開魯國呢?
    這個問題,也許其他人也想知道,故重刊舊文,以饗諸君。
    孔子見衛靈公夫人---南子這個故事,相信許多同學都聽過。事緣孔子和弟子們獃在衛國多時,一直都得不到衛靈公的任用,理由就是因為南子要孔子先拜見她,藉孔子的德高望重來抬高自己的聲望。可是,南子本身私德有虧,名聲不好,而且又那樣把持衛國的政治,所以孔子一直遲遲不肯拜見南子。可經過多次推辭,內心總有點兒過意不去;再者,千里迢迢來到衛國,還是希望有國君能實現孔子的政治抱負;退一步想想,好歹也得為學生們將來的前途著想。而且,在《論語》有一則記載孔子的話:「…一塊堅硬的石頭,怎麼磨也磨不破;一塊真正的白玉,如何染也染不黑…」,所以,孔子認為在哪個時候見見南子,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子路卻表現出非常的不滿,認為老師委屈自己去見哪個私德有虧的女人,實在不應該。子路哪樣的想法,不能說不對,只是輕率而已。子路的剛烈直率的性情,直把孔子逼得無話可說。最後孔子只得發誓地說:「要是我有什麼歪念的話,老天爺會厭棄我的、老天爺會厭棄我的。」 (原文: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26】)
    從這一段師生相待的實例中,我們看到師生兩人各如其分:學生認為老師在德行上不對,雖稍有輕率,但至少能不委屈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而坦率表現;老師則雖問心無愧,卻也能諒解學生的表現而作出相應的真誠坦白。可見,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在輩分上雖則長幼有序;可在德行的要求上,彼此還是平等的。 (謹識於二零零五年六月十五日晚上)
    2021-9-19謹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