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人生的第一場大考

到處都在比較的人生
辦公室今年有三個新手高一家長,這意味著有三位孩子長大了,要開始面臨無情的評比和比較的人生。
因為這三位新手家長,讓我們最近能不斷地聽到高一新鮮事,這讓人有些懷念,但又跟記憶中很不一樣。
這三個孩子中,考最好的是上公認的第二志願,就先稱他為A,聽說他考試的表現優於平時,A的母親是樂壞了,談到孩子、談到學校總是笑咪咪的,學校的任何事情,她都萬分滿意。 第二位是上公認的第四自願,就稱他為B;另一個是上特色私中,就稱他為C。B跟C的母親都表示孩子失常,B是依成績選了可以就讀的最優高中,而C則是選擇了語言特色的私校。 B的母親很少談到孩子在學校的事,沒有映像她對學校有任何評價。 C的母親說因為孩子對英文有興趣,而且英文成績也不錯,所以願意多花一點錢讓她讀私校。對私校的理念跟安排很認同,但也會抱怨衣服為什麼要買那麼多、又要收什麼費用、之後還有什麼遊學,經濟壓力真的不小。 據我觀察,這高一新手家長的聊天中,聊的最忘我的是A的母親與C的母親,她們會討論新版課綱、現在分組的制度、自主學習、學校資源、網路資源、還有哪個補習班比較好…等等;而B的母親只是偶爾搭兩句,不冷不熱,看似沒什麼興趣,一點都沒有新手家長的雀躍感; 不知道是否跟拿銀牌一樣的感受,第二名的總是得獎中最不開心的那一位。
這讓我想起學生時最討厭的家族聚會… 我有一個跟我同年的表姊,一直以來她的成績都比我好,我很害怕家族聚在一起,因為長輩總會問起成績…,成績是很客觀的數值,輕易的讓人分辨出誰比較優秀。 表姊的個性很好,她做了勝不驕的最好示範;而我在每次知道又輸給表姊的時候,都做不到敗不餒的境界;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贏過了表姊,我應該會高興瘋了,決不可能有勝不驕的修養。 這樣的我差勁嗎?
比較最壞的結果不是輸,而是不管輸贏都不能做自己
若是有許多次比賽,每次比賽輸輸贏贏,也許還會想要拚一下; 但如果是每次都輸的比賽,你還會想拚嗎? 亦或者,明明平時都很努力,跟對手也是平分秋色,但在最重要的那場比賽慘輸,你真的能平常心看待嗎?
另外再想想,贏的時候,你真的能放心的開懷大笑?不怕別人的閒言碎語?還是你會低調的私下慶祝?小心謹慎的掩飾過於高漲的情緒; 但真正的開心又怎麼能藏的住? 辦公室就有一些小話傳著,批評著A的媽媽會不會太誇張了?也不想想另外兩位媽媽的感受?
這麼重要的考試,表現得比平常還高水準,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答案會是「應該啊,但是也不能太誇張,還是要考慮一下考不好的人,看到的感受」。 這麼重要的考試,失常了難道不應該難過嗎? 我想大部分的人答案會是「難過是當然的啊,只是考都考完了,難過也沒有用啊」。 我們的社會很奇怪,只允許我們,小小的高興、淡淡的難過;那滿漲的情緒,只能外露少許,其他多的部分都要壓抑、掩飾。
其實A的媽媽也只是比較開心的談論學校相關的事情,沒有炫耀或鄙視什麼,更談不上什麼誇不誇張。
走自己的路,比較的人生才有解套
這三位高一新手媽媽,我覺得C跟C的媽媽做了最好的選擇; 以教育門外漢來看,她與孩子對學校的選擇,也許是最符合現在教育界一直在說的適性發展; 若以公認的的志願排序,她稱不上優秀; 但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語言特色學校,有了自己滿意的選擇,從C媽媽的言談中推敲,她應該會是一位開心的高一新生; 而媽媽也盡情的享受當高一新手家長。
活在當下很重要, 許多體驗都是有時效性的,過了就沒有了; 與其活在比較下的情緒,煩惱會不會太過高興、或是懊惱、或是質疑自己, 還不如認真體驗當下這個事件,讓所有新鮮的、驚奇的、有趣的經驗充滿生活; 孩子不會再當一次高一新鮮人,父母有不會再有當高一新手家長的機會, 讓我們走自己的路,逃脫比較的人生,生命才會更有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