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詩很遙遠,很難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森博嗣說,他以前討厭讀書的理由,是因為他有遠視。因為睜開眼睛一看就是兩公尺遠的清晰程度,書拿兩公尺遠的話,當然只能看到部分。他又寫說:「現今想來,當時只要戴眼鏡就好了,戴遠視眼鏡。察覺到這點是很最近的事。」
我不禁開始想像,什麼樣的情況下,這個孩子,一直到成人、讀大學,都沒有人跟他說過這件事?此外,這也跟他給我的理科男形象完全不吻合——難道,森博嗣是個阿宅糊塗蛋?總之,這目前是一個謎。
他小學時候最不擅長的科目是國語,跟我剛好相反。我最爛的科目是數學,國語一直到國中之後英文,語言類都是我的強項。但我非常討厭古文、文言文,所以高中時期是我讀國文讀得最痛苦的時候。但所謂「讀得最痛苦」,應該不是因為語言,而是內容,因為我很喜歡聊齋、章回小說,這些幻想類、虛構小說都很有趣。所以,如果將閱讀區分成,為學校而讀的「讀書」,跟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的「讀書」,那前者真是一點樂趣也沒有,課本只是為了考試、成績,範圍侷限、狹隘——但說回來,覺得「讀書」痛苦應該是因為要「背」。
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擅長「背」,直到國小五年級還六年級,我被老師派去代表班上參加一個很神奇的比賽——背誦合作社法規,然後去參加考這個法規的競賽,而且還是團體賽,採倒扣規則。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種競賽真是莫名其妙,但那一次老師說我拿滿分,我對於自己的背誦能力感到大為吃驚。
不知道是否在那一年把這個能力用得太用力了,以至於每次想到「讀書=背」,身體就自然地湧上反感,但驅逐這種反感的方式,就是讀盡一切不需要背誦,只需要感受的書——漫畫、小說,這些成為我的求學歲月的救贖。
到莫斯科念碩士時,我研究的是俄國流亡詩人Joseph Brodsky,在一篇散文裡他提到,他在美國教授的詩歌課,教授學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背詩,令我大吃一驚。Brodsky是現代詩人,俄國現代詩雖然也有格律,但要背起一整首長詩,那還是一件苦差事——但後來,我覺得這個方式是對的,將詩句的韻律、節奏,自然而然地銘刻在身體裡,去感受字句的起伏、呼吸,彼此之間的對映,詞語的象徵與節奏的關係......諸般種種,所有的詩歌理論,都遠不及你背好一首又一首的好詩——至少,當你遇到詩,你需要做的事情是,把它們唸出來: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Brodsky曾經寫過一篇文分析Robert Frost的詩,這裡分享他最有名的一首”The Road Not Taken”,由Robert Frost親自朗誦。
https://youtu.be/vrBHd41YqTc
如果你覺得詩很遙遠,很難懂,也推薦兩部影片:
李滄東的《生命之詩》
以及
賈木許的《派特森》
之後有機會,我們也許再來聊聊它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9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圖跟文的關係可以是對等的、相互呼應、協調、調動的,圖可以不是文的插圖,而文也可以不只是圖的圖說。圖跟文之間,可以創造視覺、語言、心靈上的律動與節奏,當你眼睛停留在圖畫上,耳邊聆聽著故事的進展,你還逗留在紙頁的圖像細節、人物表情,捨不得離開之時,故事已經要朝下一頁奔去——你想要
那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圖跟文的關係可以是對等的、相互呼應、協調、調動的,圖可以不是文的插圖,而文也可以不只是圖的圖說。圖跟文之間,可以創造視覺、語言、心靈上的律動與節奏,當你眼睛停留在圖畫上,耳邊聆聽著故事的進展,你還逗留在紙頁的圖像細節、人物表情,捨不得離開之時,故事已經要朝下一頁奔去——你想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你也對於背誦單字感到很痛苦嗎?能不能更輕鬆地學習外語?試試書中提到的聽說讀寫方法,讓你突破學外語的煩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些事我們在書上讀到的,但因為沒有親身體驗過,所以很難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我一邊唸出課文的詞語,一邊盯着低頭默書的學生。我凝望窗外,窗外綠樹成蔭,一片綠隨風微微晃動着。我愣住了,我已幾乎忘了那個悠閒地看風吹過綠枝的下午。 「不要對中文系有太浪漫的幻想。」這句話會令意欲選擇中文系的人為之卻步。即使父親不停強調中文系畢業後無法謀生,當時我仍希望唸中文。當時我在想,人一生總無
Thumbnail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再也不看書了, 其中一部分是被考試搞壞了讀書的胃口。 如果讀書只為了考試, 那一旦不用考試, 就失去了讀書的動力了。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Thumbnail
1988-2012 洛夫.九歌出版.2023/04. 推薦給: ❦ 喜歡讀詩的人 ❦ 喜歡洛夫的人 我一直覺得「詩」很難懂。 可能因為看不懂,無法頓悟詩人想傳達的意思。 也可能因為文體很"不整齊",不知如何規則的讀? 直到有一次聽到楊照談他的《迷路的詩》, 他說,就是詩的
Thumbnail
在《詩藝的復興》訪談中,宇翔說他受到詩人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的詩觀影響而變得「布頭部腦」。開始寫論文以後,我也感覺自己變得「布頭部腦」,只不過我的「布」是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時刻不自覺地以場域的角度觀看各類文學作品與活動,省察潛藏於其間的位置關係
Thumbnail
美國詩人 Robert Frost 著名的詩作〈The Road Not Taken〉,相信很多人都有點印象:在秋日,林間的分岔道路,詩人止步,沈吟不決,思考要選擇哪一條路往前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你也對於背誦單字感到很痛苦嗎?能不能更輕鬆地學習外語?試試書中提到的聽說讀寫方法,讓你突破學外語的煩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些事我們在書上讀到的,但因為沒有親身體驗過,所以很難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
Thumbnail
我一邊唸出課文的詞語,一邊盯着低頭默書的學生。我凝望窗外,窗外綠樹成蔭,一片綠隨風微微晃動着。我愣住了,我已幾乎忘了那個悠閒地看風吹過綠枝的下午。 「不要對中文系有太浪漫的幻想。」這句話會令意欲選擇中文系的人為之卻步。即使父親不停強調中文系畢業後無法謀生,當時我仍希望唸中文。當時我在想,人一生總無
Thumbnail
很多人離開學校後再也不看書了, 其中一部分是被考試搞壞了讀書的胃口。 如果讀書只為了考試, 那一旦不用考試, 就失去了讀書的動力了。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Thumbnail
1988-2012 洛夫.九歌出版.2023/04. 推薦給: ❦ 喜歡讀詩的人 ❦ 喜歡洛夫的人 我一直覺得「詩」很難懂。 可能因為看不懂,無法頓悟詩人想傳達的意思。 也可能因為文體很"不整齊",不知如何規則的讀? 直到有一次聽到楊照談他的《迷路的詩》, 他說,就是詩的
Thumbnail
在《詩藝的復興》訪談中,宇翔說他受到詩人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的詩觀影響而變得「布頭部腦」。開始寫論文以後,我也感覺自己變得「布頭部腦」,只不過我的「布」是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時刻不自覺地以場域的角度觀看各類文學作品與活動,省察潛藏於其間的位置關係
Thumbnail
美國詩人 Robert Frost 著名的詩作〈The Road Not Taken〉,相信很多人都有點印象:在秋日,林間的分岔道路,詩人止步,沈吟不決,思考要選擇哪一條路往前走。