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友寫了很多有趣的實習日記。讓我們更貼近觀察當下學校生活。有一篇關于感恩, 如何教導孩子感恩? 激盪不同的反省。特別做記錄和大家交流。
跟一位是德國小學老師的鄰居聊起 他臉上三條黑線 表示無法理解...
"因為父母工作保障我們生存很辛苦 所以我們必須要 感恩/回饋/聽話/乖"
...非常東方式

鄰居說:
感恩這種美德 比較容易透過身教示範。在國外不提倡 " 因為父母生活很辛苦, 所以孩子需要感恩 "。
因為灌輸不需要的觀念 " 生活是辛苦的 "。
對有些敏感孩子,容易造成負面假設。
德國也有教導感恩的概念。大概是通過生活倫理或是宗教課。
他強調感恩是一個愉快的感覺。我們由于別人給予/幫助,産生了正面的歡樂/感激, 感恩時,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正面的,已經擁有的事物上。 培育更堅強樂觀的性格。
我們能感知感恩後, 導致我們共情觀想, 給予/幫助別人時, 別人也會得到快樂。 而自己通過給予, 獲得被需要以及被認同感覺。
這個方法比較積極。
不是因為孩子欠父母-> 必須要償還->所以來感恩。
而是孩子體會感恩的歡樂, 進而多模仿。

鄰居也推薦我閱讀下面兩篇對感恩看法小文章。大致翻譯, 和各位文友共享



孩子生來不是爲了感謝父母。期待這一點的人很可能失望。父母任務令人疲憊, 但已經選擇這種生活,不能指望(小)孩子的報酬。
父母有時感覺,給予孩子遠遠多於孩子的回報。爲孩子提供照顧、關注,支持, 孩子對自己的感激之情在哪裏呢?乍一看,似乎有理。然而,認爲孩子沒有回報是個很大的誤解。
*
我們期望孩子什麼?
對孩子期望越少,就越能輕鬆共同生活和教養。兒童是獨立個體,他們往往不是以你希望的方式成長和發展。爲人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感謝和認可;畢竟,做了很多事情,才使孩子有一個快樂和無憂無慮的童年。

但這種感激該是什麼樣子呢?
*直截了當地感謝父母所有的努力?
不可能,因爲兒童對父母作為沒有一個總體的認識/概念。
*不惹事、當個乖巧小孩,父母已經很辛勞,不應該讓他們為你更辛苦擔憂?
這也沒有立足於小孩子的思維和感覺,也會阻礙其自由發展。
*出於感激之情幫忙家務?
由於孩子沒有意識到應該感恩,自然不會想到以這種方式表達感激之情。他們提供幫助是因爲他們覺得有必要,或者是因爲他們看到父母需要幫助(至少在一定年齡後 )。
小孩子生活在 此 時 此 地,根據快樂原則。兒童不會有意識地反思過去, 從孩子的角度記住父母所做的一切。孩子有權利接受你的關心和關注, 給他被愛的感覺,不需要因此而致謝。
*
孩子們真的不懂得感恩嗎?
大多數父母可能會肯定的回答。但, 這是真的嗎?三歲孩子爲你畫的畫呢--當然不是因爲想顯示他的繪畫水平有多高,而是因爲他覺得要給你一些東西,表達他的愛。這也是感激之情。孩子們可以在自己的框架內表達讚賞、感謝和愛,並且日復一日地這樣做。我們必須看到和感知這一點。感謝的跡象隨着孩子年齡變化。在某日,也許高中畢業舞會上,也許更久後,當孩子從你那裏瞭解學習到什麼是感恩以及如何表達感恩時,他的嘴裏就會說出 感 謝。
*
孩子學習感恩的方式
兒童通過模仿來學習。你是榜樣,從你那裏學會感受感激表達感激。僅僅指出, 得到禮物時必須說謝謝,或者告訴他, 有你這樣一個好父親是多麼幸運, 是不夠的。這不是學習感恩的好方式。
相反,你應該要能親自表達感激之情。對你的孩子說:"我很高興你出現在我的生活中" 。
也對其他事情表示感謝:"今天我們出去玩, 天氣這麼好,這太幸運!"。
讓孩子參與你的生活。告訴他對你很重要的人(你的父母或朋友),以及他們如何支持你。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誠實感恩的孩子,你自己必須真實地、愉快地活出這種感恩。孩子看到感恩是一件愉快的事,會很快模擬這種行爲。
你很難教孩子 "對父母感激",但可以教他們 欣賞尊重 生命及其他人,還有看待事物的方式,使他們能夠看到發生在身上的好事,並心懷感激。



感恩教材 幸福指南
"心存感激的人才會感到幸福。" (Sir Francis of Verulam)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對幸福感、心理健康以及自信心都有積極影響。感恩使你有彈性。感恩也有一個收件人。當我心存感激,我承認無法獨自完成所有事情。我與其他人或與一個超然偉大 ( 上帝 ) 聯繫一起。因此,感恩也使你和周圍​的​人產生連接。
但感恩必須是自願的。它不能被強迫,它是一個心的問題。感恩真的可以學嗎?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嗎?要練習,像九九乘法表?
是的,感激之情是可以學習的。宗教、靈性學和心理學都同意這點。現在甚至還有練習感恩的應用程序(例如感恩日記)。做感恩練習時會發生什麼?大腦得到鍛鍊。可能與我們練習詞彙或乘法表不同,但有些事情發生 在大腦,心臟,在整個身體中。感恩練習促進自己對世界、對現實以及對自我的認識。還促進了對自己經歷的解釋和反思,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促進了表達自己的能力。感恩是一種內在的態度,通過語言或身體找到出路。

下面的文章爲課堂上兒童提供了各種練習。這些內容可以與本手冊中的各種課程系列結合起來,它們大多是簡短的練習或隨機談話。重要的是反思練習效果。
當我們都列出我們所說的 "感謝 "的內容時,感覺如何?"麗莎說:"這讓你很高興。"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美!" 對練習進行反思能增強其影響。
*
感知--我感謝的是什麼
我們說謝謝你,因爲...
簡單的談話:"感謝你...... " 在椅子圈, 所有孩子完成這個句子。兒童的表達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覺化來支持:
邊說邊把彩石放進杯子裏
將一顆珠子串在一條線上(這個練習一直重複到我們有一條貫穿全班的 "感謝鏈")。
用紙做花瓣(當所有的花瓣都在地上時,一朵大花就誕生了)。

在卡片上致謝
這些卡片(見討論材料1)邀請兒童思考生活不同領域。一個孩子抽出一張卡片,並自發地進行評論。其他孩子也可以加入。這些卡片也可用於兩人或三人的對話。
另一個選擇是提供感恩日記(見第4頁)。其中一個衝動反映在每一頁上。另外,學生也可以在家裏工作,在一週內每天收集三件他們感謝的事情,並記錄在他們的小日記的一頁。還可以和全班一起製作一個大型的聯合感謝日記。
avatar-img
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活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她高興的直說, 我整理那麼多資料,花了那麼多時間... 有收穫,太太高興 用手摀著胸口, 就像環球小姐比賽中得獎的美人,不敢相信, 又驚又喜在台上領獎致詞的模樣。 我打趣, 你現在是要感謝所有人,然後希望世界和平嗎?
王子公主結婚後升級為國王和王后, 婚後生了兩個公主。 小公主三歲時, 車程一個半小時的小鎮傳來消息: 釋放新住宅區地皮,更新了有意購地的鄉民名單。 傳說中的名單... 國王大學暑假回家鄉經過市政廳,突然想到父母說的 "買地登記名單"。雖然不知道未來有無機會回鄉置産。但還是去登記。
什麽樣的胸襟才能做到無差別愛人? 大約佛陀基督菩薩才能夠如此悲憫和具有大智慧。 私認為, 達到無差別愛人境界前, 需要練習的是 無 條 件 愛 人。 世上愛的形式千萬種。在一段關系裏,如果雙方不能 同 時 感到舒適,輕松, 自在,喜悅, 有很大的迹象顯示,這是有條件的愛。 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就無法
去南美第二年後開始輔導台灣同胞小學生西班牙文功課。每小時收費兩塊美金, 到府服務。 在南美所有工商活動都以美金報價。畢竟當地幣值貶值太快。 高峰期間開雜貨店的朋友中午休息時, 鐵門拉下, 整袋上午營業得來的紙幣,趕快去兌換中心 cambio 換成美金。晚上換損失慘重。
前一陣子,跟著一群科技大學的學生們,去柏林看展四天. 跟年輕人在一起會造成自己也很年輕的錯覺. 在門口,居然還看到臺灣的國旗,可惜沒風,還是拍下來。 從早到晚滿滿的節目,去參觀柏林新電車軌道的工程。可
從我們家走路8分鍾,會經過一棟夢想屋。 門口的花園,春夏秋冬,總會有豐富的應景花圃,五顏六色,美不勝收. 他的木架欄杆漆成藍色,讓我恍然大悟,藍色配花真美(我描述的能力實在是太貧乏了)  每次經過總
她高興的直說, 我整理那麼多資料,花了那麼多時間... 有收穫,太太高興 用手摀著胸口, 就像環球小姐比賽中得獎的美人,不敢相信, 又驚又喜在台上領獎致詞的模樣。 我打趣, 你現在是要感謝所有人,然後希望世界和平嗎?
王子公主結婚後升級為國王和王后, 婚後生了兩個公主。 小公主三歲時, 車程一個半小時的小鎮傳來消息: 釋放新住宅區地皮,更新了有意購地的鄉民名單。 傳說中的名單... 國王大學暑假回家鄉經過市政廳,突然想到父母說的 "買地登記名單"。雖然不知道未來有無機會回鄉置産。但還是去登記。
什麽樣的胸襟才能做到無差別愛人? 大約佛陀基督菩薩才能夠如此悲憫和具有大智慧。 私認為, 達到無差別愛人境界前, 需要練習的是 無 條 件 愛 人。 世上愛的形式千萬種。在一段關系裏,如果雙方不能 同 時 感到舒適,輕松, 自在,喜悅, 有很大的迹象顯示,這是有條件的愛。 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就無法
去南美第二年後開始輔導台灣同胞小學生西班牙文功課。每小時收費兩塊美金, 到府服務。 在南美所有工商活動都以美金報價。畢竟當地幣值貶值太快。 高峰期間開雜貨店的朋友中午休息時, 鐵門拉下, 整袋上午營業得來的紙幣,趕快去兌換中心 cambio 換成美金。晚上換損失慘重。
前一陣子,跟著一群科技大學的學生們,去柏林看展四天. 跟年輕人在一起會造成自己也很年輕的錯覺. 在門口,居然還看到臺灣的國旗,可惜沒風,還是拍下來。 從早到晚滿滿的節目,去參觀柏林新電車軌道的工程。可
從我們家走路8分鍾,會經過一棟夢想屋。 門口的花園,春夏秋冬,總會有豐富的應景花圃,五顏六色,美不勝收. 他的木架欄杆漆成藍色,讓我恍然大悟,藍色配花真美(我描述的能力實在是太貧乏了)  每次經過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報恩意味著感恩並回報恩惠,對父母的報恩尤為重要,本文深入探討了報恩的意義和重要性,並分享了兩個報恩的故事。此外,文章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報恩方法,鼓勵人們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並以佛法利益父母。經過本文的閱讀,您將對報恩有更深入的瞭解,並知道如何用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恩情。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培養小孩感恩的心、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世上有無條件的愛,就只有孩子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子女付出,含辛茹苦養活子女,那是應份的事,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理應有能力照顧好他們,這是作為父母之本,不需常常被歌頌父母如何偉大。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期望他們聽教聽話,懂得感恩,甚或乎要求他們追逐世間的功利,長大成才,供養父母。相反,孩子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報恩意味著感恩並回報恩惠,對父母的報恩尤為重要,本文深入探討了報恩的意義和重要性,並分享了兩個報恩的故事。此外,文章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報恩方法,鼓勵人們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並以佛法利益父母。經過本文的閱讀,您將對報恩有更深入的瞭解,並知道如何用行動來回報父母的恩情。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培養小孩感恩的心、需從日常生活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