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算是獨當一面的UX設計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四月份的某一天,平常遠距的我們,整個工作室聚集在一起吃午餐以及會議。
飯後話題聊到最近想學習的東西,覺得自己還想補什麼能力之類的。
「所以 Soking 你覺得怎麼樣才算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同事小樓對我提問。
我邊說邊想,大概講了三種判斷的方式。
「首先是在進行專案的時候,不需要其他相同職能的人來支援也可以自己扛案子,當然工作太忙需要幫忙不一樣,但專案內的工作項目要自己都能解決。」

第一個判斷是:是否需要相同職能的人陪伴才能完成任務。

「另外還會看在自己的職能範圍,可以承受的彈性空間。
舉個例子,就像打棒球的時候,如果我們是內野的壘手,一般球打到外野去要傳回本壘時,就會需要中間有內野守備的人先接住,再投回本壘。
因為一般人沒辦法直接從很遠的外野直接把球投回來。
可是如果我們只能接一兩個方向的球,那這樣外野手傳給我們的方式就很少,可能超過我們擅長方向的球就會漏掉。
又或者我們不擅長在緊急狀態把球投回去,那這樣後面的動作很容易大暴投,變成後面的人要很努力才能接住我們給的東西。
回到工作上,在自己職能範圍沒什麼彈性,就是可以應變的情境很少,只有各種條件都到位才有辦法完成任務。
這樣的情況,隊友會很辛苦,整體專案的應變空間會很少。」

第二個判斷是:在自己的職能範圍內,能夠承接不同情境的彈性。

「我會判斷的第三個方向,是有沒有能力往工作流程的前後補位的能力。」
「等等。」小樓插個話打斷我嘴砲:「這個補位有點慣老闆想法吧?台灣不就是很多公司都要設計師一條龍嗎?」
我繼續補充:「如果只是過渡期,或著因為在探索新的狀況所以必須降低風險,我可以接受去做補位,因為這能夠讓團隊的生存策略有更多彈性空間。
但如果只是為了節省成本而放任讓人力不足,我覺得就不在討論範圍。」
小樓:「除了這個理由,所以需要補位能力的原因是…?」
我:「主要是我們完成的工作,到底能不能發揮價值的這個思考點,才是我認為需要補位能力的原因。
例如團隊的PM技術出身不擅長用圖像思考來表達需求,那我就多補一點用情境把需求具象化。
可能行銷出身的PM很懂市場跟情境,可是不擅長給工程師明確規格的說明,那我就在資訊架構以及欄位規劃部份擔任這個工作。
甚至從用戶研究角度去跟業務討論銷售的亮點等等。
如果能夠讓我們工作的價值更好被上下游合作夥伴拿去發揮,我們的價值就越高,人家也比較有興趣聽聽看 UX 到底能幹嘛。」

所以第三個判斷原則是:有沒有能力支援補位上下游的夥伴,讓工作的價值有更大影響力。

總結一下,三個我判斷什麼樣是獨當一面的設計師的原則:
1. 是否需要相同職能的人陪伴才能完成任務
2. 能不能在職能範圍承接不同情境變化
3. 有沒有能力支援上下游夥伴進行補位
討論完後,小樓給了評價:「我本來以為會像一般求職 JD 一樣,聽到一堆技能需求,可是怎麼聽起來都像是軟技能?」
我:「呃,我覺得工作上的硬技能其實入行幾年就都能學會了,後面的職涯能力成長我覺得受用的都是軟技能就是了。」

訂閱 Soking 舉辦的 UX 教學活動:

如果你希望獲得 Soking 的課程以及 UX 講座訊息,歡迎留下你的 Email,訂閱最新的 UX 活動通知:https://subscribe.soking.cc/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歷的專案越多,我更少公開詳細談論經歷過的案子。 我看著整理起來的作品資料,總是感覺心情複雜,因為永遠感覺還有許多事情想做,但產品規劃總是要設定一個里程碑當作執行的階段離開我的手。 就像完整的新生兒待在母體子宮中是不可能完全成熟,必須脫離胎盤與這個世界互動,才能完成個體持續成熟的成長過程。 既然我對
最近因為一個案子參與的工作坊,裡面來參與的人是不同政府機關網站的主要承辦人員,他們一起來學習使用者為中心的 UX 理念。 我們分配到的小哥很有趣,如果我不知道他的職業,只觀察互動過程、聽聊天內容以及興趣,會以為他根本就是個工程師轉 PM 的技術宅。 跟他聊電影,可以談文青片。 跟他聊網站,可以談 G
經歷的專案越多,我更少公開詳細談論經歷過的案子。 我看著整理起來的作品資料,總是感覺心情複雜,因為永遠感覺還有許多事情想做,但產品規劃總是要設定一個里程碑當作執行的階段離開我的手。 就像完整的新生兒待在母體子宮中是不可能完全成熟,必須脫離胎盤與這個世界互動,才能完成個體持續成熟的成長過程。 既然我對
最近因為一個案子參與的工作坊,裡面來參與的人是不同政府機關網站的主要承辦人員,他們一起來學習使用者為中心的 UX 理念。 我們分配到的小哥很有趣,如果我不知道他的職業,只觀察互動過程、聽聊天內容以及興趣,會以為他根本就是個工程師轉 PM 的技術宅。 跟他聊電影,可以談文青片。 跟他聊網站,可以談 G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裝修過程中,如何避免工班模式導致的出包風險?本文分享基於多年的承包經驗,分析兩種易出包的工班模式:發包的發包和挖東牆補西牆。透過故事經歷,揭示工班的真實情況,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工班以確保裝修品質和有效溝通。瞭解市場上的工班文化,幫助消費者在裝修時做出明智的決策,趨吉避凶。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設計師在臺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從我個人經驗出發,討論了獨立接案對設計師的影響,包括時間管理、薪水不穩定、自我探索、生存的挑戰等。同時,也探討了獨立接案後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提供了設計師在獨立接案中所面臨的挑戰,並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心得建議。
Thumbnail
一天見四份工之後,懷疑設計師是做什麼? 講真的,今天行程緊逼。而最大的收穫是,上下見工間距最好預留兩個小時。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花在等候見工,而差點下一份工遲到。但最讓我無語的是…有些公司很好,很能分辨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但有些公司明顯未知自己公司要請什麼人上來,就浪費了他人時間。就算我再能幹都好,從3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在室內設計的領域裡,我覺得最麻煩的不是創意發想,最麻煩的是不停來回的與客戶溝通,我身為一個自己接案的設計師,每天都在與各式各樣的客戶打交道,這過程中的甜酸苦辣,真的只有同行和自己能懂。
Thumbnail
在工作執行中,部門一定會遇到同仁請假或是人員異動,代理人機制設計可以降低同仁請假或是離職所產生的風險,也就是營運上作業風險。本文將會說明如何進行「代理人機制設計」。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你接到一個很重要的專案,其中蘊含了許多非你專業可評估的需求。因此,你要從兩位同事中挑一位副手加入專案團隊。你會怎麼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裝修過程中,如何避免工班模式導致的出包風險?本文分享基於多年的承包經驗,分析兩種易出包的工班模式:發包的發包和挖東牆補西牆。透過故事經歷,揭示工班的真實情況,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工班以確保裝修品質和有效溝通。瞭解市場上的工班文化,幫助消費者在裝修時做出明智的決策,趨吉避凶。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設計師在臺灣面臨著許多挑戰,這篇文章從我個人經驗出發,討論了獨立接案對設計師的影響,包括時間管理、薪水不穩定、自我探索、生存的挑戰等。同時,也探討了獨立接案後自我的提升和成長,以及對客戶需求的更深入瞭解。文章提供了設計師在獨立接案中所面臨的挑戰,並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的心得建議。
Thumbnail
一天見四份工之後,懷疑設計師是做什麼? 講真的,今天行程緊逼。而最大的收穫是,上下見工間距最好預留兩個小時。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花在等候見工,而差點下一份工遲到。但最讓我無語的是…有些公司很好,很能分辨設計師的職責範圍。但有些公司明顯未知自己公司要請什麼人上來,就浪費了他人時間。就算我再能幹都好,從3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當今天企業與學校都再談「跨領域」人才,我們真的清楚知道何謂「跨領域」人才嗎?「跨領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是雙主修?是輔系?但為何我在淡江建築系六年來從沒聽過一位建築人有雙修或輔系。卻不會說建築人缺乏跨領域的能力呢?在談跨不跨領域之前,我想先從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自我學習與與獨立思考」
在室內設計的領域裡,我覺得最麻煩的不是創意發想,最麻煩的是不停來回的與客戶溝通,我身為一個自己接案的設計師,每天都在與各式各樣的客戶打交道,這過程中的甜酸苦辣,真的只有同行和自己能懂。
Thumbnail
在工作執行中,部門一定會遇到同仁請假或是人員異動,代理人機制設計可以降低同仁請假或是離職所產生的風險,也就是營運上作業風險。本文將會說明如何進行「代理人機制設計」。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你接到一個很重要的專案,其中蘊含了許多非你專業可評估的需求。因此,你要從兩位同事中挑一位副手加入專案團隊。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