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堅持理想與「父母轉蛋」-你所不知道的學校(25)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近日讀了換日線上歐陽立中老師的專訪-
為了理想,歐陽立中老師毅然決然辭去穩定的教師工作轉職為專職作家,實在令人佩服。
畢竟在現在的台灣,光靠寫書演講就能過日子者寥寥可數。
同日,恰巧讀到另一則新聞-
日本時下流行起一個新詞彙-「父母轉蛋」(親ガチャ),簡單講就是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很大程度就決定了自己未來是好是壞,努力與否其實影響沒那麼大,能否擁有順遂的人生,全看投胎的運氣,就像坊間常見的轉蛋機一樣。
其實不光是日本,這現象在台灣、韓國,乃至世界許多國家皆然,在財富M型化越來越嚴重的資本社會中,這就像是必然的結局。

但這兩件事有什麼關聯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59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你所不知道的學校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21會員
108內容數
關於教育、日本文化,有些話就是想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匠的舊書桌 的其他內容
午休鐘聲剛響,杜老師已經坐在圖書館角落的四人桌前,在她對面是兩位男學生,汗水濕透他們身上單薄的夏季制服,杜老師輕聲要兩人披上外套,以免圖書館冷氣送給兩人一場重感冒。
隨著五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政府各部會包括經濟部、勞動部、文化部等,紛紛搶在第一時間推出各自的紓困方案,彷彿慢其他部會一步就十惡不赦般...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日前宣布各級學校、幼兒園延長停課時間至6月14日,畢業典禮等各類型校園活動也配合停辦。 對孩子們來說,人生各階段僅有一次的畢業典禮就這樣被病毒無情吞噬了嗎?
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到來,產業界缺工的呼救聲就會再度響起,喊了這麼多年,問題到底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缺工狀況甚至更嚴重了!
新竹高工近日傳出教官與學生因服儀規定發生爭執,讓教官退出校園的問題再度引起關注。 到底,教官該不該退出校園?又是什麼時候才會完全退出校園?
何謂網路行為? 透過連網設備(電腦、手機等)所做出的每一個動作皆屬於網路行為,其中又可概略分為非社交性及社交性兩個區塊,前者包括網頁瀏覽、網站註冊等,後者則包括社群留言、線上聊天、視訊交談等,本篇要談談社交性之網路行為,亦即網路上人與人的互動。
午休鐘聲剛響,杜老師已經坐在圖書館角落的四人桌前,在她對面是兩位男學生,汗水濕透他們身上單薄的夏季制服,杜老師輕聲要兩人披上外套,以免圖書館冷氣送給兩人一場重感冒。
隨著五月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政府各部會包括經濟部、勞動部、文化部等,紛紛搶在第一時間推出各自的紓困方案,彷彿慢其他部會一步就十惡不赦般...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日前宣布各級學校、幼兒園延長停課時間至6月14日,畢業典禮等各類型校園活動也配合停辦。 對孩子們來說,人生各階段僅有一次的畢業典禮就這樣被病毒無情吞噬了嗎?
每當鳳凰花開的畢業季到來,產業界缺工的呼救聲就會再度響起,喊了這麼多年,問題到底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缺工狀況甚至更嚴重了!
新竹高工近日傳出教官與學生因服儀規定發生爭執,讓教官退出校園的問題再度引起關注。 到底,教官該不該退出校園?又是什麼時候才會完全退出校園?
何謂網路行為? 透過連網設備(電腦、手機等)所做出的每一個動作皆屬於網路行為,其中又可概略分為非社交性及社交性兩個區塊,前者包括網頁瀏覽、網站註冊等,後者則包括社群留言、線上聊天、視訊交談等,本篇要談談社交性之網路行為,亦即網路上人與人的互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我反骨一下】我們家小孩就是讀第一志願,「我就是想送孩子進第一志願」啊!!反駁一下,上一篇文章的「自我看法」。真的很矛盾!! . 雖然許多人認為教育改革應該集中在老師和家長的觀念轉變上,但反對意見認為,第一志願的價值和家長的選擇不應被簡單地否定。事實上,沒有家長不想將孩子送往第一志願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選擇與放棄 #先求有再求好 #忠於本心 昨天和準老師及一帆聊選擇與放棄, 準老師要在那兒任教? 一帆想去那裡開始當社畜? 深深感受到價值觀的世代差異, 我們這代成長於資源相對匱乏的時代, 加上更匱乏上一代的影響, 總是先求有再求好, 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迂迴前進。 兩個兒子同儕
Thumbnail
某日,接到家長來訊,詢問將孩子轉學的可能性。 因為事情複雜,所以我們後來通上電話,用口頭直接講,比較清楚。 小T媽媽:「老師,我們在想,是不是讓小T轉到高職,念餐飲科好了?」 「他當初就是想念餐飲,只是我和他爸爸覺得,高中還是比高職好,所以才希望他先念高中,大學以後,自己若還是對餐飲有興趣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孩子如果在功能健全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不缺席,生活和求學一路順遂,撇除家境和功課好壞,能在這樣圓滿的家庭長大算是相當有福氣的。父母給的愛很理所當然,所以孩子無法想像家中只有阿公或是阿嬤一人隔代教養的愛有多微薄、弱不禁風。這樣子的孩子,沒有強而有力的依靠,走歪路或許是常態。 有一位國小退休老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我反骨一下】我們家小孩就是讀第一志願,「我就是想送孩子進第一志願」啊!!反駁一下,上一篇文章的「自我看法」。真的很矛盾!! . 雖然許多人認為教育改革應該集中在老師和家長的觀念轉變上,但反對意見認為,第一志願的價值和家長的選擇不應被簡單地否定。事實上,沒有家長不想將孩子送往第一志願
Thumbnail
昨天新聞中,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感嘆地說,當今社會多是雙薪家庭,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瞭解教育的走向。台灣很多家長對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30年前他自己在當學生的時代,不瞭解108課綱,也不清楚近年體制內的改革和實驗教育。 . 我也深有同感,認為教育改革最需要改變
#選擇與放棄 #先求有再求好 #忠於本心 昨天和準老師及一帆聊選擇與放棄, 準老師要在那兒任教? 一帆想去那裡開始當社畜? 深深感受到價值觀的世代差異, 我們這代成長於資源相對匱乏的時代, 加上更匱乏上一代的影響, 總是先求有再求好, 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迂迴前進。 兩個兒子同儕
Thumbnail
某日,接到家長來訊,詢問將孩子轉學的可能性。 因為事情複雜,所以我們後來通上電話,用口頭直接講,比較清楚。 小T媽媽:「老師,我們在想,是不是讓小T轉到高職,念餐飲科好了?」 「他當初就是想念餐飲,只是我和他爸爸覺得,高中還是比高職好,所以才希望他先念高中,大學以後,自己若還是對餐飲有興趣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孩子如果在功能健全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不缺席,生活和求學一路順遂,撇除家境和功課好壞,能在這樣圓滿的家庭長大算是相當有福氣的。父母給的愛很理所當然,所以孩子無法想像家中只有阿公或是阿嬤一人隔代教養的愛有多微薄、弱不禁風。這樣子的孩子,沒有強而有力的依靠,走歪路或許是常態。 有一位國小退休老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對著父母大聲說出的夢想嗎?還記得那晚面對自己的興趣與課業的抉擇嗎?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改變了主意?又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尋找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 透過實際上街訪問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們,暸解他們選擇背後的原因,也領悟到如何面對轉變的調適以及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