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二三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能否稱現在為『後疫情時代』仍是未知數
看不到疫情的盡頭,那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自從因疫情而改成居家辦公已有一年九個月了,從剛開始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出現的恐慌,到現在的處之泰然,這些日子以來,心情是像看恐怖片一般,時而害怕,時而緊張。有時候我真的好想按下暫停播放鍵來深呼吸喘口氣。
可惜人生不是看影片,可以暫停或倒退。
我居住的州這裡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與一天又一天的確診跟死亡人數,外加流浪漢越來越多,抗爭、暴動也越見頻繁。天天看,剛開始看得心驚,但也日漸麻木了,像水煮青蛙那樣。
而病毒也不斷的變化,一下印度變種,一下非洲變種,好像跟人類比賽似的。未來的計畫因為疫情全都打亂了。不能回台灣、不能依照計畫去德國、不能探望親人、錯過了幾場婚禮,還有喪禮。
這些身外事最終影響到我的心靈健康,從緊張害怕得看到路人都要保持距離,到去超市買東西很難避開人群而出現極端的焦慮,回家會強迫性的把所有外邊帶回家的、用過的東西消毒一遍,沒消毒好就會緊張焦慮。缺乏實質的社交讓我心情沮喪,不能放心的去攀岩、去健身房,也讓我心情低落好一陣子。我能保住的,只有我的工作。
但像爸爸說的:是人要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適應你。
我從小總認為這是爸爸為了我們經常搬家而找的藉口,要說服自己的。雖然我也因此發展出對環境變化有快速適應的能力,但沒想到用得最多的時候卻是在疫情期間。
在疫情期間不能外出用餐、看電影、逛展覽、跟朋友碰面,所以我整天就是基本的工作、洗衣煮飯,跟老公互相加油打氣,然後一起追劇,偶爾去散步。心理有壓力便讀書,做烘焙,做雕塑。
疫情前沒有什麼時間好好做的雕塑,在疫情期間反而成為我除了上班以外最主要的事情了。自畢業後很少再拿起畫筆,更別說雕塑了,漸漸的,也習慣了這樣的作息,漸漸的,發現自己原來這麽喜歡雕塑。
其實我在某種程度上,是感謝這次疫情的。疫情讓我分清了哪些人是朋友,哪些人是過客。
我正視了我的人生方向,不再被其他的人事物分散注意力。 也開始認真的存錢。
而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
從小,爸爸常說:要活在當下。
我總記得這些幾個字,卻直到經歷疫情,才真正能體悟這句話的真意與實際的執行。
昨日已成過去,明日不可預期,所以活在當下。
這是唯一我們能把握住的。
雖然爸爸也說,總要有個對未來三、五年的人生規劃,不要渾渾噩噩的度日,隨波逐流。
可我覺得更應該的是:把今日當成人生的最後一天來過。
爸爸說要活在當下,而我總不明白為什麼。
長大後的我想著,也許爸爸是不忍說出下一句「因為世事無常」
對著7、8歲的小女孩說這句,我也是聽不懂的吧。
如果明天就會死,那你還有沒有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有沒有想說卻沒有來得及說的話?
如果明天就會死,你還忍心跟深愛的家人、朋友,為了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吵架嗎?
如果明天就會死,你今天想做什麼?
沒有如果,你只有今天,你只有當下。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既然前途未知又後路迷茫,不如坐下點一盞茶,品嚐美食,消化鄉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品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剝著我的過去,像是剝洋蔥那般仔仔細細,就算回憶刺痛了我的眼睛,我仍緩慢的一層層的剖著,自己。
我剝著我的過去,像是剝洋蔥那般仔仔細細,就算回憶刺痛了我的眼睛,我仍緩慢的一層層的剖著,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們常常被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焦慮所困擾,這種情緒上的糾結會導致生活上無形的壓力和對現實人、事、物莫名的不滿。這篇文章探討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和應用,提出5個對「活在當下」常見錯誤的認知並介紹實踐這種生活方式的策略。這篇文章深入說明瞭活在當下的心理感受以及實踐活在當下的策略,並闡述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我人生有太多害怕 以致於我都會提前做些準備 譬如說: 如果天氣預告,會下雨 我一定提早起床,早早出發 才不會耽誤到上班的時間 雖然我都是讓提早半小時到公司 根本就不會有遲到的疑慮 也譬如說: 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齡 認識的疾病也多了 可能不會是自己 但的確發生在周遭的生
Thumbnail
反思一些對於人生可能沒意義的擔憂,以及「沒有時間」這個萬用的藉口。對於那些總是害怕錯過機會或閃躲責任的人,這篇文章可能給予他們一個新的觀點。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們常常被過去的遺憾和對未來的焦慮所困擾,這種情緒上的糾結會導致生活上無形的壓力和對現實人、事、物莫名的不滿。這篇文章探討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和應用,提出5個對「活在當下」常見錯誤的認知並介紹實踐這種生活方式的策略。這篇文章深入說明瞭活在當下的心理感受以及實踐活在當下的策略,並闡述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我人生有太多害怕 以致於我都會提前做些準備 譬如說: 如果天氣預告,會下雨 我一定提早起床,早早出發 才不會耽誤到上班的時間 雖然我都是讓提早半小時到公司 根本就不會有遲到的疑慮 也譬如說: 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齡 認識的疾病也多了 可能不會是自己 但的確發生在周遭的生
Thumbnail
反思一些對於人生可能沒意義的擔憂,以及「沒有時間」這個萬用的藉口。對於那些總是害怕錯過機會或閃躲責任的人,這篇文章可能給予他們一個新的觀點。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