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零接觸時代(上篇):更無禮、更冷漠?

疫情改變了許多事情,比方說購物和管理金錢的方式。
*Mobile pay:「全世界就是我的超級市場」
網路購物、行動支付除了減少可能的感染風險外,還有其他意料之外的好處。比方說:找零的時間縮短了,排隊等待的人可以不用再指責結帳的人動作慢吞吞;結帳的人也不必怪罪他人缺乏耐心。零錢減少了、包包跟著變輕了、負重過度的肩膀終於可以好好休息。甚至,連門都不用出了。反正有的是時間,只要願意等,現做餐點、生鮮蔬果總會自己送上門。
是的,我們把病毒阻擋在門外了。但恐怕也忘了怎麼走出去和人互動了。
「人與人的連結」呢?也要一併「阻絕境外」嗎?
會有這樣的反思,不僅在結帳時和服務人員互動方式的改變,還有以往搭機時空服員和乘客之間的互動觀察。

*「歡迎光臨」、「謝謝惠顧」很多餘?
疫情前,電影院機器購票是唯一體驗過的無接觸服務。避免排隊人龍還是其次,只是不想被反覆推銷要不要可樂爆米花加大。「咖啡第二件半價」雖然也算是便利商店中常出現的固定台詞,不過也不是天天都有。因此就算朋友們早已習慣網購、行動支付,依舊不曾改變只帶少量現金的理財方式。
直到三級警戒開始後,形勢所逼不得不做些調整。頭幾回使用不熟悉的支付工具時總是無法獨自完成,幾經波折仍需店員協助才能順利付款。那段時間真有種智力倒退回幼幼班的錯覺。
然而這一切在熟悉操作介面後大幅改善。不得不承認自己沈浸在日常採買抓了就跑、迅速殺進殺出的效率,堪比和風賽跑般的暢快感。快到除了眼前的商品、手機螢幕,眼神絕不在任何人身上停留,快到連「謝謝光臨」都來不及從店員的嘴巴溜出來。
直到有次手機出了點問題,偏偏就在結帳時畫面定格反黑無法動彈。無論怎麼狂戳螢幕就是不聽使喚……
正當我放棄準備掏錢包時,店員阿姨不但沒有發脾氣,反而阿莎力地說:
「美女別急,東西幫你放旁邊喔。等你手機弄好再來結帳沒關係啦。」
一抬頭,眼神正好對上阿姨眉頭舒展、笑瞇瞇的雙眼。
已經好久,好久沒有找到充滿善意的臉龐了。遲疑片刻,才反應過來阿姨真沒有責怪的意思,不禁鬆了一口氣,連忙再三道謝退到一旁搶救我的手機。
要是沒有這段意外插曲,恐怕從「歡迎光臨」到「謝謝惠顧」都不會和店員有眼神接觸的情況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吧。除了感謝阿姨的寬宏大量,也驚訝已經有多少次沒有正眼直視和我說話的人了?就因為只是不認識的店員,就可以把防疫當藉口,無視對方的存在到如此地步?我為我這段時間「目中無人」的無禮行徑感到相當慚愧。

另一個視線離不開螢幕的現象,是在飛機上經常出現的場景:
*最可怕的不是欲罷不能 而是忘了你也是個人
現代人的眼球不僅被智慧型手機綁架,連椅背後方的螢幕都不肯放過我們。就算忘了帶平板上機,眼前仍有最新強檔陪伴度過飛行中漫漫長夜。
也許是節目太吸引人了吧。以致於用餐時間,觀察到點餐時乘客對空服員的反應大致分為以下兩種:
從頭到尾只盯著螢幕(甚至耳機也不拿下)的旅客
「先生您好,請問用雞肉飯還是海鮮麵呢?」
「我要牛排馬鈴薯,牛排五分熟。」
「先生不好意思,今天沒有提供牛排。不過雞肉餐和海鮮一樣很好吃喔。請問您想用哪一種呢?」
「靠!怎麼連話都講不清楚啊。沒有牛排早說嘛,航空公司有這麼窮嗎?你們服務真的很差勁ㄟ…」
即便說了再多抱怨了再多,乘客的視線依然沒有離開螢幕。
也有只要服務人員一靠近就會拿下耳機、按播放暫停鍵的貴賓。如有小孩隨行者也會要求他們比照辦理。
「XX小朋友您好,請問用雞肉飯還是海鮮麵呢?」
孩子正目不轉睛盯著英雄和壞人廝殺得正激烈的緊張時刻。空服員正想轉頭詢問家長,這時媽媽開口了:
「XX,姊姊在問你要吃什麼喔。」
小朋友總算轉頭朝著空服員的方向,但視線仍捨不得移開螢幕。
「XX,姐姐在問你晚餐要吃什麼喔。你有聽到姊姊說什麼嗎?」
小孩望著母親,有點遲疑地搖搖頭。
「對啊,沒有聽到對不對。因為你一直在看電視,姐姊不好意思打擾你呀。我們先按一下暫停,告訴姊姊你想吃什麼,然後你就可以繼續看電視了,好嗎?」
這時小朋友的雙眼,就像是有人把開關打開一樣,從休眠狀態恢復了晶亮,總算將視線轉移到眼前的「空服姊姊」身上。
視線接觸,説是人與人之間最初的接觸方式也不為過。然而螢幕卻改變了這一切。最可怕的不是讓人欲罷不能,而是忘了對方也是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