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
原子習慣
「習慣養成需要21天」的概念是1950年代由美國整形外科醫生麥克斯韋爾,這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
- 要讓習慣簡單到簡單沒有意願也會執行
- 培養習慣最好的方式:習慣追蹤器;不要中斷連續紀錄」
- 將誘惑與習慣綁在一起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也曾經說過:「『壞日子』比『好日子』還來得重要。如果在你「不想要」這麼做的時候,仍然能持續寫作、運動、冥想或烹飪,那你就能維持住這個習慣。」彈性習慣
有效養成習慣,不能只仰賴意志力去堅持,而是要善用聰明的彈性策略。我嘗試過原子習慣後,又換了彈性習慣,真的幫我完成許多設定的目標,另外也推薦《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跟彈性習慣相像,但更提出在倦怠期(惰性來襲)的變化和調整建議。
1.放棄死板的單一目標
2.自由才能帶來自律
- 執行你的習慣
- 追蹤你的習慣(子彈筆記或是彈性習慣表)
- 統計成績,評估自己的表現
3.通往成功的多線道
- 有做總比沒做好的「迷你目標」
- 令人佩服的「進階目標」
- 振奮人心的「菁英目標」
4.不管成果有多小,不要放棄任何一天。
5.實現承諾能帶來自信
You are what you eat. 每個行動都是微小的投票,投給你想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