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社群主義的定義中,每個人都是鑲嵌在這個社會之中的每個角落與位置之中。換言之,每個人在不同的位置上都會有不同的角色與責任義務需要扮演與達成;同時每個人也都同時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可以是學生、可以是兒子女兒、可以是兄弟姐妹,也可以是任何人的心靈伴侶。
「應該如何扮演好這些角色」,或許就成了活在這個世上的最大命題。真實與完美之爭,往往是一種存在與認知之爭。什麼是認知?那是一種他人或自己基於經驗知識所產生的評價標準,在這個評價標準之前「自己」這個本體往往已經先存在了。
基於這樣的前提假設下,所謂的完美事實上不過就是基於一種約定俗成的社會道德與價值觀念所產生一種評斷標準。那麼完美與不完美便很容易因為每個人的經驗、審美、價值觀的種種不同而有所差異。
那麼真實呢?在經驗理解上,所謂的真實往往是對於最貼近自己生活經驗的可以稱之為真實。與我行我素不同的是所謂「真實的自己」必須是基於對自己的存在與目標有明確認知的前提條件下,清楚明白自己所要追求與達成的目標與生活,並且盡其所能地去完成,是為真實,也是對於自己人生的掌握。然而這樣的真實,也有可能在他人眼中會是完美的。
在我的生命歷程當中,有若干位相對來說對我影響很深遠的長輩與老師。其中一位老師便是如此。中研院院士、美國知名大學留美博士回國,台大政治系第一名畢業。在校期間書卷獎等諸多獎項獲獎無數。待人謙和、風度翩翩、彬彬有禮,更是不吝將自己所學傳達給學生們。家庭幸福和樂,孩子們也都學有所成。這在很多人眼中應該是屬於神一般的存在,如此完美人生,夫復何求。但當某一次與老師談論到有關這些的時候,我想知道老師怎樣達成這樣完美的人生時。老師的回答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完美,只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然後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他人的眼光其實撼動不了你。因為你很明確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不過就是生活,所謂的完美其實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頓時我似乎懂了,卻又若有所思。
所謂的真實與完美,漸漸的對我來說就像是平行時空一樣的存在。不一定會矛盾,也不一定會互相影響。但當出現互相影響的狀態時,必然是因為自己心中的那座天秤有所動搖,而產生的失衡。不一定要追求完美,因為可能一輩子都做不到;但活在當下活在最真實的世界之中,當一個最真實的人好好體驗人生,扮演好每個角色,也或許是一種不完美的完美。
avatar-img
3會員
11內容數
其實就是無為,但是是無法作為,對生活無力、對工作無奈、對家庭無言 只好透過文字分享取得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都活在地球這個幻境裡,不敢也不願覺醒。 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呢? 真正的愛是「允許他做自己」。但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的那個「自己」 所以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愛。因為你無法看著一個人在不屬於他的世界裡辛苦的活著。 認識自己以後,你有勇氣做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知道自己
Thumbnail
上次討論「我眼前看到的人,不一定是真實的他。」那反過來說,真實不變的我存在嗎?曾經,我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多變的人,面對不同對象會展現不同的姿態:在主管面前會畢恭畢敬、在朋友面前會表現隨和、在伴侶面前會顯露出可愛的一面。讓我不禁思考:那真正的「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增多,從而累積了多重社會角色,如父母、子女、伴侶、學生等。這些角色雖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自我認同,但卻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束縛。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擁有多重角色的同時,重新定位自我,尋找生命的主體性與存在價值。
Thumbnail
為何需要當人? 為何要來這個人世間受苦受樂? 為何我的意識會長在這個身體裡? 你是否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 想想如果這個我本有意識、有智慧 那原本 來之前的我 就該應該有意識地知道要成為之後來的我 那來之後的我 知道來這個有邏輯有科學的「真實世界」 也是老早就下定決心 世間之流的規則是公平的 來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什麼是完整的人? 其實很難有一個真正的定義存在。 但追求「完美」可能是一種習慣,卻不見得是本能。 在工作上、學習上,我們確實一直都在盡可能的追求完美、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 可是什麼是完美?什麼是最好? 在工作上或許能夠被定義,主管認可、客戶滿意,但生活上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都活在地球這個幻境裡,不敢也不願覺醒。 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呢? 真正的愛是「允許他做自己」。但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的那個「自己」 所以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愛。因為你無法看著一個人在不屬於他的世界裡辛苦的活著。 認識自己以後,你有勇氣做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知道自己
Thumbnail
上次討論「我眼前看到的人,不一定是真實的他。」那反過來說,真實不變的我存在嗎?曾經,我覺得自己是個非常多變的人,面對不同對象會展現不同的姿態:在主管面前會畢恭畢敬、在朋友面前會表現隨和、在伴侶面前會顯露出可愛的一面。讓我不禁思考:那真正的「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增多,從而累積了多重社會角色,如父母、子女、伴侶、學生等。這些角色雖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自我認同,但卻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束縛。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擁有多重角色的同時,重新定位自我,尋找生命的主體性與存在價值。
Thumbnail
為何需要當人? 為何要來這個人世間受苦受樂? 為何我的意識會長在這個身體裡? 你是否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 想想如果這個我本有意識、有智慧 那原本 來之前的我 就該應該有意識地知道要成為之後來的我 那來之後的我 知道來這個有邏輯有科學的「真實世界」 也是老早就下定決心 世間之流的規則是公平的 來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什麼是完整的人? 其實很難有一個真正的定義存在。 但追求「完美」可能是一種習慣,卻不見得是本能。 在工作上、學習上,我們確實一直都在盡可能的追求完美、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 可是什麼是完美?什麼是最好? 在工作上或許能夠被定義,主管認可、客戶滿意,但生活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