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隨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一陣子到南部演講,接送我來回高鐵站的朋友忽然說:「你們台北人都比較瘦!」「咦?!」我好奇他為什麼有如此感覺。
「因為你們台北人都搭捷運,上上下下走樓梯,然後從捷運站到目的地也是會走上一段路,不像我們到哪兒都開車或騎摩托車直到門口,根本就沒有機會走路。」
想一想的確好像也是如此,在東京或巴黎習慣搭乘捷運通勤的人,身材似乎也比較纖細些。不過,這些年除了走路上下班之外,為了健康目的的走路也蔚為風潮,甚至更進階到為了休閒或心靈層次的走路。
的確,行走可以是散步、漫遊、晃蕩的休閒,也可以是實用性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求生存的拓荒;行走更可以是從養生到心靈禪修的一種方式。宗教的虔敬者以沿街托缽、甚至用幾跪幾叩的苦行,甚至可以說是化身為暮鼓晨鐘來敲醒世人。
自古以來,僧侶有種修行的功課,就稱為「經行」,不斷地走路,有意識地藉著走路靜下心,進而觀照全身。澳洲原住民從遠古至今足跡穿梭於廣漠的大地,編織成夢的路徑,他們經由記誦吟唱夢的歌聲中,找到自己與腳下土地的位置。
從小至今,我一直都很喜歡走路,走路的感覺很踏實,而且它是有意識的行為之中,和呼吸、心跳等無意識的身體韻動最為接近的,因此走路雖是屬於生理上的動作,卻可以從中激發出心靈的思維與領悟。
走路也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方式,一則是慢,另一則是隨興,隨時可以停駐,也隨時可以往旁、往前或往後探索。
就像法國哲學家盧梭在他寫的「懺悔錄」裡這麼寫著:「我喜歡隨心所欲地走路,隨處暫停稍歇。這種漂泊是我需要的生活。天色美好在優美的景緻中不疾不徐,一步一腳印地走路,邁向旅途盡頭某個宜人的事物;在所有的生活方式中,就這種方式最討我歡喜。」
是的,在追求迅速的時代,許多人開始警覺到「慢下來」使我們的心靈、精神或生理都更為健康,也發現步調慢一點,才能感受多一點、體會多一點、享受也多一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天聯合報橘世代專刊來訪,主題是「設計你的第三人生」。 第三人生是近年很流行的概念,因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人類壽命普遍增長,除了各國要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之外,對於個人來說,這多出來的歲月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大禮。 所謂第三人生的第三,大概是指,我們從出生,然後求學是第一階段,必須依別人的照顧,接著
 前幾天應某個中學的線上演講,與家長談如何跟孩子談兩性情感問題。之後在我臉書粉絲團的私訊就立刻收到某個擔心的家長詢問,她發現她的女兒離家求學後,好像假裝自己已滿十八歲,在社交軟體上交男朋友,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相信面對這種情況,任何家長一定都會擔心的,畢竟網路交友對方是誰都不清楚,遇到別有機心的
我喜歡過節,但是我們家都是不過生日的,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或者長大成家後的家庭,是不慶生的。  印象中的例外只有兩次。  一次是三十五歲生日,那時候在家裡辦讀書會民生健士會,其中有位朋友正在學廚藝,她以我生日之名辦了一桌精緻酒菜來慶祝,趁此展現也示出師之意(那位朋友就是現今著名的美食評論家張瑀
 在一九九九年底,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二十一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二十一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事隔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
南懷瑾大師有很多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弟子隨堂錄下他所講的話,再仔細整理出書稿。  最近因為疫情,多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時,隨手翻看,不經意看到幾段話,還蠻符合現在的心情或者這個年紀的體會,抄錄於下分享給大家。  南先生說:「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靜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傷,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
前天聯合報橘世代專刊來訪,主題是「設計你的第三人生」。 第三人生是近年很流行的概念,因為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人類壽命普遍增長,除了各國要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之外,對於個人來說,這多出來的歲月是上天給我們的生命大禮。 所謂第三人生的第三,大概是指,我們從出生,然後求學是第一階段,必須依別人的照顧,接著
 前幾天應某個中學的線上演講,與家長談如何跟孩子談兩性情感問題。之後在我臉書粉絲團的私訊就立刻收到某個擔心的家長詢問,她發現她的女兒離家求學後,好像假裝自己已滿十八歲,在社交軟體上交男朋友,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相信面對這種情況,任何家長一定都會擔心的,畢竟網路交友對方是誰都不清楚,遇到別有機心的
我喜歡過節,但是我們家都是不過生日的,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原生家庭,或者長大成家後的家庭,是不慶生的。  印象中的例外只有兩次。  一次是三十五歲生日,那時候在家裡辦讀書會民生健士會,其中有位朋友正在學廚藝,她以我生日之名辦了一桌精緻酒菜來慶祝,趁此展現也示出師之意(那位朋友就是現今著名的美食評論家張瑀
 在一九九九年底,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時,媒體採訪有管理學之父,趨勢大師中的大師之尊稱的彼得杜拉克,詢問二十一世紀那一個產業會最興盛?結果大師的回答跌破大家的眼鏡:「養殖漁業」,因為彼得杜拉克已從各種實際數據中推論:「二十一世紀海洋的魚即將被人類捕光,因此人如果還要吃魚的話,只有靠養殖的!」   事隔
英國作家理查柯克說:「別浪費時間去超越你對蛇蠍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迴避牠們。」  蛇蠍當然只是比喻,這個句型或提醒可以套用在人生的很多事物上,也就是只要還有迴避的空間,繞過去比正面迎戰來得有效率多了。  「愚公移山」只是個成語,就像所有勵志格言般,都只是期待而不是會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事。  我會跟
南懷瑾大師有很多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弟子隨堂錄下他所講的話,再仔細整理出書稿。  最近因為疫情,多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時,隨手翻看,不經意看到幾段話,還蠻符合現在的心情或者這個年紀的體會,抄錄於下分享給大家。  南先生說:「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靜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傷,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將走路視為一種修行,讓身體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這便是身體與心靈的對話。這種體驗與爬山、騎單車十分相似,肉體上的疲勞常常與心靈上的自我對話交織不斷。「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在這裡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我是誰?」⋯⋯ 幾年前隨著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的經驗,讓我更深刻地體會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去年十月開始,過客假日開始出去走路運動,很不可思議這運動習慣,我竟然維持超過四個月了° 會開始想要運動,除了身體因素,最大的主因是減肥啦!😂有付出就有收穫的,過客的體重從五開頭降到四了,整整瘦了五公斤,人更有自信了,說真的瘦下來,穿什麼衣服就是好看° 過客一直都是在衛武營走路運動,由於
Thumbnail
走路是一種特別的閒暇活動,能夠讓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城市裡悠閒地走路,觀察周圍的環境,可以讓人放慢腳步,享受自由的感覺。這種活動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只需靜心聆聽城市的聲音,並且獨自感受其中的美好。這是一種深度的心靈體驗。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3月底回了一趟台灣,這次依舊來去匆匆,但除了該赴的約,行程外還是多了些插曲,這種一攤接一攤的生活雖然很累,心境上卻讓我感到年輕了好幾歲。 前資深台北人的台北生活 「喂?你現在在哪?」 「我在善導寺附近,啊你勒?」 「我剛跟朋友吃完飯現在正在散步回台北車站的路上啊。」 「那從哪過來啊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將走路視為一種修行,讓身體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這便是身體與心靈的對話。這種體驗與爬山、騎單車十分相似,肉體上的疲勞常常與心靈上的自我對話交織不斷。「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在這裡的目的是什麼?」、「這樣做的意義在哪裡?」、「我是誰?」⋯⋯ 幾年前隨著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的經驗,讓我更深刻地體會
Thumbnail
在還沒有汽機車、甚至腳踏車也不普及的時代,走路是唯一普遍且多數人皆可選擇的交通方式。過去的街道、城鎮規劃,多是以行人的尺度與行走的品質作為依據,相較於近代以汽機車為主的都市規劃方式,因應汽機車的交通而拓寬道路甚至徵收道路用地,除了改變了以行人為尺度的空間,在追求更快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之外,相較於自然天
去年十月開始,過客假日開始出去走路運動,很不可思議這運動習慣,我竟然維持超過四個月了° 會開始想要運動,除了身體因素,最大的主因是減肥啦!😂有付出就有收穫的,過客的體重從五開頭降到四了,整整瘦了五公斤,人更有自信了,說真的瘦下來,穿什麼衣服就是好看° 過客一直都是在衛武營走路運動,由於
Thumbnail
走路是一種特別的閒暇活動,能夠讓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城市裡悠閒地走路,觀察周圍的環境,可以讓人放慢腳步,享受自由的感覺。這種活動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只需靜心聆聽城市的聲音,並且獨自感受其中的美好。這是一種深度的心靈體驗。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愛上走路、感受當下的美。每一步都要像「國王在奏摺上蓋印章」一樣謹慎仔細、全神貫注。「提起腳。吸氣。向前踏步,先放下腳跟,然後是腳趾。呼氣。感受腳底穩定地踏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