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閱讀雜記:原子習慣

    今天繼續閱讀了原子習慣一書,裡面提及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習慣的養成常人以為會是:設定某個想要的結果作為目標,也認為當我達成某個結果後,我就會幸福,但這樣的思路反而被目標限制住了,是把自己禁錮在某種狹隘的幸福觀之中。
    與其設定結果導向的習慣,更有效的是建立由身分認同而來的行為模式。例如,目標不是在於整理房間、讓房間乾淨,而是在於成為一個有條理的人,也因為自己正逐漸成為有條理的人,過程中的內外在肯定、整合,而讓習慣的模式持久,當認同並沒有從身份的層次調整,留意行為與身分的相合或是矛盾,而僅僅是在追求結果,那便會很容易被過程中毫無結果的挫折消磨動力,或是在達成某結果後頓失目標,因而終止習慣。
    我回想自己為何總是無法如同妹妹一樣的愛乾淨有條理,因為小時,我太常被稱讚有創意、想法、藝術家性格,也總是因而更被允許雜亂無章;而妹妹相對於我而言,則大多被稱讚為有條理、會整理,久而久之,我也覺得我有我的角色,妹妹有著她的角色,這些對於自我形象塑造的評價與描繪深深地烙印在我和妹妹的身分認同中、關係分工中,我內心對於「有條理的人」總有一種矛盾,就是有條理等於喪失一種自由或創意的可能。
    然而事實不是這樣,一個有條理的人也可以是自由自在有創意的人,要有條理也需要十分有創意的分類取捨能力,勇於捨棄、不斷的重整建構,秩序有時是一種新的創造,更需細膩。
    希望對身分認同的省思,能幫助我已全然嶄新的方式,一點一滴改變生活,我並不會因為建立秩序、條理而成為一個毫無創意的死板人物,秩序也有可能是另一種自由、創造力的延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