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的「自由」與「保護控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段時間跟一些夥伴聊到有關家庭教育的話題。主要針對以及擔憂的話題在於既希望鼓勵孩子自由發展並且積極嘗試各種可能性來獲取經歷;但又擔心孩子走錯路,害怕被負面環境影響而走冤枉路。在這個想法的雙重夾擊下,想要討論如何權衡「自由」及「控制保護」的分寸。
首先,關於「自由」
說真的不要說孩子,這對很多大人來說都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在主張「自由」之前,應該先搞懂「自由」究竟是權力?還是能力?我想這是很值得討論的一個話題。
不管在課堂上或是生活中都很常聽到「這是我的自由」云云等等類似的話語,但很多時候自由是需要學習的;而且自由並不等於放任。
多數我接觸過的孩子對於「自由」這個字眼是呈現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熟悉的部分是基本上幾乎天天都聽到,或者會跟你強調這是他的「自由」云云....。但真的跟他們深究「自由」的話題或者提供他們完全的「自由」時,他們又很容易出現不知所措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解釋什麼是真正的自由。因為放在他們的內容經驗並不多,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也同樣不多。即使在資訊這麼容易取得的社會環境下,這樣的狀態也會越發明顯。這就很像我們進到一間玲瑯滿目的商店一樣,選擇多了,反而不知道該怎麼選,是一樣的邏輯。
接著,我們聊聊「控制保護」
說真的,「控制」跟「保護」是很強烈的字眼。有更多時候是基於價值觀或者某項條規下所形成的約束或管制。
普遍來說「控制」所包含的意義是主體按照既有的條件與目標下對於受體所加諸的影響與行為;換句話說在這裡「控制」的意義就是要孩子按照父母的規範與意願去走他的人生。
那麼「保護」所代表的意義則是在某個特定條件下有容錯、使其免受可能遇到的傷害、破壞或有害的影響。
所以在這裡「控制保護」基本上已經是在一個對於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過程當中,基於某種特定控制條件下所進行的安全場域了。
關於「價值觀」與「試錯」
回到主題,在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若以個人過往的學習經驗來比較的話,學習可以是開心的,但學習的過程往往是痛苦的。「保護」的作用就是在這個過程降低痛苦、體會到快樂,而有所成長,這才是快樂學習。 因此若要對孩子進行「控制保護」,,不如用一種陪伴的心態去面對跟看待孩子的成長。
以「分享」代替「指導」,用「提醒」代替「指責」。孩子喜歡聽故事(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樣),因為這是他們吸收其他人人生經驗最快也是最輕鬆的方式。孩子的變動性很大,同時也是吸收成長幅度也最大。所以與其過度的擔憂未來,不如陪伴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跟目標。同時也要讓他慢慢理解面對成長的「副作用」。
此外,有很多時候「價值觀」反而沒那麼重要,尤其在面對到價值觀有衝突的點時。這時候需要給的是選項跟可能會有的後果。站在旁邊看,給予適當的幫助跟協助就好。孩子會自己去判斷跟評估。偶爾也是要讓他們跌倒一下的。只是這個程度就要看孩子本身的基本調性而定了。
在這之前,先戒掉「我都是為你好」以及「你到底明不明白我的苦心」這兩句滿滿個人價值以及情緒勒索的髒話吧。
avatar-img
3會員
11內容數
其實就是無為,但是是無法作為,對生活無力、對工作無奈、對家庭無言 只好透過文字分享取得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梧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社群主義的定義中,每個人都是鑲嵌在這個社會之中的每個角落與位置之中。換言之,每個人在不同的位置上都會有不同的角色與責任義務需要扮演與達成;同時每個人也都同時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可以是學生、可以是兒子女兒、可以是兄弟姐妹,也可以是任何人的心靈伴侶。 「應該如何扮演好這些角色」,或許就成了活在這個世
在社群主義的定義中,每個人都是鑲嵌在這個社會之中的每個角落與位置之中。換言之,每個人在不同的位置上都會有不同的角色與責任義務需要扮演與達成;同時每個人也都同時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可以是學生、可以是兒子女兒、可以是兄弟姐妹,也可以是任何人的心靈伴侶。 「應該如何扮演好這些角色」,或許就成了活在這個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愛為名的強迫行為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強調愛不應該是束縛,而是自由與尊重的表現。透過家庭愛的真諦,揭示瞭如何以理解和支持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信心。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是願意傾聽彼此需求以促進健康關係的展現,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珍惜每一段關係,並為彼此帶來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當愛遇上責任,教育的路上充滿了矛盾與挑戰,怎樣在關愛與責備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既保護孩子安全又促進其自主性呢? 一起來探索教養之道,發現如何在愛與自由中為孩子繪製安全的底線。 閱讀全文,解鎖親子教育中的微妙平衡術。 責備與關愛:如何在教育中找到平衡 在親子教育中,「責備」這個詞往往帶有負
Thumbnail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愛為名的強迫行為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強調愛不應該是束縛,而是自由與尊重的表現。透過家庭愛的真諦,揭示瞭如何以理解和支持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自信心。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是願意傾聽彼此需求以促進健康關係的展現,讓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如何珍惜每一段關係,並為彼此帶來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對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你是否曾感到無助?現代家庭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學會自主完成功課,培養自律與責任感。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例子出發,當孩子滿懷熱情想要創造某個東西時,你會怎麼做?透過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我們可以啟發孩子的內在動力。這不僅關乎功課的完成,更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Thumbnail
當愛遇上責任,教育的路上充滿了矛盾與挑戰,怎樣在關愛與責備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既保護孩子安全又促進其自主性呢? 一起來探索教養之道,發現如何在愛與自由中為孩子繪製安全的底線。 閱讀全文,解鎖親子教育中的微妙平衡術。 責備與關愛:如何在教育中找到平衡 在親子教育中,「責備」這個詞往往帶有負
Thumbnail
真的放手讓孩子自主決定,這種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基礎,尤其孩子中學到大學這個階段,真的是成長學習最迅速的時候,只要有動機,在各個方面進步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從一次次的旅行中,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也就放心讓孩子單飛了!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